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760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摘要:本文对基于雁阵模型提出的把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张提出质疑,认为产业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发展来说并不必要,而且中西部地区也不是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的理想目标地区。用于解释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雁阵模型,在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中缺少劳动力非自由流动和地区间工资差距长期存在这两个重要条件。而且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进而使两地区形成雁阵模式,无异于要求中西部在经济上从属于东部,这在理论和现实上都不具有合理性。本文以纺织业为例说明,东南亚后发国比我国中西部地区更适合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2、的目标地区。 关键词:产业转移;雁阵模型;纺织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47-07 一、雁阵模型是否适合用于解释我国的产业转移需要反思 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中等水平以后,一国的资源禀赋条件相比于工业化初期会发生较大变化,直接影响很多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人工费用的上涨,原有的竞争优势被削弱,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来稳定收益和市场地位。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很快,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较大冲击,迫切需要进行产业升级。传统产业的升级通常涉及对现有低端生产设备进行妥善处置和创建高端生产能力

3、两方面的内容。处置现存生产设备的途径之一是把它们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该模式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目前,如何处置原有的落后生产能力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升级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部分学者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一现实情况,提出把雁阵模型应用于我国国内,即把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在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同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有学者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也显示,2000 年以来中西部产业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问题在于,用于说明国家之间产业关系的雁阵模型是否适

4、用于一国国内呢?因为如果按此理论制定东部产业升级与中西部发展战略,至少必须回答如下问题: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同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是否相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是否必须重复东部地区走过的路,并因此而保持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态势?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同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差异是否具有同样的性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落后产能转出目标地区的选择是否只需要有工资差距就足够了?是否还要考虑工资差距可能保持的时间长度等其他因素? 如果不清楚以上问题的实质,可能会导致两个方面的认识误区: 第一,直接把雁阵模型应用于一国内部,从而忽视了国家之间与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环境的本

5、质差异。若据此推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结论,就会犯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雁阵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此较优势理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生产技术能力相同的情况下,低劳动成本国家在生产领域更具优势。换言之,后发国家之所以不能即刻生产与先发国家相同档次的产品,而只能顺次升级到更高的层级上,关键在于技术水平不同,尤其是劳动力要素所能达到的技能高度不同。后发国家劳动力要素技能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而先发国家可以在该时间段内保持与后发国家的技术差距,其外在表现就是雁阵模型中的国家之间存在并保持着发展水平的级差。但在一国内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之间并不存在持续性的劳动力要素技能水平差异,因此,地

6、区间发展水平的级差和发展次序都将与国家之间的情况有所区别。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部分劳动力恰恰是中西部地区的富余劳动力。伴随着东部产业升级下劳动力的回流,这些熟练劳动力会为中西部地区提供较高的发展要素基础。而这些熟练劳动力将从至少两个方面决定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必、也不可能重复东部地区的发展道路:一是他们既具备直接从事较高产业层级生产的能力,也不可能再重新从事较低层级的劳动。二是这些从东部地区回流的熟练劳动力会要求至少与在东部地区工作时相近的工资收入。这两点决定了,伴随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劳动力的回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在一个较高的产业层级上起步。 第二,将雁阵模型应用于国内,构建东部地

7、区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落后产能转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之间的联系,很容易推导出错误的政策含义。以纺织业为例,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业由于接近原料产地,近年来确实得到了较快发展,而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也的确出现少数纺织企业将其生产设备迁到中西部地区的现象。但是就此并不能得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归功于东部产业转入的结论。不仅如此,从整体上看,对于东部地区企业来说,中西部地区也不是其落后产能转出的理想目标地区。从中西部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来看,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不利于其因地制宜地发展。如果把部分甚至个别企业自发的转移上升到政策层面,由政府引导落后产能整体迁移,不仅可能妨碍中西部地区发挥其后发优势

8、,进而错失赶超东部地区的可能,而且东部地区也将失去分享正在崛起的东南亚各国发展初期的人口红利的良机。 本文认为,要素禀赋差异在不同国家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把雁阵模型应用于一国内部容易引起政策误导。如果中西部地区作为东部地区落后产能转移的目标地区,很有可能面临由于不能迅速缩小地区差距而无法收回转移成本的尴尬处境。相反,东南亚的后发国家不仅劳动力成本远低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而且处于发展初期,能够提供较长时期的人口红利,因此,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目标地区与其选择中西部地区,不如选择东南亚后发国家。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能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的、与资源精深加工相关的产业,而不是单纯承接

9、劳动密集型落后产能。 二、明确雁阵模型的适用性及产业转移的性质 (一)雁阵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产业转移的实践 雁阵模型最初由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他的学生小岛清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赤松要研究日本纺织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后,提出后发国家产业成长的典型路径是“进口进口替代出口增长成熟逆进口” 。具体来说就是,对由于技术落后而不能自行生产的产品,后发国家只能依赖于从先发国家进口;随着进口的增长,后发国家将通过模仿逐渐掌握生产技术,进而自行生产该产品并逐步取代进口;随着产量的扩大,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基础上,后发国家会向国外出口该产品;随着后发国家生产能力的成熟和扩大,其在该产品领域将最终转为逆进口。这个发展过程

10、会在技术水平更落后的进口国重复。这一发展过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产品生产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间转移。基于此,小岛清提出,既然原来在先发国家生产的产品总会不断向后发国家转移,那么先发国家便可顺应这种趋势,主动向后发国家进行资本输出,把本国已经开始衰退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后发国家;而后发国家也应抓住这个机会,承接先发国家转移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并大力发展本国相关产业。由于二战后东亚地区的日本、 “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经济的顺次起飞过程,恰似一个以日本为头雁飞行的雁阵,与此理论学说刚好吻合,所以该理论被认为是能够很好地解释东亚地区快速发展的雁阵模型而备受推崇。 雁阵模型看似群

11、雁中各国都能从中得到好处,但实际上,其中的后发国家只能在工业化起步初期获得好处,而到了工业化中期以后,如果还安于这种模式,则会给经济带来较大危害。因为在发展初期,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技术水平、收入水平差距都比较大,这时先发国家转出的产能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技术,承接这些生产能力对于后发国家的技术进步会有直接益处。而到了工业化中后期,后发国家的技术水平已经比较接近先发国家,并在力争赶超先发国家。如果继续走承接技术设备转移的发展路径,很可能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被局限在较低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上,进而阻碍赶超目标的实现。产业转移中固有的技术级差会导致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水平、社会

12、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工资收入水平方面形成固化级差。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这种以日本为头雁的雁阵模型的缺陷,认为依赖于日本技术转移的东南亚国家由于没有自主技术进步,其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至今仍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状况。因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地区不平衡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必然结果。如果把雁阵模型直接应用于我国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无异于在经济发展上主张中西部地区成为东部地区的从属,这就与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冲突。此外,这里还涉及一个中西部地区是否一定要

13、通过复制东部地区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赶超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产业是否有必要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底端顺次攀升?这个问题的全面回答已经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但是在此可以美国西部地区发展作为反例证据。美国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甚至南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并没有重复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路径,而是利用东部地区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储备,发展适宜其要素禀赋的高科技产业。可见,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一国内部与国家之间的不同特征是一个关键点。尽管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但由于在一国内部劳动力可以更自由地流动,而且劳动力也确实会不断流向更有利于其发展和生活的地区。因此,只要中西部地区提供适宜的发展

14、环境,东部地区积累的熟练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同样可以视作中西部地区既有的要素禀赋条件。不仅如此,如果考虑到发达地区几乎所有产业最终都会被后来者取代而进入衰退,且其基础设施也迟早面临更新改造的话,那么东部地区多年发展而积累下来的对未来最有意义的财富就只有人力资本和知识财富了。而这两者在一国范围内的流动,必然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的缩小会是一个比较迅速的过程,甚至迅速到根本无法形成一个雁阵。 (二)明确产业转移的性质及其与国内转移的关系 雁阵模型的核心是产业的地理转移,简称产业转移,指产业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关于产业转移发生的动因、条件、效应等内容,尽管已有国内学者给出了比较客观深入的

15、分析,但更多的学者还是过高评价产业转移对于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过度强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倾向所产生的危害已经从承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后发国家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上显现出来。如果现在继续以这种思路指导国内的产业转移,而不全面认识产业转移的性质,很可能会使我国经济发展走更多的弯路。 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并不适用于产业的国内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国来说是在后发国的竞争压力下被迫实施的。这一本质属性从经济实践的三个方面决定了发生于国家之间的雁阵模型并不适用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首先,雁阵模型中产业转移本质上是转出国为实现产业升级,而将后发国当成其处置落后产能

16、的“回收站” 。其次,雁阵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后发国的主要竞争优势。但这一点在劳动力的流动性受到严格限制的国与国之间是成立的,而在劳动力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是失效的。最后,后发国之所以会对先发国构成竞争压力,前提条件是后发国的技术已经达到与先发国相近的水平,这时后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才会形成对先发国的有效竞争压力。因此,先发国在选择产业转移的目标地区时,相对于其他低成本地区,更有可能选择正在取代其产业地位的后发国。这既是出于技术可行性的考虑,也包含了对未来市场盈利能力的考虑。 与产业升级相伴生的产业转移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产

17、业生产中心从先发国家转向后发国家,另一种是先发国家企业把部分生产设备迁至后发国家,而国内相关文献偏重于强调产业转移的后一种含义。但事实上,这两种转移中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至少在纺织业发展史上,纺织品生产中心的几次转移符合这种情况) ,是先有后发国家生产能力提高并不断抢占先发国家的市场份额,外在表现就是生产中心逐步向后发国家转移,后有先发国家为应对这种冲击而进行产业升级并转出落后产能。总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的重合产业的发展,对先发国家产业造成竞争压力,迫使他们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产业转移只是先发国家企业顺应这种生产中心转移大趋势的举措之一。 但是,可能由于产业转移这个

18、词语本身只包括了转出而未涉及升级,或是因为后发国家对承接先发国家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和增长效应寄予过高的期望,国内部分文献更倾向于考察产业转移的转出方面。这种倾向容易导致对产业转移认识上的片面性:似乎先发国家完全退出了被转移产业。而事实上,除了一些功能被全新产品取代的产业(如自行车被汽车取代)完全退出先发国家以外,其他发生转移的大多数产业并未在先发国家彻底退出,而是继续生产该产业更高质量和档次的产品。转出落后、过时的生产设备的目的是让位更先进的设备,不把旧的生产设备转出去,产业升级会由于要素配置的僵化而受到阻碍。因此,产业转移的实质是转出低档次产品的生产。 可见,对外产业转移对于先发

19、国家来说,初衷在于处理陈旧设备,利用后发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否则,在技术能力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工资水平更低,后发国家比先发国家反而更具优势。如果只是为了利用后发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先发国家直接转移先进生产设备,其利润空间会更大。但众所周知,事实并非如此。而且即使考虑高技术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匹配要求也不影响这个结论,因为劳动力技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提高,改革开放早期在我国投资设厂的国外企业也都是从培训员工开始的。中国台湾地区纺织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谈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产业升级时,便承认海外转移为他们淘汰设备找到了比较好途径,他们在把旧设备转出去的同时大量购置新设备,用以在本土生产更高档次的产品。

20、既然产业转移的目标国只是充当了转出国落后设备的一个出口,那么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是否能把中西部地区当做旧设备的出口呢?产业的国内转移是否有过历史证据支持呢?历史上,美国纺织业发生过典型的国内转移。1880 年美国纺织业中一半以上的工厂、70%以上的资本、80%以上的纺纱机、70%以上的工人集中在以新英格兰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只占纺织业约 8%的资本、5%的纺纱机和 9%的工人。到了 1929 年,这一结构发生彻底逆转,美国南方各州的纺锭数达到 17.7万锭,超过了新英格兰地区的 11.2 万锭。从变化速度上看,南方各州的棉纺锭数量在 1919 年以前增长非常缓慢,纺织生产能力和新英

21、格兰地区相比相差悬殊,但 1919 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并在 19191929 年间超过了新英格兰地区。 有很多相关文献对美国这段历史,从多种角度详细阐释了纺织业转移的原因、动力及对南方各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这些文献中,赫曼(Hekman)特别强调,在南方各州快速成长的时期里,新英格兰的纺锭数直到 1919 年以前都一直在增长,只是在 19191929 这十年时间里才开始绝对地下降。并且当时南方各州的纺织厂主绝大多数是南方当地人,而不是来自北方。赫曼发现的事实说明,美国南方纺织业的发展并不是源于北方纺织企业的转入,而是南方纺织业的发展取代了北方纺织业的地位,并导致纺织业在北方的衰落。因此,发生在美国国内的纺织产业转移,准确地说是纺织业生产中心的转移,而不是北方发达地区向南方的工厂或设备的转移。 三、东部地区产业的转出方向应是国外,而非国内 产业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个地区,在两地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起因于成本差异。传统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决定其地理转移的最重要成本差异是工资差异。表 1 显示了美国单位纺织品生产成本在新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