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工作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广西三矿三号南斜井的地质概况,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特点,了解了本矿井的含水层对采矿作业的影响以及充水来源,为煤矿的开采提供了数据分析。 【关键词】矿井地质水文地质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 A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勘探分析,对于煤矿开采和安全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分析,可以为煤矿开采提供确凿数据,有利于避免矿井开采的水害事故。 一、三矿三号南斜井地质概况分析 1井田地层分布 井田地层的勘探监测,有利于满足矿井开采的生产需要。井田内地质构造总体上属简单类型,本区地层由老到新具体分析如下: 1.1 茅口组灰岩(P1m) 呈灰
2、浅色,成层较厚,上部不含燧石,中下部含燧石,含纺陲虫化石。本层因岩性较纯,溶蚀作用特别强烈,为强含水层。 1.2 上二叠统合山组(Ph) 为本煤田的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五至六层,本井田内仅四煤一层和四煤二层可采。本组以四煤一层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厚 100m,系燧石灰岩,灰岩以下有一层厚约 0.3 m 五煤层,燧石灰岩厚层至中厚层状,层理不清,灰至浅灰色。上段厚约 55m,为燧石灰岩夹煤层三层。灰岩层面清楚,多呈线状方解石脉。 1.3 上二叠统大隆组(P2d) 层厚 17.2830m,平均厚 24m,为矽质砂岩与页岩互层。 1.4 下三叠统罗楼组(T1l) 与大隆组为连续沉积,灰色、深灰色
3、、黄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及灰岩,下部有 35m 的黄钙质泥质页岩,全层厚约 350m。 1.5 第四系(Q) 一般厚 15m,成分和颜色依其母岩而异,由罗楼组形成者为黄色,并有铁质结核。由大隆组形成者为黄色、淡红色,多为砾石。由合山组形成者为灰色、灰黑色亚粘土。 2井田区域构造 本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马蹄形盾地中部,主要构造形迹为合山向斜。据生产揭露情况看,井田存在一背斜褶皱,背斜轴心位于-20 平台,走向 300,背斜北翼地层走向为 130145,倾向为4060,倾角为 412;背斜南翼地层走向为 130145,倾向为 220240倾角 612(一般 810) 。井田内无大的断层发育,只有
4、北北东和北西西向的节理裂隙或落差不大的断层发育,它们是区域性的控水构造。 3含煤地层 合山组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含煤 4 层,自下而上为五煤层、四煤二层、四煤一层、三煤层,主要可采煤层为四煤层。本井田设计开采煤层为四煤二层和四煤一层。三矿井田内厚约 170 m,含煤六至七层,可采煤层为四煤一层和四煤二层,其余各层均不可采。井田内有节理裂隙或落差不大的断层发育,但对开采影响不大。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侵入体。 二、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分析 三矿三号南斜井位于珠江流域范围内,分布较大的地表水系为红水河。红水河是该区最大的地表水系,自合山电厂附近进入合山煤田区,红水河流经矿区,距本矿井口 9km。 1区域
5、含水岩组的划分 矿区内岩层主要是碳酸盐类,由于岩溶发育极不均匀性存在非可溶岩,形成了该区含水层、隔水层,根据其特征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松散透水层(Q) 、中三叠统红高岭组隔水层(T2h) 、下二叠统栖霞阶下段隔水层(P1q1) 、下二叠统栖霞阶上段中等岩溶含水层(P1q2) 、下二叠统茅口阶下段中等岩溶含水层(P1m1) 、下二叠统茅口阶上段强岩溶含水层(P1m2) 、上二叠统合山组下段强岩溶含水层(P2h1) 、上二叠统合山组上段中一强岩溶含水层(P2h2) 、上二叠统大隆组隔水层(P2d) 、下三叠统罗楼组上部中等岩溶含水层和下部及底部隔水层(T11) 、下三叠统北泗组强岩溶含水层(T1
6、b) 。 2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21 含水层 三矿三号南斜井含水层主要有茅口阶含水层(P1m) 、合山组含水层(P2h) 、罗楼组含水层(T1l) 。茅口阶为强含水层,水位低于合山组下段含水层水位 310 m,是矿井间接充水水源。合山组含水层也是本矿区的含煤地层,厚 150.05207.12m,平均约 172m,分上段含水层(P2h2)和下段含水层(P2h1) ,是矿井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上段含水层为顶板直接充水水源,下段含水层为煤层底板主要充水含水层。罗楼组含水层由薄层状灰岩组成,含水性差,水位较浅,一般为 0.510m,属弱含水层,是矿井次要充水水源。 22 隔水层 矿区内主要隔水层由大隆组和
7、上覆罗楼组下部南洪页岩组成,厚约2131m,将上部罗楼组含水层系统和合山组、茅口阶含水层系统分隔为两个无水力关系的含水系统。 3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矿三号南斜井现主要开采四煤一层和二层,井下绝大部分井巷工程布置在四煤层里,采掘作业破坏或影响合山组上段含水层(P2h2)和合山组下段含水层(P2h1) 。现矿井以四煤底板突水为主,由于东矿,三矿开采远深于本井,长期强排疏干积水,已于合山组-茅口阶岩溶含水层中形成了一个新的人工地下排泄中心,中心水位已降至-150m 标高以下,造成红水河对该含水层强烈充水,并部分改变了补给区岩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 4矿井充水来源 地表水是矿井充水来源之
8、一,主要是井田附近的南洪水库和东亭水库。另外东亭沟的河水可能通过采空区的地表裂隙侵入井下。大气降水会通过采空区的地面开裂、塌陷渠道进入矿井。岩溶地下水和周边老塘积水可能会通过导水构造和岩溶裂隙等地下迳流破碎带向矿井充水。采空区积水也是矿井充水的一大来源,据调查,本井田内主要为四煤一、二号煤层采空区分布积水。 5矿井涌水量和突水规律 经过长期观测,现三矿三号南斜井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25m3/ h,雨季最大涌水量为 35m3/ h 。三矿三号南斜井自建井到现今,因开采引发的井下主要突水点共有 2 个。一个是主井筒,水量为 48m3/ h;一个是1107 运输顺槽水量为 28m3/ h。井下突水点水源大部分来自四煤底板合山组下段强含水层,以四煤底板岩溶裂隙水为主。 【参考文献】 1吴东;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3 年 15 期 2张建;崔佳星;张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理性思考J;地下水;2012 年 0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