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府保障机制研究摘 要: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迫切需要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也是其拓宽发展空间、突破发展软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准确定位角色,积极回应民办本科高校转型,从转变理念,加强引导,营造创业社会氛围;提供法律与资金支持,形成鼓励创业的政策法制环境;提供实践支持,参与到民办本科高校协同创新建设中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支持民办本科高校把握机遇,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最终实现由“守业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华丽转型。 关键词:
2、民办本科高校;创业型大学;转型;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08-02 在 2012 年 7 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是在体现大学传统的教学与
3、科研功能的基础上,围绕学科、任务与平台三大核心要素,更加注重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资金获得渠道,最终形成具有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发展战略与模式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集成的大学理念和实践模式,是大学使命的扩展。其标志性特征是:在研究基础上知识创新,并在知识创新基础上创业,使研究成果应用于创业实践、知识创新转化为经济与社会效益,兼具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优势。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也是其拓宽发展空间,突破发展软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适应时代需求,抢抓机遇
4、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拓宽民办教育发展空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创业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多于实践落实。民办本科高校要完成由“守业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华丽转型,必须认清高校内部机理的优劣势。一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力。这是民办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其实现学术资本化、知识市场化的先天优势所在。二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浓厚的改革氛围。民办高校本身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其灵活的办学思路、活跃的办学群体更为其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了天然土壤。但是,民办本科高校也存在创业
5、资金匮乏、创业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亦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与挑战。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协同创新战略的全面推进,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民办本科高校亟需政府支持其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引导其积淀企业家的精神,培养开拓者的气魄,推动内部组织转型,形成奋发昂扬的民办大学气质。 一、政府为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营造社会氛围 创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属于公共事业,政府应准确定位角色,积极回应民办本科高校转型。 (一)转变观念,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的氛围 当前,大学教育主管部门的价值评价、社会舆论导
6、向、学子和家长的期盼等都聚焦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上。这种价值的引导或受我国大学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局限,使得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处在零星的意识或者感性的直觉层面,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的理念与理论高度上。 政府自身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通过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成为鼓励创业的风向标。在大学的考核评价方面,可以将大学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实现国家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创业人才的指数等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增强民办本科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责任。 (二)加强引导,营造全社会参与创业、联手创业的氛围 1.引导实施“创业培训机构入校园”工程。采取创业培训机构与院校合作的模式,可以选定一批优秀的民办
7、本科高校作为创业培训进校园的实施基地。组织有经验的创业培训机构,选派优秀教师,按照职责分工,以创业培训入校园、创业扶持政策入校园、创业成功人士入校园、创业服务入校园、创业讲师进校园为五大活动模块,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2.引导实施“创业楷模引领计划” 。由政府牵头,每年定期组织实施“创业楷模引领计划” 。评选出“年度创业之星”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网站、 大河报等报刊以及电视等媒体,营造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让创业文化根植校园,服务社会。 二、政府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法律与资金支持 (一)建立良好
8、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专利法 、 著作权法 、 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法规,与科技部等部门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构成了我国科技成果的法规体系。但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权威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够、协调作用不大、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还未能顺利有效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与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用合作必然面临一些新问题。 政府在促进民办本科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结合实际修订与完善相关制度,从
9、而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制环境为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科技进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前提保障。 2.建立技术转移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通过建立合理的鼓励技术转移的长效机制,确保技术转移所得收入充分体现和照顾学校社会各方的利益和积极性,使技术在商业化的同时,其收入能在发明人、学院和大学中获得相应的制衡。教育部门应与民办本科高校协商,在科研经费中划分出合理的比例作为技术转移的经费,建立技术转移收入提成、股份制等激励制度,逐步建立适合民办本科高校的合理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激励机制。 (二)给予稳固的创业资金支持 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自身通过高等教育市场来进行筹集,主要来源于学费和
10、私人投资,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民办本科高校办学经费以自筹为主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少作为甚至不作为。无论是从准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还是民办本科高校当前发展现状的角度来分析,政府都应积极承担起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的职责,为民办本科高校的技术转移和成功转型提供直接的经济补助。 1.加强对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的资助,改进其实验装备,稳定其研发队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政府不断加大民办
11、本科高校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我国产业研发资金的支出水平,将带动大学和产业内部应用性研究的快速发展,巩固产学研用之间的联系纽带,对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改造传统产业能力,提升大学的技术转移水平以及促使高校技术成果能及时地满足市场的需要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并形成竞争性的拨款机制,激发教师、学生开展学术创业。目前,民办本科高校的研究还是以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为主,难以发挥出民办本科高校的优势,难以直接产出经济效益。通过政府创业基金的建立,确保政府研发经费在民办本科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领域的均衡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研究的优势与潜能。
12、 3.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的优惠和补贴、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倾斜等方式鼓励民办本科高校建立校办企业,创办高校自己的驾校、医院、出版社、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初高中等,从而优化民办高校资金运营链条,提升其“自我造血”功能。 三、政府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实践支持 (一)以官产学联合为手段,推动高校校办产业的市场化 加强与企业、大学间的合作,在民办本科大学附近创办大学科技园。以转化具有本科院校学科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化过程中还需不断技术投入、社会企业一时难以转化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积极催生、孵化高科技企业,引导创新活动具有更
13、强烈的地区辐射效应。首要的是为科技园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培养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大学的无形资产和少量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汇聚到科技园建设中。政府也可以以股份制参与到大学科技园股份公司的运营中,对科技园孵化器进行风险资金投入,对园内中小企业进行研发基金投入。 (二)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建设民办本科创业型大学联盟 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要阵地,蕴涵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但由于目前民办本科高校内部存在着各种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创新资源重复浪费、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民办本科高校在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度方面还亟须提升。 1.推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为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保驾
14、护航。要推进协同创新,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高校应发挥好主力作用,企业发挥好主体作用。政府可以参与到民办本科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中,采取委托的方式将一些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交付给科研实力强的民办本科大学承担。发挥创业型大学在形成产业共性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民办本科高校在申请协同创新中心、享受协同创新计划经费拨款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地位和权利。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支持民办本科高校与行业部门(协会) 、龙头企业共建一批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促使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更多的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惠及民生。 2.大力推进民办本科高校与其他院校建立协同创新中
15、心。鼓励民办本科高校通过校校、国际合作,创建面向省域内以及国家重大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模式,发挥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示范性集成应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力争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创新,集中在解决交叉领域和新兴领域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成果。并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民办本科高校在管理、人事聘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科研组织、国际交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推动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早日实现。 民办高等教育在 20 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
16、痛失了几次机遇期,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民办高校的跨越发展是历史难得的关键期,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转型契机,引导民办本科高校以转型发展为办学思路,以创业型大学为必要与可行的办学模式,以高度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2020 年建成国家创新体系.http:/ 2 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 5 冒澄.试论创新背景下的创业型大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7, (21):51-54.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