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语言艺术及其审美教学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主要是对文学语言的鉴赏。对文学语言来说,审美鉴赏就是“披文以入情” ,激发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重构相应的新的艺术形象,从而获得审美快感的过程。通过分析西厢记长亭送别那典雅、清新、活泼、优美、抒情意味浓郁、个性化突出的语言,体会王实甫“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而后从品味唱词和诵读唱词入手,让学生来品味戏曲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审美教学。 关键词戏曲语言 意境之美 语言之美 审美教学 就表演艺术而言,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唱、念、做、打,均含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因素。鉴赏戏曲,也必须具有多方
2、面的艺术修养。而我们读戏曲文学剧本,主要是从文学角度去鉴赏,要在把握剧本的情节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唱词的艺术特色。 在戏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去鉴赏戏曲作品的意境美、形象美、构思美、语言美。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去鉴赏戏曲中的唱词美即语言美,让学生在感知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借鉴美、模仿美、进而创造美。这样学生可以在审美的实践中认识生活和人的本质,陶情冶性,逐步培养起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因此,在元杂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的教学中,应主要引导学生去鉴赏长亭送别的唱词美。因为这折戏最能体现王实甫西厢记 “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其语言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一、有诗剧般浓郁抒情色彩的语言 长亭送别口语的韵律化,使得这一折戏的语言清新自然、形象活泼又富于文采。不仅如此,这折戏的语言还具有诗剧般浓郁的抒情意味,使整折戏有着浓厚的诗情画意,它那生动传神的描写,往往把读者带到绝美的境界之中,如长亭送别开头写莺莺的离愁别恨。她一上场念开场白:“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暮秋天气;好烦恼人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叙事抒情,都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接着按排了三支曲子,尤其是第二曲滚绣球,由景入情,写莺莺的满怀离愁被秋景触发:“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怀着让情人多逗留一刻的可怜希望:“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
4、挂住斜晖” ,这两句唱词,情中见景,景中有情。“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对有情人难分难舍的情景:张生不忍离去,所以让马儿在前面缓缓地走,莺莺的车在后却要“快快地随” 。这一前一后,一快一慢,把他们分离在即的那种缠绵留恋的神态、心情刻划得惟妙惟肖。其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极其生动地写尽两人的儿女情态。第三曲叨叨令写莺莺的怨恨象火山一样喷发了:“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这一曲用一连串迭词和排比句式,读来犹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又象连珠排炮,激越热烈。 此外,一煞、收尾的唱词也满了诗意。一煞一曲中,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
5、画面。收尾一曲则以“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来渲染气氛,与开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形成对比,这里莺莺极力寻找张生远去的背,偶然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去,情境关合,丝丝入扣。这折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也是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整折处处有诗的意境,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浓郁气氛。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长亭送别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它的语言是诗的语言,又是剧的语言,这充分地说明了王实甫的确是语言艺术的能工巧匠。 二、人物语言个性
6、化、形象化 长亭送别被誉为离愁别恨的绝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人物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戏曲中的人物语言,首先是个性化的语言。我国古典戏曲美学家李渔强调台词必须“说何人,肖何人” ,所谓“生旦有生旦之体,净丑有净丑之腔”。因此,人物语言要象戏曲的表演一样,具有传神的功能,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 西厢记非常重视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不同人物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特色。在长亭送别一折中,人物语言是发自肺腑的语言。张生、莺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因而也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是在用独特的声音和语气对自己的性格作充分的自我表现,让人闻其言想
7、见其神。如:老夫人在长亭送别时对张生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子,挣端一个状元回来者。 ”在老夫人看,要不辱没“身为千金小姐的女儿,就必须有官位和财富” 。表现了老夫人嫌贫爱富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和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而对于张生,他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使他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赶考已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他对获取功名看得十分容易,他满有信心地向老夫人保证说“凭着胸中之才,视得官如拾芥耳” ,他安慰莺莺说:“小姐心儿里艰难,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真乃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这些语言
8、充分体现了张生诚恳、坦率的性格。“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这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离别。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写出了莺莺愁苦哀怨的心境。当着老夫人的面,莺莺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突出了莺莺轻名贱利鄙视世俗观念的思想,也显示了她倔强的反抗性格。在老夫人和长老相继离去后,莺莺面对即将赴考的张生百感交集、肝肠寸断。她首先叮嘱张生的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 ”又一次表现了她鄙视功名利禄的性格。面对即将远去的爱人,莺莺千叮咛,万嘱咐, “顺时自保揣身体
9、,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这些体贴入微的话,写出了莺莺对张生的缱绻深情,表现了她温柔娴慧的性格。 长亭送别中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它的语言象一把钥匙,打开了人物的心扉,使一个个艺术形象栩栩如生。 三、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戏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地表现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
10、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气息,泥的滋味” ,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这些都是兼用了夸张和比喻,描写了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用了“红泪”和“青衫”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莺莺伤心之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运用了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可以说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上,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西厢记 “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和全剧到处都有美不胜收的绮词丽语是分不开的。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
11、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因此,在长亭送别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着重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去品味富有文采的戏曲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语言入手,仔细品味每一个字,抓住关键词,挖掘起深厚内涵,深入地领会作品的意境之美。 长亭送别的语言凝炼、优美,丰富。所以在学习中,对每个字,每句话都要进行仔细的品味,因此,教学中就要求学生通过用心的思考,反复的诵读,去找出那些最能传神的“词眼,”有时是一个字,有时是一句话。如端正好一曲,一开始选择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了一幅辽远开阔,五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堆积,西风凄紧,北雁南归,霜林如血。这些景物
12、给人一种萧瑟悲凉之感,使人不由黯然神伤。接下来二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问一答,给客观景物涂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让人联想到以泪洗面的莺莺像啼血杜鹃,让离情染红秋叶。 “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难以割舍。 “醉”字也很有分量,它写出了秋林彤红的颜色,更刻画出主人公在离情别绪困扰之下难以自持的情状。这样,秋天的萧条凄冷和离人的百结柔肠高度统一,合成无限悲伤的气氛。 2、从诵读入手,鉴赏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之美。传统的戏曲教学,重视字词句的分析记忆背诵。但事实上,生活经历的不同,对于曲词的意义的理
13、解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鼓励学生对曲词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诵读上,抓住关键词语或意境,让学生弄清词句的基本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时,让学生自己读出品出全折的抒情基调,读出感情起伏的变化。在曲词鉴赏方面,根据鉴赏重点进行选择。例如叨叨令一曲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耍孩儿一曲有多处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可着重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鉴赏。端正好一煞两曲,则可着重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同时,结合作品中的语境,揣摩语义、情味,体会修辞方法和古代诗词的语句的表达效果。从而达到鉴赏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的目的。长亭送别是一部出色的诗剧,全剧简直就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有着明快的抒情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意境氛围,所有这些特点,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强烈的艺术魅力和广泛深远的影响,是与它高度的语言成就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戒浮泛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