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330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基于社会记忆视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探析摘 要: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应该实现从面向机关向面向社会的转变,不同的社会主体应该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发挥其作用,基于政府角度,应该做到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机构、健全档案机构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改善经费投入机制;基于档案部门角度,应该做到树立“大档案观”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作、鼓励社会各层面构建社会记忆;基于个人角度,应该做到争当“社会记忆忠实捍卫者” 、争做“公民档案保管员”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社会记忆;规划 “记忆是个人在社会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其经验、事物等的保存和再现。 ”1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记忆。而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基本组

2、成细胞,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都会因为某种关系而与其他人产生关联,并形成新的社会群体,这种群体小至家庭,大至国家、民族等,每个家庭、国家、民族等社会群体也需要以其独特的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存属于自身的独特记忆。这种群体记忆是由众多个人记忆通过某种复杂的联系组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深厚而又稳定的社会记忆,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档案在其形成与管理过程中权力因素贯穿着整个生命周期,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不尽如人意,一直坚持着“为国家”的价值取向,这种规划管理模式追求的是构建属于国家、官方的记忆,档案工作被蒙上了浓厚的政2治色彩,维护既定的统治秩序和阶级关系、为现实的以及历

3、史的政治目的服务是其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记忆的构建也逐渐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2。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价值取向无法为我国当前所倡导的服务型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应有的支撑,追求社会记忆的全面保护应该成为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价值取向与宗旨,为了实现这种价值取向,政府、档案馆及公众应该共同合作,从不同的角度来发挥其各自的力量。 1 基于政府的角度 1.1 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机构。政府应将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建立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的、跨区域、跨系统的并具有足够的强制力和约束力的信息资源规划职能管理机构。负责对全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

4、集中有效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规范化标准,并按照规划要求赋予该职能机构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来说,其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整体实施方案;划分和确立档案信息资源类型;明确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途径和保管单位;规划各档案保管机构与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协作问题;全面规划各档案保管基地的经费投入机制和违规处罚机制;规划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方式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各规划要素在一个相对稳定、规范、有序的氛围中发挥各自最大的潜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保证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高效顺利实施。 1.2 健全档案机构体系。社会记忆视域下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涉及多种类型的档案,

5、包括政务档案、精英档案、家庭档案、口述档案、网3络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由于各类档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在对它们进行收集和保管时会有不同的要求,如邮票收集,这肯定是国家档案馆难以做到的事情。因此,在国家档案馆之外,建立其他的档案机构,健全档案工作组织机构体系,为各类记忆性档案材料的收集和保存提供组织保障。努力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类型建立相应的档案工作组织,比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私人档案的民间档案馆或民间博物馆;针对口述档案的口述史协会、针对家庭档案的家庭档案中心等,比如“济宁市汶上县张茂路就建立了全省第一家红色家庭档案馆 ”3。虽然这些机构不能立刻与档案

6、馆具有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待遇,不能在短时间之内成为国家的事业单位组织,但这毕竟是弥补国家档案馆不足、充实档案馆藏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于有特色的民间档案馆国家应将其纳入政府的事业单位管理范围或者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4。 1.3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需要法律的约束和制度的规范。首先,突出公民信息权利的法律地位。社会记忆的构建并不只是档案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全民参与,公民只有提高信息权利意识,才会想要构建属于自己的记忆,也才会主动融入社会记忆构建的洪流中,公民信息权利是构建社会记忆的核心价值。 “而要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则需要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法

7、规作支撑。 ”5在档案信息资源规划过程中,不仅要确立“以公民信息权利为核心”的价值观,而且要将法律意义上的信息权利融入法规内容的规划之中,在法律上明确各档案机构或部门在维护公民信息权利中的相关责任。其次,4明确各类档案保管机构或部门的责任和权利。目前,只有档案馆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为了保证各档案机构能在档案信息资源规划中形成职责明确的友好合作关系,这需要法律赋予其他各类档案机构相应的责任和权利,以法律的权威性推进各档案机构工作的协作开展。最后,明晰各类档案所有权归属。在构建社会记忆过程中,涉及的档案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既有属于国家所有的政务档案,也有属于私人所有的家庭档案。在各类档案收集进馆过程

8、中,都会涉及一个档案的所有权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档案后续的保密和利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到档案持有人对档案的移交,从而也将影响档案的收集工作。因此,应站在法律的高度,以法律的绝对权威确定各类档案的所有权归属,为档案形成者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将自己手上的珍贵档案交给国家档案馆或民间档案馆代管,并能从后续的档案利用中获取相关利益。 1.4 改善经费投入机制。档案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行经费主要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不难想象,这点经费不会很多,并不能满足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需要。因此,要想依靠档案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必须完善对档案馆的经费投入机制, “

9、在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继续加大对档案馆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向社会看齐,采取部分工作内容的社会化运作、特许化经营、委托式生产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赞助和捐赠”6。还应增强档案部门自身的“造血功能” 。虽然档案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并不是禁止从事任何经营性活动,也不排斥市场化开发。因此,档案部门可以以馆藏档案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层次加工,与影视文化机构或公司合作开发影视作品,比如“大型电视5系列片清宫秘档便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金水滴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产品”7。形成一套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保证档案馆资金来源常态化。当然,为了整个社会档案事业的发展,除了要解决作为主体地

10、位的档案馆发展所需经费外,也要适当地解决其他档案部门及档案业务开展所需的经费问题,如那些具有特色的民办档案机构,以及基层档案业务指导、基层档案人员培训与基层档案机构布局与完善等。 2 基于档案部门的角度 档案是构建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这决定了以保管档案为目的的档案馆在社会记忆构建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说“参与社会记忆建构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档案馆是构建社会记忆的主体执行机构”8,发挥好档案馆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积极作用明显能让社会记忆工程取得更大发展,能从根本上保障社会记忆构建的成果。另外,作为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各级档案局,应该切实担当起指导、监督、管理的重任,他们的科学指导将对各级各类

11、档案部门及各类型档案形成者起到十分积极的意义。 2.1 树立“大档案观” 。虽然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都奉行“馆藏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馆藏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政治因素严重影响着档案的接收,档案馆倾向于收集上层社会当权者的档案记录,导致“政府红头文件”成为其收集的主要来源,这种传统的过于狭隘档案观对于社会记忆的建构带来了严重的局限。它使关于普通群众的社会生活记录难以收纳其中,造成了“种类单一、结构失衡”的馆藏局面。构建社会记忆需要的是反映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档案,而不6仅仅是某一利益集团的档案,社会记忆构建倘若脱离了群众就是背离了社会记忆的本质要求,所以,档案馆应改变馆藏观念,

12、改革收藏模式,树立“大档案观” ,即“扩大档案资料的接收范围,突破仅仅收集与收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传统做法,极力实现馆藏来源的多元化,认可人民群众才是社会记忆的根本构造者,关注人们与社会的公共利益,大量收集反映社会各个层面活动的档案材料,特别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的档案资料,如谱牒档案、口述档案等,使馆藏档案资源贴近公众和社会的需要,准确、全面地记录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历史面貌和过程”9,从而提高所收藏“社会记忆”的广度与深度。 2.2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协作。社会记忆建构是一个需要全体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活动,只有多主体共同参与才能使各种社会记忆载体材料充分交融、广泛传播,才能将之转化

13、为全社会的共同记忆。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一直都比较封闭、内敛,与系统内部的交流及与外部的合作都很少。因此,档案馆必须打破封闭模式,积极寻求广泛的社会合作,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社会记忆建构的活动中。一方面, “档案馆应加强与一些文化事业单位比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史资料部门、地方史志部门等的协作”10,发挥资源互补优势,通过征集或交换资料等各种有效方式,向其他单位收集各类有价值的但自身馆藏缺乏的档案资料,比如地方史志、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另一方面, “档案馆应充分发挥与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相互协同效能,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的支持,努力与财政

14、、司法、传媒、广播电视等部门协同作战,有计划有组织地合作开展7对某一专题的访谈记录、摄录等工作”11。 2.3 鼓励社会各层面构建社会记忆。社会记忆是人类社会全部活动的记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缩影。仅仅依靠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进行构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档案馆作为社会记忆建构的主要执行机构,不仅有建构社会记忆的责任,更有鼓励社会其他人员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义务。所以,档案馆应该在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的配合与协助下,加大在社会中的宣传力度,加深人们对社会记忆构建以及档案在社会记忆构建中所发挥作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建档意识,鼓励社会中的小至每个个体、每个家庭大至每个集体、每个民族等都能根据

15、自身的需要和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档案。这些档案虽然只是社会某一方面的记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从侧面折射出社会发展变迁历程,众多小范围的记忆在经过扩张、融合之后便能见证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成为一种社会的共同记忆。加大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引起他们对社会记忆构建的关注和重视,带动全社会人员加入构建社会记忆的行列中,从而在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记忆构建机制,有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渠道将得到拓展,为构建社会记忆的素材也将更加丰富,这样能极大地保障社会记忆构建的成效。 3 基于公民个人的角度 3.1 争当“社会记忆忠实捍卫者” 。 “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从收集到利用的影响决定

16、了档案工作者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密切联系。 ”12他们在档案生成过程中会因为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而作出一系列选择,决定什么被记忆什么被忘却,他们是社会记忆构建的重要因素。正如加拿大档案8学者 T库克所说的“主要的历史诠释行为并非发生在史学家打开档案盒之时,而是在档案工作者装盒之际,在于 98%被销毁的未装进档案盒的文件潜在的影响”13。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社会记忆构建中去,尽量避免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做社会记忆的“忠实捍卫者” 。首先,应培养自身“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改变传统的档案征集观念,树立“大档案观” ,注重对有保存价值的平民档案的

17、收集,审慎地对待自己的选择与鉴定,努力维持社会记忆的完整和真实。其次,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坚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以“保存社会记忆、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做到应当保存的档案绝不销毁,避免社会记忆扭曲或失忆。最后,应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不仅要强化档案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语言文学、现代科技知识,而且要提高对档案史料的识别和鉴赏能力,以及与人打交道的社交能力和公关意识14。只有这样才能让档案工作者与档案形成者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以达到收集档案的目的,并能利用自身的知识对档案进行客观的鉴定和分析,从而维护档案的真实性。 3.2 争做“公民档案保

18、管员” 。构建社会记忆是一项惠人民、惠民族、惠国家的盛举,社会记忆建构工程是全民工程,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档案部门的带动,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应当而且应该乐意投身其中。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努力争做“公民档案保管员” 。一方面,保护好在私人手中的那些珍贵档案资源,如私人家庭档案以及由于历史原因散落于公众手中的历史档案等。另一方面,9公众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档案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收集涉及自身利益的私人档案以及那些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尚且不能移交进馆的档案。做到保留重要活动的原始记录,养成平时记账、写日记等习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档案意识与档案情结。当然,

19、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个人甚至可以建立私人档案馆,如“屈干臣私人档案馆” ,虽然他保存的只是某一方面的记忆,但如果这种样本能够得到效仿,一个个个体记忆最终将会汇聚成整体的社会记忆,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对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将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 (项目批准号:11CTQ03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212王超.论档案与社会记忆D.安徽大学,2011. 3宋岩.创建民间档案馆,传承民间文化和记忆J.档案学研究,2011(1). 4101114齐建华.对记忆性档案收集的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 5周林兴等.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2(2). 6周林兴等.民生视角下的档案馆文化民生建设研究J.档案,2012(5). 7赵亚婷等.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异地备份特色基地的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1(3). 108蒋冠.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综合档案馆发展探析J.档案管理,2010(3). 9陈忠海.档案馆应该保存什么样的社会记忆J.档案管理,2005(2). 13加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李音译.档案学通讯,2002(2).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来稿日期:2013-0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