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平凉市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摘 要:平凉市的文化资源丰富,是甘肃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要以建设特色文化名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上加快转型跨越。但地方政府重视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轻保护,特别是法律保护。加强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公法保护 私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72-0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甘肃定位于“中华民族
2、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建设文化大省是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王三运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1。平凉市是陇上历史名城,是古长安西进北上的要冲。秦永兴二年(公元前 358 年)秦符坚欲进攻前凉,于高平镇设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而得名。平凉市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是黄河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厚重悠久的历史,积淀出平凉市灿烂丰富的文化资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步伐逐步加快,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有些甚至濒临灭亡。因此,2保护利用发展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进一步弘扬平凉
3、文化,实现平凉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型跨越,以及中共平凉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到 2020 年,基本建成文化名市宏伟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一、平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平凉历史悠久,境内崆峒区峡门乡峡谷石层中,沉积着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表明在一亿七千万年前,境内沼泽连片,植物茂盛,恐龙漫步,鱼儿戏游;1981 年在崆峒区大秦乡沙塬村发现的世界性标本古象化石,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命名为“平凉古菱齿象” ,证明从一千三百万年到十多万年前,这里曾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古象。从境内数十处旧石器遗址和近百处新石器
4、遗址可以看出,公元前十万年前到五千年前,境内已遍布人类活动的足迹。从出土的仰绍、马家窑、寺洼、齐家文化各种生活工具和陶器、礼器来看,早在 5000 年前先民们已在泾河两岸,大、小芦河流域定居生活。崆峒区安国乡东沟村出土的陶器被考古界定为“寺洼文化安国式” 。 庄子中详细记载了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经过。周秦时期,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事广为流传。秦始皇、汉武帝也追寻黄帝的足迹,亲临崆峒山。境内主要有仰韶文化遗址白水寺山、苏家台、齐家安国式文化遗址东沟;汉至元代的别家沟古墓群;宋代的天圣铜钟、石经幢,还有安国泾阳和潘源县古城遗址、成纪古城遗址、明代宝塔、赵时春墓等。先周文化和先秦文化及汉、唐、明、清及现
5、代革命文物等各个时代的代表文物均有。目前平凉市共有文物保护点 2257 处。3其中古遗址 1176 处,古墓葬 256 处,古建筑 60 处,石窟石刻 78 处,近现代遗址 62 处,其它文物点 26 处。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9 处。不仅物质文化遗产丰富,5000 年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平凉博大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崆峒武术、春官歌、剪纸、烙画,平凉纸织画技艺,庄浪县“高抬” 、 马尾编荷包, 泾川县西王母信俗,灵台皇甫谧针灸术、灯盏头戏,华亭县曲子戏,崇信陇东民歌、安口陶瓷制作技艺目前平凉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1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6、项目 92 个。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蕴含着平凉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平凉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平凉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平凉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留存在这片热土上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道独特而璀璨的文明景观。留住这道景观,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遗存,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强音。 二、平凉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现状 平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 关于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平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拍摄审批程序 、 平凉市市(县)级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 、
7、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成立了平凉市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 5A 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业有很高的知名度,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4游文化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 。城乡建设施工中,如发现文化遗址或古墓藏,大都能及时报告文管部门,使文物如数收归国有。从 2004 年开始,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挖掘整理。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在 4年时间里,进行地毯式的挖掘和整理,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建
8、立健全数据库。不遗余力地保护民俗民间文化,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县两级保护体系,建立了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反复审议,确定保护项目,分类制作文本,积极进行申报,保护和申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 年 12 月 “华亭曲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录;2008 年 5 月泾川“西王母信俗” 、 “庄浪高抬”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保护名录;2006 年 9 月“华亭曲子戏” 、灵台“灯盏头戏” 、“皇甫谧针灸术” 、崆峒区“春官歌演唱” 、庄浪“高台” 、 “马尾编荷包” 、泾川“西王母信俗” 、 “平凉剪纸”于被列入第一批省级保护名录;2008年 6 月崇信“陇东民
9、歌” 、 “崆峒派武术” 、 “平凉纸织画工艺” 、华亭安口“陶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在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下,全市集中培育和打造出极具地域特色的古成纪文化、崆峒山文化、西王母文化和皇甫谧文化 4 张文化名片,以及红色革命、陇东民俗、梯田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皇甫谧文化、西王母文化的打造,界石铺红色旅游文化区、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区建设等避免了同质化,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由于全市野外文物点多面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易逝、口传心授等特性,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一是野外文物遗址点多,离村庄远,保护难度大。由于没有经费,5县级文保单位未设专门保护机构或专
10、、兼职管护员,加之乡镇领导更换快,缺乏对文保单位长期有效的保护利用规划,文物属地管理原则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单靠几个专业文博人员管理,难度非常大。二是文物展厅条件差,不能很好地展示丰实的文物,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文博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博物馆存在严重的专业人员匮乏、青黄不接的问题。四是文物征集困难。由于没有专门的文物征集经费,博物馆征集到的文物少。而古玩市场、门店生意却日渐红火,一些重要文物不能及时收归国有。五是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族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后继乏人。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相当薄弱。六是文物数量多,执法人员少。全市有不可移动文保单位和文物点 处
11、,而文物执法人员只有 人,文保点与执法人员比例为 。文保队伍对文物的监督和保护处于疲于应对的状态。七是城市开发与文物保护兼顾难。八是依法管理意识不强、水平不高,不能应用多种法律手段对文化遗产和资源进行保护、管理。 三、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加强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法 、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法律。各级政府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地方一把手的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
12、才能从根本上使文化遗产免遭破坏,才能促进保护、发掘、抢救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正确处理6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如在旅游活动的场所及旅游过程中,引入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价值及保护意义的宣传教育,通过生动真实地介绍、讲解和宣传,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对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使游客意识到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行为就是违法犯罪。 2.要加强对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协调配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使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文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3.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公安、工商、文化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
13、要把保护国家文物、严厉查处涉及文物的违法活动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法履行所承担的文物保护职责,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加强对文物监管品(古玩)市场、旧货市场、商品集贸市场的监管,取缔非法经营出土文物的活动。公安部门对涉及文物的大案、要案,要集中力量进行侦破。加大对各种文物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盗窃文物的违法案件,确保文物安全。 4.做好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各类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如有特殊需要进行建设或者实施爆破、钻探和挖掘等作业的,必须按文物保护法规定程序报批。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
14、制地带内和已经普查登记的文物古迹点范围内的基本建设,立项前要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7见,由文物行政部门参与建设项目选址等有关文物保护设施方案的审批。大型建设项目要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做好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落实文物保护措施,签订保护责任书。对文物保护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要列入建设工程施工预算,由建设单位承担,其区域内遗存的文物归国家所有。今后,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要采取跟踪宣传、监管的方法,防止毁坏文物、私分文物现象的发生。 5.在文物管理上,要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对各类文物要按照文物维修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维修
15、好、保护好。其他野外文物、古遗址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责任单位,确定专兼职文保工作者。文物管理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效保护好珍贵的文物资源。未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维修、处理野外文物。 6.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商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文化遗产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知识性的信息,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有形文化遗产可以采取“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抢救性方式进行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者或保有者与利用者和获利者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一些有保护价值的信息轻易地脱离其原始的
16、载体和环境而被无限地复制并加以利用。在现实中,有技术和资金保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通常都是来自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之外的人。从而引起一系列8的法律问题。应综合运用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种手段,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商业开发利用。本着传承与创新、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根据现有法律和立法精神,积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平合理地协调和平衡在发掘、整理、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应尽可能取得保存者、提供者、持有者或者相关保护部门的知情同意,并以适当方式与其分享使用利益。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资渠
17、道,积极探索和形成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中的担保制度等4。 7.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力度 很多非遗传承人文化程度并不高,维权意识较弱,很少有人将自己的名字、手艺去注册商标等;即使注册了商标,也因为维权成本居高不下、维权手续繁琐等,而不去维权5。因此对于尚处于仪式、民俗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应当保护其持续存在和自主发展,努力从多种角度认识其价值的复杂性,并加强调研、记录与沟通;对于已经发展到有独立作品形态或高难个人技艺水平的遗产品种,政府应当采取不同的做法,对有市场需求的可支持其产业化操作,以贸易的方式促进文化“走出去” ;而对暂时没有市场前景的则要靠政府公共服务支持。从行政法的
18、角度看,就是要规范和调整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或行为;规范政府在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方面的行政保护行为,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财政、行政、技术等措施。特别是许多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市场价值。9如果单靠民法保护而没有行政法保护,其结果就会导致大量缺乏市场价值,却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自生自灭,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所需要的保存、记录或传承、弘扬等就无以为继,而且得不到其他法律上的救助。强调行政法保护,决不等同于行政审批或不当干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依赖民族民间土壤自然生存、传承下来的,一旦行政手段过分或粗暴干预,从而破坏其
19、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一些地方的行政干预已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人为毁坏其原生态环境,采取强制手段改变其原貌;或以经济效益、旅游发展为目的,任意利用或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之受到严重损害等。因此,强调行政法保护,其实质就是强调行政保障,即政府要对保护工作提供财政、政策、方式等各种保障措施。 8.加强文保队伍建设 通过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升文保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文保知识和执法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途径不断加强文保队伍建设。 总之,文化遗产既具有文化性、又具有经济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文化遗产既代表着公共利益、又体现着私人利益的双重利益
20、关系,从而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手段选择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地方政府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法律手段保护好文化遗产,为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把平凉建设成特色文化名市提供有力保障,走法治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01王三运.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N.甘肃日报,2012-5-2(2). 2臧小丽.民间艺术呼唤著作权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草案)的建议R.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J.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2.2:11. 4赵蓉 任万岱.西部民族地区非遗法律保护探究N.甘肃日报?2012-5-4( 05). 5吴学安.“非遗”品牌如何维权?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4-5. 作者简介:李国玺(1964 年 09 月-) ,男,甘肃省庄浪县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学位,供职于平凉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刑法学和侵权责任法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