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16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 要: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研究这一时期列宁关于阶级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坚持统一战线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过渡时期;阶级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029-05 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进行深入调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论断,从而丰富了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今天,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学习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对我

2、们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过渡时期和阶级的内涵 关于列宁过渡时期的涵义,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要研究列宁在过渡时期关于阶级的主要思想,有必要把过渡时期和阶级这两个概念再做一个说明。 第一,关于过渡时期的内涵。针对过渡时期,列宁做过很多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1918 年 3 月,列宁在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我2并不幻想,我知道我们才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我们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 ”“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我们甚至远没有结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427。再比如,他在苏维埃

3、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同样也指出:“但是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因为我们仅仅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出有决定意义的事情”1499。通过上面的论述,笔者认为,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是从资本主义灭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开始的时期。 第二,关于阶级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做了论述,他认为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分工的时候才出现的。他指出:“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成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对阶级的定义作出明确说明的是列宁,他在伟大的

4、创举中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在此基础上,列宁还论述了阶级的本质。他指出,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3从革命导师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阶级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5、,社会出现分工的时候才产生的,那么,它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结束。第二,它是一个经济范畴。它是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角度提出的,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就是剥削阶级;反之,就是被剥削阶级。第三,它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单个的人是不能成为阶级的,它是一个大的集团。 二、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着阶级 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灭亡。那么,社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状态,阶级才消灭了呢?革命导师对此做过明确的论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阶段,阶级才会消灭。在这里尤其要做出说明的是,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存不存在阶级呢?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在

6、各方面还带着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里还存在着很多“弊病” ,比如仅仅把生产资料转归全社会公有还不能消除分配方面的缺点和“资产阶级的权利”的不平等。对此,列宁认为:“国家正在消亡,因为资本家已经没有了,阶级已经没有了,因而也就没什么阶级可以镇压了。但是,国家还没有完全消亡,因为还要保卫那个确认事实上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 。要使国家完全消亡,必须有完全的共产主义”3266。所以,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现以前,阶级是存在的。那也就意味着在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着阶级。列宁对此又做出过明确的论述,他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指出:“只有懂得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

7、级的无产4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3207。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他也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阶级一消失,专政也就不需要了”4161。 既然阶级是一个经济性的范畴,所以有必要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过渡时期是否存在着阶级。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性”4155。当时,俄国的经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列宁认为在“过渡”时期内,既有资本主义的成分,也有社会主义的成分。具体的经济成分包括宗法式的,即在

8、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 ;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列宁进一步分析到,在这几种经济成分形式中,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是社会经济的三种基本形式。由此产生的社会的基本力量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和无产阶级。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得知,列宁认为在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着阶级。既然存在着阶级,那么阶级之间的斗争自然也就不能避免。而且对斗争的形式,列宁也引用了恩格斯一段话作出了说明:“恩格斯认为,社会民主党的伟大斗争并不是有两种形式(政治的和经济的) ,像在我国通常认为的那样,而是有三种形式,同这两种斗争并列的还有理论的斗争”

9、571。 三、过渡时期各阶级的特点分析 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依然存在,但每个阶级都起了变化,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4161。所以,为了弄清5楚过渡时期的每个阶级的状况,就有必要对每一个阶级的特点做出分析。在上面的论述中提到,在当时的俄国主要存在着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和资产阶级三种基本的社会力量。 首先,关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是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而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在于占主导地位的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列宁指出:“从向着共产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非经过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不可

10、,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3257。 列宁在论证了无产阶级是统治阶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了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组织性和纪律性等优点。针对先进性,列宁指出:“能用自己的专政来消灭阶级的,只有这样一个被压迫阶级,它被几十年反对资本的罢工斗争和政治斗争教育、联合、培养和锻炼出来,它吸取了城市的、工业的、大资本主义的全部文化,有决心和本领来捍卫这种文化并保存、发展其全部成果为全体人民、全体劳动者所享用,它经受得住历史所必然加在那些与过去决裂而大胆开拓通向新的未来的道路的人们身上的一切重担、考验、苦难和重大牺牲,”4141。从这里的论述可以看出,无产阶级不仅吸取了资产阶级所创造的一切

11、优秀文化,具备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而且还具有坚强的毅力,所以无产阶级就有其他阶级无可比拟的先进性。针对组织性和纪律性,列宁指出:“要使无产阶级能引导农民和一切小资产阶级阶层前进,就必须有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有一个阶级的政权,必须有这个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6的力量”4140。这就说明,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领导,就必须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对于这种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根源,列宁也作了分析。他认为这种组织性和纪律性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物质条件中生长起来的,而能体现这种物质条件的是大资本主义所创造、组织、团结、训练、启发和锻炼出来的一定历史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虽然无产阶级上

12、升为统治阶级,又具有各种优点,但无产阶级从数量上看并不占优势,占优势的是小资产阶级。对于这个观点,列宁做过很多次的论述。比如,他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文献中指出:“而在我国,第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我已经谈过,而且在俄国非常突出)就是我国的无产阶级不但是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4196。 综合看来,无产阶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或优点:第一,无产阶级在地位上是统治阶级;第二,无产阶级相对于其他阶级力量,它具有先进性、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优点;第三,无产阶级相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讲,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群体。 其次,关于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 。根据列宁的论述,笔者认为,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列宁

13、对它的看法主要有三点:第一,农民相对于其他几个阶级而言,它是在数量上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他是社会的主体。第二,在地位上,农民处于中间的地位,既不是领导阶级,也不是被剥削阶级,基于此,这个阶级容易发生动摇或是犹豫不决。列宁不仅指出了农民具有这样的性质,而且还分析了原因。原因之一:农民在以前的7社会形态中,是剥削的对象,所以,他们有反抗的意愿。原因之二:他们是单独的小业主、小私有者、小商人,所以,反抗的意愿又不强烈。基于这个特性,列宁指出:“对于这个阶级,或者说,对于这些社会成分,无产阶级的任务就是领导他们,设法影响他们。带领动摇分子和不坚定分子前进,这就是无产阶级应做的事情”4162。所以,这个

14、阶级是可以作为无产阶级的同盟者的,是应该被争取的,被团结的力量。第三,列宁认为,对农民也应该加以分析,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是可以作为无产阶级同盟者的。他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把劳动者农民和私有者农民,即把种地的农民和经商的农民、劳动者的农民和投机的农民区别开来,划分开来。 ”劳动者农民历来都受地主、资本家和商人等压迫,他们养成了一种仇恨和敌视这些人的心理,所以,他们会寻求同无产阶级结成同盟来反对资本家,反对投机者。所以, “这种农民是劳动农民,是社会主义工人真正的同志,是他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他在反资本压迫斗争中的亲兄弟”4160。而投机的农民却利用城市工人的饥饿,非法地按高价出卖粮食。 “这种农民是

15、投机者,是资本家的同盟者,是工人阶级的敌人,是剥削者”4160。 再次,关于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背景下,原有的剥削阶级,包括资本家和地主等等,他们已经被击溃,但是,还没有消失,而且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会消失。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坚决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 总之,可以引用列宁的一句话来概括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即“无产阶级掌握着政权,支配着已经公有化的生产资料,领导着动摇不定的8中间分子和中间阶级,镇压着剥削者的日益强烈的反抗”4161。 四、过渡时期是为消灭阶级做准备的时期 马克思在 1852 年致魏德迈的信中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之间的

16、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 ”“我的理论贡献就是证明了以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6。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在过渡时期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同时,这一时期又为消灭阶级准备了条件。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为此,无产阶级专政已做了它能做的一切”4161。 如果我们从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所面临的任务来分析,就可以更加清楚地说明列宁的这一思想。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在我国已经被击败,可是还没有根除,没有消灭,

17、甚至还没有彻底摧毁。因此,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的更高形式便提到日程上来了,要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的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很明显,这个任务是重大无比的,这个任务不完成,那就还没有社会主义”485。列宁还论述到,我们已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在过渡这方面我们还没有做出有决定意义的事情。而有意义的事情是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组织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便谈不到实施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同样非9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即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列宁认为在过渡时期最重要的

18、任务是组织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进入社会主义奠定基础。所以,过渡时期是为消灭阶级做准备的时期。 五、列宁阶级思想的实践价值 目前,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程度要比当时的俄国发达很多,但是,就阶级成分来看,二者有相似之处。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列宁在过渡时期关于阶级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正确认识和谐与斗争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在该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自和谐社会命题提出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比如,有的学者探讨

19、了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有的学者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需要条件的。所以,必须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而目前我们最大国情就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阶阶段。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7219。这就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10时的讲话中也指出:“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

20、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 ”社会主义的不成熟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我国目前的所有制结构,还不是纯粹的公有制。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7227。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既然在经济上存在着多种成分,那么,在我国自然也就存在着多种成分的阶级力量。既然存在着阶级,那么,也就必然存在着阶级斗争,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斗争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从发生的

21、领域看,可以分为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和文化思想上的;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蔽的。所以,和谐不是完全一致,没有斗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这些矛盾。所以,强调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谐。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谐和斗争正好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的。和谐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既要看到二者的对立,更要看到二者的相互转化。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吸取历史教训,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把阶级斗争看成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所以,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 90 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