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两岸客家文学由沉沦到复兴摘要: 历史与文化的传统, 每每有一种时下人们常说的“穿越”能力, 尽管两岸意识形态, 甚至长期处在敌对状态, 可在根本的方面,却又无形中趋于一种出奇的一致。上世纪 80 年代大陆的改革开放, 台湾同样也开始了民主进程, 海峡两岸的客家人, 就曾经从半个世纪的沉沦、 失落、 自卑中奋起, 走向了文化的自信, 两岸的“大河小说” ,体现客家文学与客家精神的贯通, 尤其是颇受青睐的纪实文学, 对两岸分离演绎出的历史悲剧, 更有着深沉的文化思考。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客家文化; 沉沦; 复兴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
2、3)03-0096-06 二三十年前, 在中国, 也就是海峡两岸的客家人, 就曾经从半个世纪的沉沦、 失落、 自卑中奋起, 走向了文化的自信, 来了个“文起八代之衰” , 建树起了一个族群的尊严。回顾这一段历史, 对今日不无借鉴意义。我们不妨从两岸的文学, 包括大河小说, 尤其是纪实文学说起。当年, 两岸在无法沟通之际, 却几乎同时发生了客家族群共同奋起的历史事件。 一 时间历史、 空间地域的大跨度的变迁, 无疑会让一种文化发生巨大的裂变, 从而释放出可观的能量。正是在这一格局下, 我2们期盼客家文学的辉煌。 而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学, 不仅曾有过共同的裂变, 即从原乡到沿海, 千年迁徙, 万里长
3、旋, 同时又经历了因海峡相隔, 历史惨剧的再一次的裂变。客家文化几近半个世纪, 两岸同处于“万马齐喑”的境地。 但是, 历史与文化的传统, 每每有一种时下人们常说的“穿越”能力, 尽管两岸意识形态, 甚至长期处在敌对状态, 可在根本的方面,却又无形中趋于一种出奇的一致。大陆经历了“反右” 、 “文革”的“红色恐怖” , 直到 1978 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算结束, 而台湾的“戒严”之“白色恐怖” , 也是一直到 1986 年宣布终止。两个政治强人, 蒋介石死于 1975, 毛泽东仅后一年。而在他们之后, 上世纪80 年代大陆的改革开放, 台湾同样也开始了民主进程, 虽说仍有不少差异, 但
4、大趋势则几乎一致。而这, 不能不说是共同拥有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尤其是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潜意识”仍在顽强地发挥作用。 对于客家文化而言, 竟是惊人一致的同步。 大陆 80 年代, 陆续出现了若干把注意力集中在客属地的作品, 纵然客家意识还不怎么明显, 甚至文学观念仍有待解放, 如老作家白危的沙河坝风情 , 以及隐含国共和解的抓来的老师 。而台湾“解严”后第二年, 客家风云杂志创刊, 客家杂志进一步提倡“心怀客家,认同本土, 放眼天下” , 及至 1988 年, 发动起客家的“还我母语”大游行。 3一如前国台办负责人张铭清认为: “从一定程度上讲, 客家文学架起学者研究与民众情趣共通的桥梁
5、,实现雅俗共赏, 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播, 提升客家文化自觉。1997 年谭元亨的客家魂三部曲问世为标志, 体现客家文学与客家精神的贯通,甚至改编自该书的 12 集电视连续剧客家女也向海内外热播。台湾方面有林清玄不仅有广受两岸读者欢迎的“菩提”系列散文集, 也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和文化关注的作品。正是有郭沫若、 李乔(高雄人)等客籍文学巨匠将客家文化精神融入了文学作品, 客家文化的渗透力日益增强, 以至于台湾的黄子尧编出了客家台湾文学论 、 台湾客家文学史概论等作品, 大陆方面也有客家文化审美导论等具有概括性的理论作品问世。可见,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丰富的客家文化生态,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和
6、理论探讨, 蓄积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 大陆关于客家渊源的大大小小研讨会, 终于在罗香林的理论上有所突破, 有所推进。而 1990 年, 台湾更成立了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委员会, 并发起了“新个客家人”运动。在香港、 台湾发起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也终于进入了内地, 在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举行。 而后, 双方都紧锣密鼓地把客家大旗挥扬了起来。 1992 年, 客语刊物客家台湾创刊。 这也是“九二共识”的一年。 1994 年, 大陆长篇小说客家魂第一部由最大的一个客家省的出版社发行。 41996 年, 宝岛客家电视台成立, 首届客家文化节举行。 同年, 大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客家
7、女开拍, 不久即在中央 4台、 8 台连播。 1997 年, 客家魂三部曲全本, 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很快发行到台湾, 引起了“轰动”台湾著名学者罗肇锦称之为“客家诗史” 。26-7 同年, 世界台湾客家联合会成立。 直到 2003 年, 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 开幕式在广州, 闭幕式则在台北, 由华工客研所与台北客家公共事务委员会合办。 2004 年, 广东岭南客家文化节举行, 同时召开了“坚守客家文化的尊严”的研讨会并出版了同名论文集。 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互动, 并非有组织或有计划的, 完全是出自一种自发与自觉进行的。 对于大陆而言, 对于过去思想箝制, 反
8、“地方主义”等, 来了个拨乱反正, 思想进一步解放, 这才有了客家文化的自觉, 客家文学的勃兴, 与台湾一样, 客家文化节的强化, 正是对戒严时代的极权主义与专制意识的有力反弹。但是, 二者决不是狭隘、 孤立的族群意识的反映, 而是两岸共同的几乎是同步的多元文化的兴起这也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所推动的, 当然, 这与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可以说, 多元文化的兴起, 对于全世界而言, 也是一次相5应的解放运动, 笔者当年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及欧洲, 有着切身的感受。 毫无疑问, 客家文学并不孤立地存在, 它同样需要文化的认同, 在海峡两岸均是如此, 它不可能自外于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
9、化。这点, 客家学者张堂?说过: 新一代的客家文学创作者, 已经走出了客家庄, 跨越了族群界线,开始融入这块大家不论哪个族群共同拥有的土地, 昔日挥之不去的悲情意识也促渐远去, 取而代之的已是以新个客家人自勉的觉醒。 而大陆这边, 学者刘正刚在论客家文学的自觉也认为: 也只有到了今天, 我?才有可能?客家文?的自?。?也是?史?展?程中的?中之?, 是社?中的一?。它也?不?一?, 即特定的某?知?分子群?、 一批作家?理?家。而?在?去, 哪怕是十多年前, ?的提出,至少?是不?成熟的, 且缺少必要的文?材料作?充足的?。但今天?然已?不同了, 我?不?有了大量的明?以“客家”的文?、 影?
10、、 ?等作品, 而且也有了不少?研究客家文?的?著?多的?文。一般而言, “文?的自?”是?文?理?的方面提出?的, 但?著?的推移及?的深化, ?一特定?然已?涵?了整?的文?, 包括?作?理?。因此, 客家文?的自?, ?疑囊括了?作?理?方面。 4 在两岸同时经历政治上的非常时期后, 两岸客家文学携手半进, 面对着世界历史大变动, 坚守着民族文化的尊严, 不断地超越自我, 推出愈加精彩, 浑厚的作品, 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竭尽全力。也只有在进一步开放中, 他们的理想才能更为闪光, 他们的才华方可得以充分6展现。客家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了。 二 文学, 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象、 文学
11、的讨论, 也更多表现了精神领域空间的限制或开放。当文学不再是应制诗, 不再“画地为牢” ,交流方可畅所欲言, 随着华工“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首创, 使两岸有了这么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 在当年被视为“破冰之旅”亦不为过。当然, 文学亦可以在重重压迫之下曲折地生长, 国家不幸诗家幸,但是, 有了“诗家幸” , 一种文化的传统方可以维系、 滋育, 从而改变“国家不幸” 。 长篇小说也是如此。 世界上的文化大国, 都把长篇小说视为一个民族的时代标志、 文化标志及至最高的艺术指标, 长篇创作对史诗品格的追求, 可以说是不二法门。虽然我们并不排斥其他不同品格追求的作品。客家人, 其千年的苦旅, 当有相
12、称的“长河小说”以表现。因此, 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学家们, 几乎大都把主要精力, 放在了长河小说的创作上, 呕心沥血。台湾著名小说家庄华堂专门写了篇写出族群印记谈客家大河小说中的几个特征长文, 更把两面主要的大河小说作家进行了对比。 在台湾, 大河小说一般是指篇幅长的, 或多卷的长篇, 不过, 大都在百万言之内, 或三五十万字。如李乔的寒夜三部曲 、 钟肇政的台湾三部曲与浊流三部曲等, 而谭元亨的客家魂三部曲一下子达近 150 万字, 则令他们“瞠目结舌” , 认为台湾不曾出现过如此气魄雄阔的大作, 其在台湾产生的轰动, 十多年后仍记忆犹新。庄7华堂从几个方面概括这些大河小说的特征。 特征之一,
13、 是抗争精神, 庄华堂只讲了台湾这方面的抗争, 如台湾人三部曲中, 从 1895 年对日本侵略军的反抗, 为保乡卫土揭竿而起, 一直写到日占时期的一连串的农民抗争运动。而李乔的寒夜三部曲则集中写保卫农民土地的抗争。但他未能写到客家魂的抗争, 那是从晚清反抗帝王统治(可惜, 作者未能把主人公作为共进会领导率众打下南韶连的历史加以展开, 如这样, 革命成功后, 他放弃权位重执教鞭当更为深刻) , 民国反对日军入侵、 官方干预学校, 解放后对“大跃进”的讽喻并死节于“文革” 。 特征二, 是移垦社会, 认为钟肇政、 李乔都是正面描写客家人勤劳、 朴实和不怕磨难的“硬颈精神” , 而对客家魂则说:这部
14、比台湾人与寒夜还要长的大河小说, 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却不是客家人迁徙的历史或族群特性谭元亨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历史怀抱, 他更关注于社会剧变过程中, 受尽磨难的客家人如何以坚忍不拔的信念与毅力, 为了读书教育的千秋大业而努力以赴。 庄华堂写出族群印记 , 2010 年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论文集 , 即将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以海峡两岸客家文学论(续) 为书名出版。特征三, 是客家妇女。他认为钟、 李大河小说, “关于客家妇女的描写篇幅占很多, 既感人又迷人” , 女主角“勇敢、 热情” 。李乔笔下, 则是“地母”型的。 他则着重提到客家魂中媳妇远睛与女儿启慧“感人肺腑”的遭8遇。
15、奇怪的是, 谭元亨并没有像锺理和、 李乔、 锺肇政一样, 描写客家女人劳动的身体和大地之母的形象客家女中不少篇幅, 描写教育世家锺家的第二代两个女人媳妇远晴与女儿启慧大半生的教育事业。前者在乡下的小学里当老师, 又要在丈夫流放亡命他乡的时候力持家务; 后者是师专的教导主任, 虽然校长是他公公、 教育局长是她的老情人, 但这些社会背景被没有带给她任何好处, 文革其间, 她被下放到武夷山下的偏远山区, 在物质与经济艰困的情况下, 创办流萤小学, 竖立了另一种客家女人的典型。无疑的, 在客家女中最为动人的人物应是启慧这个女性。她在父亲所创办的师专, 是个负责尽职的教师, 跟县里的教育主管杨双渔谈恋爱
16、, 并为他怀孕生子, 在她大腹便便将生之际, 意外的被流放到岭南的偏远山区, 在山路里生产, 后来儿童不知去向, 她把全部心力放在流萤小学的校务上, 还尽心尽力的照顾穷困山区里的学童, 并且为了救助学童而溺死于洪流中, 读来感人肺腑。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 上述钟肇政、 李乔等名家的作品, 便已在大陆著名的出版社重版, 而谭元亨的客家魂 , 则即时发行到了台湾,在大陆还出现不少盗版, 继这部三部曲之后又一长篇老圃 , 亦得到颇高的评价。 近年来, 大陆出版的客家长篇小说呈现“井喷”之势, 在客家魂之后, 便有项小米的英雄无语 , 以及温燕霞的围屋里走出的女人 , 均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长
17、篇还有吴尔芬的雕版 、 九号房 , 以及血脉滚滚 、 战地黄花等。 9无疑, 两岸客家大河小说的出现, 已不独是一种文学现象, 更成了一个文化事件, 当有更大的关注与更深入的研究。 客籍作家大佬钟肇政, 在评价台湾小说时说过: “客家的孤独性,易言之就是一种无为的、 绝望的、 虚无的心情, 一种暧昧不清的感觉, 那也是贯穿在七等生(作者名)心中(文学)的现代感觉, 它振撼着他的心灵” 。 532 这一评价, 同样切中当代台湾客家文学中现代主义孤绝主题的意味。其实, 无论在客家魂 , 还是在英雄无语中, 现代主义的意味同样处处可感。 客家魂的两个时空民国文革”的交互, 英雄无语中无处不契入的现代
18、评价, 尤其是这两部作品中人性、 人道主义的大声疾呼, 都深深渗透了现代主义的孤独幻灭之感, 深藏于心底的叛逆意识。虽然两岸大河小说展示的地域场景有千差万别, 但彼此间源自于同一族族在迁徙, 变动中的那中迷茫、 孤独但仍顽强地反叛、 抗拒的情感, 却是再明白不过的现代主义主题。 其实, “客家式”的主题, 与现代主义主题的相通, 正是大河小说充分体现出来的, 早在客家圣典中, 就列举了一系列的“客家命题”: 宿命与使命, 主客意识与边缘地位、 守成与开拓、 返朴归真与异化换气、 换气与沉沦、 归化与孤独, 还有贵族观念与平民思想“在时空两大方面均无法守常之际, 势必产生戏剧化的冲突”6147而
19、这, 正是催生、 激活大河小说诉历史与心理的动因。 因此, 当我们的大河小说在推动“武夷山淡水河对话”之际, 我们当有更多的层面, 展开大河小说的讨论, 不独是传统文化, 也不仅仅是现代主义主题, 而是有更多的视角, 更多的理论依托, 正是在10这个意义上, 庄华堂的文章开了一个好头。也许会有人觉得作家写论文,似乎学术意味不足, 可作家的文学感觉, 却是要比学者强得多, 从而更有力地导向深入的、学术化的讨论, 而这正是大家所企望的。 三 时下谈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 似乎已经有点隔膜了。前边讲到的两岸客家的大河小说, 除开讲到其族群特征外, 更多地谈到的却已是现代主义了。小说在其演进过程中,
20、 尤其是史诗化的大河小说, 自然与当代诗歌的现代主义嬗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也是一种必然, 不仅仅是体裁与形式上必然, 也是历史与现实之必然。 但有一种体裁, 却是无论如何与现实主义切割不开的。这便是纪实文学, 大陆有时也叫作报告文学、 历史报告等等。这一体裁, 无论如何, 是不可以脱离现实, 甚至要与现实纤毫不爽, 不包含有魔幻、 超越之类现代主义手法。 在大陆改革开放之际, 正是报告文学, 在以其铁血一般的事实真相的揭露, 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禁区, 把“文革”以及“反右”等等惨痛的历史, 逐渐披露了出来, 从而引发深刻的历史反思, 推动了文化界的思想解放。可以说, 这一题材是应运而生的, 其产生的效应, 也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后来有着这样那样的曲折, 大陆报告文学在思想解放上功不可没。客家文化也是如此。 同样, 在同一个年代台湾的“解严” , 与大陆一样, 也催生了一批鞭辟入里、 发人深思的报告文学, 对当年的“二.二八”事件与 50年代的白色恐怖, 予以深入的调查、 无情的鞭挞, 这些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