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205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林冲与希斯克利夫人物命运对比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林东城的心学之路及思想特质摘要:林东城作为泰州学派重要一员,其学行在继承发挥心斋、龙溪之学的同时,亦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变化,愈益重视工夫,对现成良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批评。由于他身份地位的改变,逐渐背离了泰州学派平民儒学的主脉,成为泰州学派分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键词:林东城;心学;泰州学派;士绅之儒;分化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1007407 一、被忽视的泰州后学林东城 在泰州学派研究中,林东城的研究尚属空白。林东城与王东压、王一庵同为心斋门下一传弟子。但由于其享年不永,仅存一文集,我们很难窥见其思想风貌,这是林东城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

2、因。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据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材料来看,一般认为东城的心学思想以阐明和发挥心斋、龙溪的心学思想为主,并无新创造,因而研究价值不大。我们不能认同这一看法。虽然林东城享年不永而思想未臻圆熟,但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变化,并且,林东城的学行与王艮身后泰州学派的分化还存在某种代表性的联结。 林东城(14981541 年) ,名春,字子仁,号东城,泰州人。林家祖籍为福建福清县方城里,到东城这一代,林家已相当贫困。其父为“漕卒” ,为生计而长年劳作在外。东城“少孤弱,终鲜兄弟” ,他的母亲许2氏对其成长“劬劳实多” (林东城文集卷上给假疏 ) 。林东城少时至王氏家作佣工, “王氏见其慧,因使与子共

3、学” (黄宗羲明儒学案 ) 。这里的“王氏”有学者指为王艮,误。据唐荆川所作墓志铭:“始,君幼不知书,父故苦贫也,不能资君以书,以馀子给事千户王某所,其奇君,令与其子王烈同学书,君自是始学书。 ”(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是知,此“王氏”为“千户王某” ,其名未传,并非王艮殆无疑义。虽是“始学书” ,但这对林东城日后摆脱平民身份,最终进入士绅阶层起到了重要作用。林氏“为儒,自君始” (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 。 东城“为儒”甚苦, “君始以窘故,几废书者屡矣。君读书,居常以竹筒注膏系衣带间,惟所适则出膏于筒,燃火读书。君父为漕卒,君又独与母、妻织屦。织屦、读书

4、,率以夜不睡。尝日中不能炊,贳米于邻,不得,君行歌自若,家人颇非怪之,君自若。君是时坚苦已如是” (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 。不久,东城受学于同为阳明弟子的王臣与王艮。检心斋行止,知此时当是嘉靖五年(1626 年) 。本年王艮自浙江返泰州,主持泰州之安定书院事。心斋年谱记,本年“泰州林春、王栋、张淳、李珠、陈芑数十人来学,先生揭大传 、论语首章于壁间,发易简之旨” (重镌心斋王先生全集卷之一年谱 ) 。 东城闻“致良知”之说欣悦不已, “两王君,故王阳明先生弟子,君因此始闻致良知之说,则心喜之,至夜中睡醒无人处,辄啧啧自喜不休,遂欲以躬践之,则日以朱墨笔点记其意向,臧否醇杂,

5、以自考镜。久之3乃悟曰:治病于标者也。 是?有意乎反本矣” (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 。二王中,心斋对东城的影响无疑最为深巨。东城“日以朱笔点记其意向” , “以自考镜” ,终而有悟自己是“治病于标” ,从而有意“反本” ,这是他走向心学堂奥并日益深入的一个关键环节。 嘉靖十一年(1532 年) ,东城会试第一,登进士第。他先后在户部、礼部、吏部任主事,后又升职为吏部员外郎。一年后,因母亲病瘫卧床,告假归养。此次扶母还乡归养,时间甚久,得经常侍王心斋左右,并与王龙溪、罗念庵诸友过从甚密。后起官补授吏部郎中,掌人事。其同事许谷谓:“君选人不私,临事有执,司铨十月,志在奖恬抑竞,

6、务实去华,期复淳古。 ”(林东城文集之林东城文集序 )东城于此任上虽止十月而已,然其笃实、公正的工作作风给同僚留下深刻影响。嘉靖二十年(1541 年) ,东城卒于任,时年仅 44 岁。 “卒之日,犹在曹。 ”(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 ) “发其箧,仅白金四两,僚友棺敛归其丧。 ”(张廷玉明史 ) 东城为人性格偏敦笃,注重躬行实践,勇于任事。 “缙绅士讲学京师者数十人,聪明解悟善谈说者,推王畿,志行敦实推(林)春及罗洪先。”(张廷玉明史 )李贽也指出东城“以长厚清苦、谨绳墨自立”的性格特征:“子仁生平束修之问,畏之若苞苴,行必惬人情之所安,故不为嵬崖斩绝之行;言必衡乎力,故不为要渺

7、浮阔之言” (续藏书卷二十二林春传 ) 。东城最终恪尽职守而卒于官,显然与他的这种躬行任事性格有关。 4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东城“师心斋而友龙溪” ,勾画出了东城之学的基本背景。从嘉靖五年(1626)起至其辞世,东城在心斋门下凡15 年。尤其是扶母归泰州休养期间,常侍心斋左右,与龙溪等人过从极密,对二人之学高度认同,不遗余力地予以推扬。关于这种情形, 墓志铭云:“君于师推王君汝止,于友推王君汝中。君居官,有未识王汝止者,君与之言必日:吾师心斋说如是君居乡,有未识王汝中者,君与之言必曰:吾友龙溪说如是 ”(唐荆川文集卷十四吏部郎巾林东城墓志铭 ) 。 此外,林东城与罗念庵亦交游甚密,时人曾从“志

8、行敦实”方面,将二人并称。由罗念庵在其冬游记中所记述与东城的交流片段,可见东城对他的重要影响。据念庵的记述,东城对他是有很大影响的:“当与林子论学时,年壮而气盛,又窃有四方之志,于学问所操,不切切然,独议论同异,未忘于心” (罗洪先罗洪先集 ) 。念庵当时与东城论学,颇在意于“议论同异” ,反于“学问所操,不切切然” ,故东城在临别时有“敛束精神,培养善类,念庵责也” (罗洪先罗洪先集 )的真诚告诫。可见,东城已明察念庵“主静无欲”的思想倾向,并愈加强调“真意相蒸”的实践工夫。但念庵“斩断欲根”以去人欲的思想,东城似乎并不完全认同,如东城提示念庵说:“若论欲,吾亦不断,但知世味,纵要亦不来,所

9、以尚轻在,只是悠悠底可虑也” (罗洪先罗洪先集 ) 。无论怎样,念庵思想的成熟与东城等师友不断的切磋大有关联。 除心斋、龙溪、念庵外,东城与阳明门下其他俊彦人物有着广泛的交游。近代韩国钧林东城集跋云:“先生清修纯行,笃志圣贤,师事王心5斋(艮) ,友邹东廓(守益) 、罗念庵(洪先) 、唐荆川(顺之) 、王龙溪(畿) 、赵大洲(贞吉) 、徐波石(樾) 、洪觉山(垣) 、欧阳南野(德) 、吕泾野(楠)诸公,渊源所及,砥砺益深。 ”(林东城文集之林东城集跋 )由这份简略的名单可知,东城尽管为心斋第一代弟子,但并未将交游、视野局限于心斋门下。这对东城最终成为一位信奉并实践心学的人物无疑有重大影响。 二

10、、林东城心学思想要旨 (一)良知无不真者 心斋讲“见(现)在良知” ,龙溪讲“现成良知” ,就把阳明那里的“天赋良知”归结为见在本体而言,二者有着相当的一致性。然而,在突出本体作用的同时,心斋与龙溪又有以先天之知(本体)勾销了后天之致(工夫)的倾向。东城于良知之学,显然是承二者一脉而来的。 东城与心斋曾往复通信讨论良知真实问题。心斋答东城书云:“来书所谓真实二字,足见切实工夫。但其间微有毫厘之辨,不可不察。盖良知原自无不真实,而真实者未必合良知之妙也。故程子谓人性上不容添一物 。 ”(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与林子仁 )东城在给心斋的信中,谈及对良知本体的理解时,进一步强化了对“良知无不真”的认识。

11、他说: 承手教,道及良知,无不真者。一言点破真病,受益多矣。但精神意思,终不如在左右之为得也。近见此心,果无一物可见,亦无工夫可着。只如此平等做去,一步一步,一事一事,自有条理,自有条理,自有不容已处。无许多智识计较,如天之广大高明,其间之生生化者,自6不费手段也(林东城文集卷下简王心斋先生 ) 。 此心(即良知) “果无一物可见,亦无工夫可着” 。良知本真,不费手段,则“致”的工夫自然被消解。东城非但高度认同师说,且进一步理解和发挥。他认为,若有“致”的杂念,便是“自废聪明” ,无由“自悟真性”: 果能中无杂念,不见时势之难逢,动无过举,不起私心于疑似,气以平定,言自安徐,梦亦清宁,物非无乖

12、忤否也。若一有之,皆予良知之致,不免或未精;本来正气,不免于或杂耳。岂能自废聪明,自超形迹,自脱尘凡,自悟真性哉!吾人真知有此,有此而不实下受用之,纵如其愿,亦有穷尽,岂能与天地为悠久哉!昔者孟子愿学孔子,而终身所至,岂能比方!道本无体,亦不可见;苟以有心而求,终是有生有死,有起有灭,惟吾本来元无一物,凡今日之闻见聪明,皆障蔽之实,况于世情物欲,又甚者乎(林东城文集卷下简唐东池 )!所谓“道本无体,亦不可见;苟以有心而求,终是有生有死,有起有灭” ,反生障蔽,良知本体,乃是“中立天地”的“先天学问” 。故私心杂念之“致” ,结果是反不能“致” 。尽管这里东城也谈良知之致,但实际上却消解了“致”

13、的工夫。 他认为,良知见在, “真机不待于思勉” ,著意反意味着丧失。他据之批评道:“吾人之心本无病也,一念之妄即病之原” (林东城文集卷上赠李时贲还瑞安 ) 。这“一念之妄”是“病之原” ,是“聪明之障”, “殊于良知之致”的。 “惟一念不起,则念念皆真;万缘皆空,则事事皆实有;不暇於安排布置者,恰未能遽臻其极也。同志二三,各为谁氏,7就其明处通之,自令有省。若一口道破,言何容易?即此便是曲成,便是付物;原无加减,我何容心?此正脉络贯通之几,有不可以毫发僭差者,当殊于良知之致也。 ”(林东城文集卷下复陈豹谷 )如此,由批评“一念之妄”到力主“一念不起” , “良知之致”的工夫便被彻底消解了。

14、这与泰州学派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如一庵便明言:“良知无时而昧,不必加致,即明德无时而昏,不必加明也” (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 。 念庵谓东城“学以无意为宗” (张廷玉明史 ) ,这当与东城所受龙溪的巨大影响有关。他经与龙溪等人的切磨,终悟得良知本体乃是“元无比拟,元无知识,只绵绵密密,平平坦坦,不著纤毫气力” (林东城文集卷下答欧阳南野少司成 ) 。龙溪在论证现成良知时,倡导他的“四无说”云:“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 (王畿

15、集卷一天泉证道纪 ) 。龙溪强调心、意、物的无善无恶,藉以强调良知本体的粹然至善。这被东城所接受。他曾致书龙溪说:“近觉精神泄漏,梦寐不清,作事应物,时有气不顺畅,辞不和平,人有受之不堪,我亦悔之无及,固知平时工夫,不能实际,以至如此。然少知检察,则又矜持不泰,无与物同。春之意于心不化,巳亦不能容矣,幸每接同志,受益更多,然彼此薰蒸,又不能常。每会,每每思兄也。 ”(林东城文集卷下答王龙溪 )由是便可窥见东城与龙溪之间的相互影响。 8(二)即心是理,人己一体 东城既认同良知的现在,则心与理自然也不能判分为二。他说:“故一识不知,乃为无私;顺帝之则,乃谓当理。所谓当理者,心外无理,理外无事;事外

16、无仁,即心是理;即理是事,即事是仁,一而巳矣。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既为一体,则物之是非善恶,如体疾痛疴养,无不自知,何理可当?何心可私?一见决矣。 ”(林东城文集卷下复陈见吾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乃是“即心是理” , “即理是事”是天赋良知的当下呈现。故而东城说:“吾人之学,不出此心。真学不于照上论真,惟于无照上致决。果是无照,即是真体。 ”(林东城文集卷下简陶镜峰 ) 良知本体的呈现与悟得,则意味着道德主体的屹然挺立。心斋力倡学而为师,认为道德主体要承当起以先觉觉后觉的使命。东城认同这思想,同时认为若承当这样的使命,君子绝不可“自处太高” ,必须要“视人犹己” ,作人己一体观。他说: 性

17、皆善,感之即兴。天生斯民,先觉后觉与有责耳。只恐自处太高,视人皆不已若,便有何足与言之意,彼为众人者,皆甘处于气质习染之偏,不复自立,此非人之罪也,吾辈亦宜自责焉耳。盖不忍人之陷溺者,君子之心;视人犹已者,一体之学。若果自私自大,亦与夫人为一,何以谓之君子(林东城文集卷下简沈渊泉 )? 君子作为道德主体,必持“视人犹己”的一体之学,才能承当起觉后觉的使命。然而,这与儒者的“为己”并不矛盾,在东城看来, “人己之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儒者的“为己”就本质而言超越于“人己之分”之上。因为在9“为己之间” ,作为道德主体的君子真切地明了“己非我所能私” ,所以,“视人犹己”也好, “人己之分”也好,

18、都统摄于“为己”之学内,只“坦易行之”便是了。故东城揭示道:“细味立志为己之说,乃吾辈今日之最切要者。知其无所为,而坦易行之,便是诚意,便是慎独。精一义利,亦是如此也。 ”(林东城文集卷下答朱画崖 ) 那么, 五经当如何看待呢?东城说:“五经皆心谱,一心皆五经 。 ”(林东城文集卷下复王叔修 )尽管举业制艺,为书为文,都离不得五经 ,但那都是“下学”工夫,都应该是在“吾人之学,不出此心”的本心主导驾驭之下的。就此,东城发挥心斋“上达不外下学”之说云: 心斋师云:“上达境界,不外乎下学有得。 ”非得自外也,得于心而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长也,否则日见六经之文,日闻师友之论,成若宝玩之物,何益于心

19、,何益于道哉(林东城文集卷下答思斋 )?东城指出,正如心斋所说“上达境界”本乎下学有得,但这个“得”并非“得自外” ,而是“得于心”且“必有事” 。这样,东城便很自然地将“政”与“学”沟通起来了,阐扬了泰州师门及龙溪的“政学合一”思想。 (三)政学相即,工夫不离日用 吴震指明, “政”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明代心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议题。阳明后学多有“政学合一”之论。如王龙溪尝作政学合一说专门阐述“政学合一”之旨。邹东廓与人论政云:“学与政匪异辙也”10(邹守益集卷三虔州申赠 ) ,欧阳南野也强调:“政学本非二事”(欧阳德集卷二答方三河 ) 。心斋在与东城的信中也曾教示说:“学外无政,政外无学,

20、是故尧舜相传授受,允执厥中而已” (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与林子仁 ) ,显然是认同将二者合一。 东城禀受此学,且以“政学相即”说而发挥:“古人即政是学,即学是政,只于自身上反求,自然得力,亦有滋味。盖于身不亲见,于人未尝见于心,必不气绝无神,交于异地、相信于忘言者” (林东城文集卷下答林巽峰 ) 。这里,东城于“政学合一”之旨,从“只于自身上反求,自然得力,亦有滋味”来发挥,明白标示了他的“政学相即”说的实践路向。 既然“政学相即” ,那么为政的繁琐工作无非是学,而就“学”的立场上来说,与为政并无二致。这样, “明德新民”的“学” ,便因为从政的繁琐工作实践而成为不折不扣的“实学” 。东城与孔文谷论日:“恭念执事以道自尊,以义自守,外物之来,信能直受,无纤毫养带于中者。谢文局而临簿书,明德新民之实学,行将见诸行矣。 ”(林系城文集卷下再简孔文谷 )日常政务因能“以道自尊,以义自守” ,则无非是“明德新民之实学”的践行。循此路向,东城自然认为,圣贤之学实在是极为平实可行的。他说:“圣贤之学,只是平实,故在我之处,不自以为异;在人之心,亦自以为安,两忘其迹,人自相容,不可不慎。自古乡居尤难,人皆陷溺,况平日素行不符,安能使人信服?故疑者惟信其旧,忌者不许其新。吾辈惟略其疑,忘之私,自尽其精实之极,以自尽其心,自尽其分而已。 ”(林东城文集卷下简曾石塘侍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