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23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卢梭对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社会观的批判摘 要: 卢梭揭示了启蒙运动开启的现代性危机,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的科学主义社会观导致政治的腐化、道德的衰败和人性的异化。他用“自然”来对抗启蒙运动的“文明” ,用共和主义的道德概念来对抗启蒙运动的现代进步概念,其深刻洞见一直影响和启迪着各种反科学主义的思潮,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卢梭; 启蒙运动; 科学主义社会观 中图分类号: B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1-0067-06 18 世纪启蒙运动极大地动摇了有组织的“牧师的宗教”的权威,根除了大量的迷信、教条和偏见,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普及与推广不仅改变了

2、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方式。它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以及社会的深刻变革,开创了西方世界以理性和科学为内核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启蒙运动在闪耀着“现代性的筹划”的光辉之时,却也陷入了“科学的谬误”之黑暗,引起了以科学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性危机。就像斯特劳斯一再指出的, “现代的根本问题是新自然科学的全面胜利所导致” 。172 卢梭立足于启蒙运动同时又超越了启蒙运动,他对启蒙运动的科学主义思潮,尤其是其对科学主义社会观进行了深入批判,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一、启蒙运动的科学主义社会观导致政治的腐化 启蒙运动的“现代性的筹划”不仅要通过科学

3、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控制自然的目的,而且要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通过把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来实现变革旧有的以基督教和传统习俗为基础的社会政治制度,实现以自由、平等和宽容为基本价值的现代政治制度的目的。他们高举自由、平等、宽容的旗帜,反对基督教会对异端邪说的禁锢和对异教徒、无神论者的迫害;反对按身份划分的等级制度,认为所有人都是同样具有理性能力的人,因此人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他们反对束缚人类自由的一切理论和制度,反对传统权威尤其是教会权威下的教条主义传统,伸张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伏尔泰由此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然而,

4、启蒙运动对于这些基本价值的承诺并未能兑现,在实践中甚至走向了它们的反面。面对宗教势力的压迫,启蒙思想家们一方面呼唤宽容,另一方面则自觉组成一个团体,一个哲学党派(the republic of letters) ;他们公开地反对教会,暗地里反对基督教;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反对传统教条,以真理的名义反对宗教迷信,最终成功地让自然取代了上帝,让科学的权威取代了神学的权威。可当他们赢得反对传统宗教的胜利后,却接过了耶稣会士们的衣钵,致力于自身解释自然、判断真伪的垄断地位,使自身的理论蜕变为结党营私、打压异己的意识形态。恰恰是启蒙运动的这一趋势引起了卢梭的警觉,他意识到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自然

5、、科学、知识已不再像原来一样的纯粹,它3们现在成了党同伐异的武器:“他们表面上显得与耶稣会士完全背道而驰,实际上他们与耶稣会教士一样自封为帮派领袖,与这些人是殊途同归。耶稣会教士对人的信仰实施神权,以天主的名义自封为善与恶的主宰,使自己变得势大无比。哲学家们无法攫取同样的权威,就极力去摧毁这个权威,然后,做出向他们那样听话的帮派分子解释自然的模样,自封为自然的最高诠释者,以自然的名义给自己确立了权威” 。2290-291 实际上,对于派外的对手及派内的“叛徒” ,哲学家们像耶稣会士们一样的不宽容。对于那些神职人员,那位要誓死捍卫他人说话权利的伏尔泰发出“踩死败类” (crush the inf

6、amous thing)的叫嚣,卢梭甚至预言一个比宗教裁判所更为虚伪、更为血腥的哲学裁判所的出现,这个裁判所会毫不留情地把任何敢于相信上帝的人烧死;而对于那些被视为阵营内的异己者,哲学家们更是极尽迫害之能事。尽管卢梭晚年时现谵妄之态,可他在自传体著作中描述的哲学家们对他的迫害却实有其事,狄德罗在他的私生子一书中暗讽卢梭说, “只有坏人才孤独地生活着”,伏尔泰则公开歪曲卢梭的著作、披露卢梭的隐私、诽谤卢梭的人品、散布卢梭的谣言。在伏尔泰的描述之下, “本堂神甫的讲道成了亵渎宗教的作品, 新爱络绮丝成了色情小说, 社会契约论成了煽动暴乱的书籍” 。3287 在他的公民们的感情一书里,伏尔泰说:“我

7、们怀着沉重和羞愧的心情承认:这个人身上遗留着放荡的肮脏;他扮成江湖郎中,拖着一个可怜的女人在山村里游荡,眼看着女人的母亲死去;他把自己的孩子抛弃在孤儿院门前,却拒绝一个好心人将他们收养” 。4349 既披露卢梭遗弃孩子,又造谣说卢梭得了性病,还害死了自己的岳4母。伏尔泰甚至致信卢梭的祖国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说卢梭的山中来信有十多页“嘲笑耶稣奇迹”的内容,却不提他自己曾表示这些内容在他看来是唯一值得一读的,他还对小议会“仅仅不疼不痒地焚毁一本书”感到遗憾。4346 卢梭通过现身说法,指出启蒙团体像宗教团体一样的专横无理、不容异己, “他们是忠实的无神论传道士和独裁专横的教条主义者。他们绝对不能

8、容忍别人持有任何一点异议” 。336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福科说“知识就是权力” ,在启蒙思想家们那里,知识成了压制宗教、打击异己的权力,卢梭大概是西方知识史上揭示和警告现代性中隐含的科学主义滑向意识形态化的第一人。 在他的第一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便指出不平等产生了科学,而科学则导致更进一步的不平等。在卢梭看来, “为艺术和科学主宰的社会是充满了不平等的社会” 。5647 科学和艺术的产生源于社会有闲阶级的存在,而有闲阶级则是随着西方社会出现公民和奴隶这两大不平等阶层而出现的。在卢梭那里,社会不平等是万恶之源, “罪恶的首要根源是不平等,不平等产生富裕富裕产生奢侈和闲逸,奢侈产生精

9、致的艺术,闲逸则产生科学” 。645 而现代科学的普及则又反过来助长了两种社会不平等:一是财富的不平等。自然科学方法孕育的工具理性思维模式驱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把他人和社会仅仅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使得人们尤其是那些最为狡诈、最为冷酷的权贵和富人能够以他人的利益和幸福为代价,肆无忌惮地追逐财富,从而导致一个富者更富、贫者愈贫的不平等社会;二是荣誉的不平等。在卢梭看来,文明社会状态下的人们是由 amour propre 驱使的,amour propre 使人们渴望赢得社5会荣誉和他人尊重,当一个社会把才智或财富而非美德和功绩作为人们获得社会荣誉与尊重的标准时,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根据才智高低或财富

10、多寡而不是根据美德优劣与贡献大小来分配荣誉和地位,当社会的不平等建立在才智或财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美德与功绩的基础上时,这个社会便不再有美德了,这个社会便将无可挽回地堕落。 “如果不是由于才智的不同和德行的败坏在人间引起了致命的不平等的话,那么这一切的谬误又是从何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种种学术研究的最显著的后果,也是一切结果中最危险的后果了。我们不再问一个人是不是正直,而是问他有没有才华;我们不再问一本书有没有用,而是问它是不是写得好。我们对聪明才智滥加犒赏,而对于德行则丝毫不加尊敬” 。531 启蒙思想家们发起的科学主义运动使得现代社会不再拿德行与品性,而是拿才智与学识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而

11、“在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里,所有的公民都是那么的平等,谁也不能被看作是最有学问的,最能干的人,顶多只能被看作是比他人略胜一筹而已” 。7147 正是为了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为了捍卫美德,卢梭才反对科学的普及,要求把科学研究限制在少数人的范围之内。他认为唯有像培根、牛顿和笛卡尔这样的“人类的导师”才能够不为荣誉所惑,为人类的幸福而探寻宇宙的真理,唯有他们这样的人才配进入科学的殿堂。 启蒙运动开启了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然而刁诡的是,启蒙运动的科学主义思潮非但没有增进自由,反而妨碍了自由。首先,科学主义思潮妨碍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启蒙思想家们持之以恒地传播自己的思想,最终以科学的名义从教会手中夺取了话语

12、霸权,进而得以控制公共舆论。他们通过引导和控制公共舆论来6主宰个人的声名荣辱,由此来影响甚至控制别人的言论;他们试图与朝廷官员和有权有势者合伙,以便通过这些人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主宰;他们还模仿基督教会的手段,让他们的学说得以在中学和大学传播,从而得以自新生一代的孩童时候起就开始控制他们的思想。其次,科学主义思潮妨碍了“无支配的”自由。尽管卢梭的自由概念十分复杂,但却仍有一个核心,即今天的新共和主义者佩迪特所说的无支配的自由。在卢梭那里,人们最可贵的自由就是这种不受他人任意意志支配的自由,卢梭说:“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

13、志” 。819 科学技术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然而它所创造的这些愉悦人们的舒适条件却一个个都最终转化为人们的需要,使得人们在拥有它们时不再感到舒适,缺少它们时却变得难以忍受,这就是现代社会越来越把人们变成物质奴隶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文明人的需要越来越无法依靠自身能力来满足,从而越来越依赖于他人与社会,富人要依靠穷人来为他提供服务,穷人则要依靠富人来维持生计,文明人的这种支配与依附关系成为了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对物质与他人的双重依附使得文明人不再拥有自身最宝贵的、无支配的自由。所以卢梭说:“政府与法律为人民集体提供了安全与福祉;而科学、文学与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

14、也许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来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 。58 其三,科学主义思潮妨碍了共和国的自由与稳定。7启蒙思想家们相信,通过把经验理性和自然科学方法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可以揭示出适合于所有政治社会的普遍法则。他们要求现代政治社会的制度和法律立足于现代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民族习惯和文化,相信根据自由、平等和法治等普适性原则可以建立普适无差异的国家,伏尔泰、狄德罗等人都是世界主义者,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甚至认为,早在政治社会形成之前就存在一种人类的公意,根据这种公意形成了自然

15、和普遍的人类社会。由此,启蒙思想家们以违背科学的名义攻击民族国家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把它们统统斥之为阻碍人类进步和幸福的偏见。对此,卢梭以特殊主义来对抗启蒙运动的普遍主义,用爱国主义来反对启蒙运动的世界主义。在社会契约论的初稿即日内瓦手稿中,卢梭认为根本没有什么人类公意,也没有所谓的“普遍的人类社会” 。尽管一个正义共和国的实在法不能违背上帝规定的自然法,但自然法不能直接指导实在法,共和国的法律是由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意颁布的,是公意的表达,而公意则又是由民族共同体先在的风尚、习俗和生活方式所塑造的。因此,卢梭十分重视民族国家的风尚、习俗和舆论,把它们称为政治法、民法和刑法之外的第四种法律

16、,870 这种法律是民族国家中最重要的法律,甚至形成国家的真正宪法。所以, “每一个有自己的风俗,因而尊重法律,不愿意改变自己原来的习惯的民族,应该当心科学的害处,尤其要提防那些学者,如果相信了他们说得娓娓动听的佳言隽语,不久以后就会藐视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法律,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出现这种情况,无有不日趋腐败的” 。7146 因此,当启蒙运动用他们的怀疑主义和普遍主义质疑和否定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时,8它实际上是在摇撼共和国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了传统习俗这一心之法律,共和国的公民就很容易沦为暴民,共和国的秩序就将陷入混乱,共和国自身就将面临要么被暴君颠覆、要么被暴民推翻,最终使共和国丧失其宝贵自由的

17、危险。 二、启蒙运动的科学主义社会观导致道德的衰败 自中世纪直到早期现代,西方伦理学都建立在基督教之上,基督教的道德原则被认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有效性, “善即遵循神圣秩序,恶即侵犯这一秩序,道德行为不是要寻求物质幸福或功利主义(目标) ,而是要建立上帝之城,它是人类存在的最高目的” 。9391 然而,随着 18世纪启蒙运动反对宗教的胜利,现代伦理学便丧失了其信仰的基础,从而沦为一种功利主义的或享乐主义的伦理学。 现代自然科学自哥白尼的日心说问世以来,与基督教之间的恩怨就未曾间断过。然而自 16 世纪直到 18 世纪早期,自然科学或自然哲学从整体上看非但没有遭到基督教的阻碍,反而在它的监护下逐

18、渐发展成熟,其原因就在于自然科学被认为有助于自然神学的自我更新。这一时期的许多科学家如培根、牛顿、笛卡尔等也都既是科学家又是基督徒,上帝的假设对于他们的理论乃至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牛顿更是自视为神学家而非科学家。但是,自启蒙运动兴起之后,科学与神学、哲学与宗教之间的争斗便日趋激烈,甚至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其原因就如我们前面引述的卢梭的说法一样,这是两个团体、两个党派之间为争夺话语霸权、争夺意识形态地位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不啻神职人员对哲学家们极尽迫害之能事,哲学家们同样使尽浑身解数,视宗教为其学说的9死敌,把宗教教义和神学教理统统斥之为迷信或教条。狄德罗说:“如果理性是上天的礼物,那么信仰

19、也可以这样说,如此老天爷就给了我们两件不但彼此不容而且相互矛盾的礼物” 。10480 伏尔泰说要踩死败类,霍尔巴赫则号召人们“彻底放弃宗教并与自然相协调” 。除伏尔泰和孔迪亚克是自然神论者外,狄德罗、爱尔维修、拉美特利和霍尔巴赫等人都是无神论者,他们通过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普及实现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祛魅” ,使自然和社会不再服务于任何更高的目的,他们的这种无神论思想遭到卢梭的激烈批判。作为自然神论者,卢梭也反对基督教,并因此使自己的著作遭到法国天主教和日内瓦新教焚毁,本人则被迫长年四处流亡。在他看来,基督教对于共和国的社会稳定和公民团结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它教人们爱人类却漠视自己的祖国,它让自

20、己的子民生活在人世上尽的却只是对于天国的义务,它造就出来的往往是天性盲从与忠顺的奴隶;它的教会组织“给人以两套立法、两个首领、两个祖国,使人们屈服于两种互相矛盾的义务,并且不许他们有可能同时是信徒又是公民” 。8174 可他并不反对一般的宗教信仰,在他看来,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对于一个政治社会的政治稳定与公民美德就像牧师的宗教一样有害,因为人们的行为是由情感而非理性、由关于抑恶扬善的情感而非关于善恶的知识驱动的,用知识取代信仰、用自然取代上帝,就必定会摧毁政治社会的道德基础,削弱社会成员的道德情感,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堕落。所以,在日内瓦手稿中,卢梭说:“人们进入政治社会之后,就要靠宗教来维持,

21、没有宗教,一个民族就不会、也不可能长久存在” 。8166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设想在未来的共和国中10确立一种“公民的宗教” 。 “论公民宗教”是社会契约论除结论之外的最后一章,对卢梭而言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章,因为正像吉尔丁所说,对于卢梭而言, “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宗教” 。11194 唯有公民宗教才能使公民像崇拜神明般地崇拜祖国,唯有公民宗教才能使公民自觉使自己的个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唯有公民宗教才能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公民美德,因此,唯有公民宗教才最适合于一个正义和平等的共和国。就像“高贵的谎言”对于柏拉图的共和国至关重要一样,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的共和国来说同样是“高贵的谎言” ,也同样的重要

22、。 否定了道德的信仰基础,启蒙思想家们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伦理学领域,试图为他们的伦理学寻找到“科学的根据” 。正如查尔斯泰勒所说的,“激进的 Aufklrer(启蒙主义者)不需要天意的观念,或一种天意的秩序;至少他们自己认为不需要。他们的伦理学建立在纯粹的功利基础上。他们从人们渴望幸福或愉悦以及渴望减少痛苦的事实出发” 。12433 孔迪亚克接受了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原则,但拒绝了洛克的内省经验,认为对外界的感觉印象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一切观念都来自于感觉, “没有一个观念不是获得的, ”13104 孔迪亚克的感觉认识论为启蒙思想家们普遍接受,拉美特利把人的理性能力还原为仅仅处理感觉印象的感性能力,爱尔维修也说:“一切判断无非是一种感觉” 。13437 从这种感觉认识论出发,启蒙思想家们认为人类的一切真知、包括伦理学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都应该以感觉经验为出发点。拉美特利认为人的思维活动不过是一种自然物理过程,人就像机器一样对于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因此宗教是无意义的,伦理学只应从人们的身体欲望出发去寻找自身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