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55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1001812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顺应实践需求和人民

2、愿望,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进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十八大报告为指导,深入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抓住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首先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中。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2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开辟

3、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1938 年 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精辟总结,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体现。毛泽东深刻指出:(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2)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3)因此,必

4、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4)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为达此目的,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1533-534 这些重要观点,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伟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的精辟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地表现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3实践性。顺应

5、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2544 因此,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3337-338“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4162 一定的时代是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6、实践的” ,560 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地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

7、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4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

8、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成果,相互联系,相互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源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准备,没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9、,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无从谈起。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升华,这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5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和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10、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不断深化了三大基本规律即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组成部分。所谓基础性、架构性,即是说,这一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具有长远性的奠基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11、是,坚持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架构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两大基本理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础,又是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

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性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奠基意义与支撑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性组成部分。所谓开创性,即是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面向新的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

13、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作用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7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启发和引

14、导人们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价值目标、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直接关系

15、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来自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和理论创新 实践是产生科学理论的重要源泉,又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总结过去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16、”正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国内实践的新8发展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一是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两个前所未有”的清醒判断,是形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代认识背景。当今时代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一个主题、一大潮流、四大趋势” 。所谓“一个主题” ,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并进一步深化;所谓“一大潮流” ,即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变化的主潮流;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深入

17、发展、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多方位拓展。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变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对我们发展十分有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从政治方面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单极或多极的斗争仍然尖锐,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

18、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从经济方面说,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中的9潜在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击全球影响深远,对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9、、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中,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同我国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国际竞争更加剧烈,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必须把我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

20、正是在科学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科学判断国际环境新变化、科学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新变化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当今中国发展的总体特点,可以用“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五大趋势”来加以概括。所谓“一个基础” ,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三个没有变” ,是推进各方面发展必须始终依据的基本国情和根本基

21、础。所谓“一条主线” ,即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一条主线。所谓“五大趋势” ,即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格局,这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样一种新特点和大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方法加以统筹解决。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 201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73 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因素,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大实际, “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633 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