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梁漱溟“新孔学”伦理观的建构摘 要:五四时期,在传统儒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之际,梁漱溟独树一帜,建构“新孔学”伦理观。他以生命宇宙观为基石,高扬社会伦理本位与道德本体论;以生命和谐为取向,确立道德义务;以道德代宗教,建构伦理“终极关怀” 。进而,肯定了孔子儒学的生命与智慧,确定了现代新儒学尊孔崇儒的精神方向,揭示了科学主义与物质主义的误区,树立起人文自觉主义的大旗,开“以洋释儒”学风。它对时代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虽然在今天看来, “新孔学”伦理观存在一定的局限与缺失,但是瑕不掩瑜,其内含的合理因素,至今仍为人称道。 关键词:新孔学;伦理观;道德;建构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2、编号:1003-1502(2013)04-0093-06 五四时期,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在“打倒孔家店” 、全盘性反传统的思潮下,逐渐丧失了其在社会思想界中原有的权威地位。作为“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对此颇感失望,他抱着阐扬儒学,复兴儒家伦理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重建,期待通过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激发出儒学新的生命力,为孔子学说争得一席之地。其突出的成果即是依据陆王心学、佛教唯识学与柏格森生命哲学,重新诠释孔子哲学,进而创造出中西合璧式“新孔学”伦理观。 2一、以生命宇宙观为基石,建构道德本体论 受柏格森“生命冲动”等“绵延”学说的
3、影响,梁漱溟认为“生”是认知孔子伦理观的钥匙, “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话。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流畅的去生发。他认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 ”1孔子的人生之所以是快乐的,因为他“原不认定计算而致情志系于外,所以他毫无所谓得失的;而生意盎然,天机活泼,没有哪一刻是他心理不高兴的时候,所以他这种乐不是一种关系的乐,而是自得的乐,是绝对的乐。 ”1(404)因此, “生”是代表儒家道德的最高范畴,孔子的学问就在自家的生命和生活上。梁漱溟进一步指出,生活先于宇宙而存在,宇宙产生于生活,
4、依托生活。生活就是佛家的“有情” ,今人的“生物” ,也就是生命。生命与生活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用来表体,一个用来表用。宇宙的本质是生命,了解了生命也就了解了宇宙。所以生命其实就是道德的根源,孔子创造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根基即是以“生”为形上学的道德本体论。 梁漱溟主张将柏格森的生命绵延纳入儒家生生不息的轨道之中,认定生命本性的直接表现是“本能”与“直觉” 。人类依据本能和直觉即能形成道德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伦理关系。 “人自然会走对的路,原不须你操心打量的,遇事他便当下随感而应,这随感而应,通是对的。 ”“这种直觉人所本有,并且原非常敏锐,除非有了杂染习惯的时节。你怎样能复他本然敏锐,他就可
5、以活动自如,不失规矩。 ”1(125-126) “本3能” 、 “直觉”同孔子的仁学相联,仁源于直觉,本质上是社会本能的一种体现。仁者安仁,求仁也就是追求情感上的自慰, “直觉敏锐且强的人其要求安,要求平衡,要求调和就强,而得发诸行为,如其所求而安,于是旁人就说他是仁人,认其行为为美德。其实他不过顺着自然流行求中的法则走而已。 ”1(127)同时, “本能” 、 “直觉”又可与孟子的性善说相互印证, “这种求对求善的本能、直觉,是人人都有的;故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1(125126) 以“生”为基础, “本能”与“直觉”为路途,梁漱溟提出了“新孔学”对道德生成的
6、看法。他说,人类的道德源于其生命本性, “人在生活中能实践乎此生命本性便是道德。 德者,得也。有得乎道,是谓道德。而道则正指宇宙生命本性而说” 。2因此,道德的本质在于体现人类生命的本性,启发人的自觉自律,主动上进,使人达到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提升。从人性论的角度上看,人作为智慧生命,具备“人性善”的特质。动物没有高级智慧,因此它虽然也会怜养幼崽,但终归只具有兽性。人则不同,人在进化、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兽类特性,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倾向,具备了高级智慧。人的高级智慧最终表现为一种“善” ,即“道德” 。而“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生物的进化史,一直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脉下来,都是这个
7、大生命无尽无已的创造。一切生物,自然都是这大生命的表现。 ”1(94)在这个“大生命”中人类的个体生命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发展,而人的群体生活又要求人必须具有道德。随着人类的进化,造成了人的理智的发达,使人类更富于情感。于是,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感情相召、彼此顾及对方的4心境,这种伦理情义亦促发了道德的出现。 “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 ”3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它所追求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 ,是个体超越其肉身存在的自然性、有限性而进于个体生命之价值存在的一种形式。道德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又进一步去整合人的生命,使人的生命成为德性的存在,
8、道德意识因此而深深地渗透在人的生命意识之中,成为人的生命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人类个体如何养成道德呢?在梁漱溟看来,人生来就有求于求善的直觉和本能,因此只要使人保持这种直觉和本能,人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不过,保持直觉与本能并非易事,因为直觉原本十分“敏锐明利” ,但也可能被欲念所蔽,被私心所染,欲念既兴,本能也会变钝。故此个体必须学会道德修养,用“向里用力” 、 “反求诸己” ,保持直觉的明利敏锐和本能的自然流畅, “孔子的教训总是指点人回头看自己,在自家本身上用力,唤起人的自省与自求” 。4梁漱溟强调这种反省自求、向内用功的道德修养是真正符合生命本性、开掘生命价值,使人能无窒碍地挺立于天
9、地之间的最好的道德修养,因而也是中国伦理文化优越于西方伦理文化的独特之处,是我们必须弘扬和光大的。5 可以看到,梁漱溟在“新孔学”伦理观道德本体论建构中,让道德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又进一步去整合人的生命使人的生命成为德性的存在,道德意识因此而深深地渗透在人的生命意识之中,成为人的生命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道德本体论价值在于:第一,肯定了人类本性的重要意义。它是生命本性的唯一载体,甚至从根本点上讲二者可5以合二为一。因而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相比具有先天优越性,它以其内涵的创造性不断地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20 世纪初,由于“工业化后果”的出现,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一些负面效应让人类对自身的自信心
10、产生了动摇。梁漱溟正是以道德发生的论述为基础,让世人相信,人类生命虽然要关照无害的非人类生命的存在,但人永远是目的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见解不会过时,尤其是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当代中国十分需要一种自为的自信心。6第二,梁漱溟通过对形而上“生”的论述,让儒家道德学说与西方流行的将道德行为归之为基于本能的功利主义流派、将道德意识神秘化的直觉主义、将人心的一切活动归之于有机体本能的本能主义学派间划清了界限。突出了“新孔学”伦理观的“中国特质” ,高扬了“孔子的人生”价值。 二、以生命和谐为取向,确立道德义务 梁漱溟指出,生命的和谐既是个体自我生理心理的和谐,也是个体自我生命和社会中他人生命的和谐。反映在道
11、德层面,即是道德主体应有自觉性,并遵循道德群体性要求。所谓 “道德群体性” ,即是指道德义务。由于人的生存条件是社会群体提供和创造的,人不可能离群而居,所以,尽道德义务是人人都应有的责任。 “人类生命既有其个体一面,又有其群体一面,从个体一面申说道德之真在自觉向上,以身从心” ,从群体一面来说, “群居生活中的道德则在务尽伦理情谊” 。2(726)道德作为私德,它是一种不断突破本能和习惯的自主性行为;作为公德,就意味着“务尽伦理情谊” ,互以对方为重。 梁漱溟比较了中西方伦理文化,认为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把人6生放在欲望上面,以为人生不外乎种种欲望之满足,故一味向外追求,主张功利效用,致使人
12、与人之间的界限划得很清, “开口就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要算账,甚至父子夫妇之间也都是如此。 ”1(152)由于强调个人利益,所以人与人间的情感淡漠,社会道德衰落。与之不同,中国以伦理为本位,讲究道义人伦的伦理文化却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 “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利害,这是儒家最显著与人不同的态度,直到后来不失,并且演成中国人的风尚,为中国文化之特异彩色。 ”1(131)正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计较利害得失,注重自身的内在品性修养,顺天理而无私欲,所以能够面对纷繁的物质世界不为所动,安贫乐道,实现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伦理境界,赢得了人生的充实与幸福。西方的“不幸”源自其重功利并
13、突出自我,中国的“幸福”则来自重义轻利及尚情无我, “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在母亲之于儿子,则其情若有儿子而无自己,在儿子之于母亲,则其情若有母亲而无自己。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计自己的,屈己以从人的。他是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悌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 ”1(479)梁漱溟充分肯定这种“尚情无我” 、以义务为出发点调节相互关系并厘定自身位置的道德义务的价值,认为“中国人的那般与自然浑融的样子,和那从容享乐的物质生活态度的确是对的,是可贵的,比较西洋人算是一个胜利。中国人那般人与人浑融的样子,和那淳淳礼让的社会生活态度,的确是对的,可贵
14、的,比较西洋人也要算一个真胜利” 。1(479) 物质生活的享受并不一定能导致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健康,而健康的7精神生活便不会在意物质生活的贫乏与缺失,其内在的道理是什么?梁漱溟说,这是价值观的力量,是道义对人的影响,仁之所在无贫穷,义之所在无痛苦,仁义道德是人生最为宝贵和最根本的东西,有了它就会超越贫贱痛苦的层次,进而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5(174)而价值观的彰显,需要道德义务的明确。不过,中西方对“义务”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欲望和感情虽然同是人所常有的,可是两个是冲突的,不相容的。从家庭骨肉间的恩情产生了义务观念这个义务观念不是和权利观念相对待的。在西洋,权利同义务正为对待,比如你欠我钱,
15、你就有还债的义务,我就有讨债的权利。像这一种的义务观念是硬性的,非怎样不可,从对方课于我者。中国的所谓义务,是自己认识的,不是对方硬向我要的。 ”7由此可见,梁漱溟所言的“义务”有其特殊的意义“义务”是伦理关系中的态度,不是一般所说的与权利相对的义务,而是接近于一种奉献性的责任。 梁漱溟坚持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体现人类生命的本性,启发人的自觉自律,主动上进,使人达到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提升。道德之所以为道德,就在于它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律的行为,如果把道德看成一种从众随俗的习惯、适应世俗的从众心理,那么,道德也就黯然失色了。 “以对方为重”的道德义务存在是“道德之真”的体现,它是道德主体对宇宙本性的
16、体悟与践履。只有人人遵从这样的道德义务,人才能学会如何做人,宇宙大生命的和谐方可真正实现。 综上可见,梁漱溟所讲的道德义务实来自人类精神的自律,建立在人性基础上,并非是强制的约束力量。它的履行靠良心的自觉,实施建8立在“人生真乐”的基础上, “我们的幸福乐趣,在我们能享受的一面,而不在所享受的东西上穿锦缎的未必愉快,穿破衣的或许很乐。 ”3(22)道德的作用,在于促使人们互以对方为重,彼此礼让,营造一种使社会群体和谐融洽的氛围,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而道德义务的存在正是道德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 三、以道德代宗教,建构伦理“终极关怀” 在梁漱溟的视阈里,宗教在人生中占有很高的
17、地位。他说宗教必具两个条件:“甲,宗教在人的理智方面恒有其反智倾向即倾向神秘超绝,总要在超知识、反知识之处建立其根据;乙,宗教在人的情感意志方面恒起着慰安勖勉作用,俾人们感情动摇、意志颓丧者,重自振作生活下去。如所云安心立命者是。 ”2(529)人类需要宗教,因为“人生非若动物之囿止于身体存活而已,更有其超乎身体、主宰乎身体的精神一面,必精神安稳乃得遂顺地生活下去之故耳。宗教虽于身体不解饥渴,但它却为精神时多时少解些饥渴” , “我们可以说,当人类有文明创造之初便有宗教,甚至可以说人类有宗教乃有其文明创造。何以言之?社会生活是先天决定于人类生命本质的,必在群居中乃有文明创造,而赖以维系团聚此人
18、群者,总少不得某些对象的崇信礼拜。 ”2(688-696) 从宗教发展史来看,中国的宗教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世界各国都是以宗教为其文化的核心,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不过, “中国原始宗教,大抵是于人事有关的神祗崇拜及巫术之类。这样,使中国老早已接受了现代世界人的观念” 。8既然中国的原始宗教即有着人的因素,而不是像埃及、印度那般梦想着未来的天9国,那么这种原始宗教也就涵蕴着被人文替代的可能性。实际上,中国自先秦周孔倡导道德教化之后,宗教就失去了主要的市场。因为中国人重视家庭,人一生下来便与父母、兄弟等密切相关的人生活在一起,始终不能离开这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最终会表现为
19、伦理关系,也可谓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这造就了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特质伦理本位。伦理本位的社会自身具有宗教的功能,个体可以从家庭伦理生活中得到一种“人生趣味” ,获得情智方面的安慰勖勉及精神的寄托, “中国人生,便由此得了努力的目标,以送其毕生精力,而精神上若有所寄托。如我夙昔所说,宗教都以人生之慰安勖勉为事;那么,这便恰好形成一宗教的替代品了。 ”8(88) 从本质上讲,宗教与道德是有相通性的。人类的道德起源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宗教经验的因素,也可以说二者是互涵互摄的;人们对于道德的无条件责任,最早就是以某种神圣的宗教体验为前提的,而这种前提性的宗教体验,则又是后来发展出人类更为深
20、入的无限道德责任感之基础。可见二者的互融互摄使二者互为前提。在中国社会中,高悬在上的形而上本体论与“天神”很难落实于道德实践的功能中,人们更注重通过道德教化与陶冶达致化民成俗的功效。同时,孔子所创建的儒学又启发了中国人的道德理性,使之代替宗教给世人情感以“安慰” 、 “勖勉” ,从而避免了宗教的迷信与独断。需要指出的是,儒家与西方宗教一样都重视礼仪,但西方的宗教仪式是为了让世人获得一种特殊的力量以打开通向神圣世界的大门,从而使生活充满赐福、欢乐与幸福,而儒家的礼仪主要是用来祭祀、追忆先辈,并非作为与神圣实体相遇的手段。儒家相信的是,道德修养是达10到圣人境界的途径,这个境界可以不断提高,并不存
21、在罪福的观念。 梁漱溟指出,中国人可以从家庭伦理生活中得到乐趣,找到人生意义。所以,伦理生活具有了宗教的作用,完全可以取代宗教的地位。也就是说,在西方社会中由宗教促成的社会价值信仰体系在中国社会中可以靠伦理道德来承担。况且,自中国有孔子出现以来,实际上就走上了以道德代宗教的路,其从内外两方面来发挥宗教所起的作用:“一、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二、设为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 。8(110)无论是礼乐之情,还是伦理名分之序,儒家用它取代了宗教,稳定了人生。既然在中国儒家道德可以替代宗教,那么伦理自然就可以成为信仰。也就是说,中国并不像西方社会那样需要一个宗教的神学体系来使伦理学说达致圆满, “新孔学
22、”伦理天然具备了生命“终极关怀”的意义。 倘若仔细剖析梁漱溟以道德代宗教的内涵,可以看到替代宗教的实际上是一种“理性” 。 与本能、理智不同,理性所标志的是人的道德感情和道德精神。用梁漱溟的话说,它是人心最崇高的境界,是人心“纯洁伟大光明公正之德” 。2(602)正是因为有理性,人才能真正超出其他物类生命的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两大问题,而达到高度的自觉和无私的境界,内心无所局限,畅通于宇宙大生命,与宇宙大生命融为一体。儒家的“理性” ,又可具体为“仁性” ,即是孔子的“仁” 、孟子的“良心”及陆王的心学。 “人莫不有理性,而人心之振靡,人情之厚薄,则人人不同;同一人而时时不同。无见于理性之心理学家,其难为测验者在此。有见于理性之中国古人,其不能不兢兢勉励者在此。唯中国古人之有见于理性也,以为是天之所予我者 ,人生之意义价值在焉。外是而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