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媒介政治化与选择性传播能力建设摘 要: 媒介政治化是现今各国普遍存在的客观进程,是指在各国政治过程和公共生活中,大众媒介和政治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其实际运行既受各种政治因素制约和影响,也日趋高度地介入政治过程,并对各种政治问题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介形态和媒介过程。选择性传播是媒介政治化的现实形态。媒介政治化的实质在于,在特定政治因素影响下,以实现特定政治功能为目标进行的媒介选择性传播,构成了一个媒介信息选择和政治规则生成的政治过程。在理性认识媒介政治化进程的基础上,探求加强媒介选择性传播能力建设的可行路径,不仅有利于推进大众媒介自身的良性发展,而且有利于发掘媒介政治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民主潜力。
2、关键词: 媒介政治化;选择性传播;政治过程;议程设置;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5-0092-08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众传播的媒介环境及其功能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介政治化已成为各国政治过程和公共生活中的客观形态。媒介传播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不仅提供给人们特定的政治信息,同时也以其自身的政治立场,提供或影响人们看待政治问题的基本视角。媒介政治化的情形下,重视和加强大众媒介的选择性传播能力建设,对于大众媒介自身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一、问题的提出 媒介政治化是现今各国普遍存在的客观进程,是指在各国政
3、治过程和公共生活中,大众媒介和政治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其实际运行既受各种政治因素制约和影响,也日趋高度地介入政治过程,并对各种政治问题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介形态和媒介过程。目前,世界各国的媒介政治化的趋势均在逐步强化,并且,媒介政治化与政治媒介化是一种同步深入和相互强化的过程。大众媒介所具有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媒介必然要向政治化发展。对于任何大众媒介而言,除了以非政治方式传播信息和告知新闻外,还必然地以特定的政治方式(有时可能是潜在的方式)进行政治传播。 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深入发展,媒介日益从多个方面介入了现代政治生活,政治传播已然超越了单纯的信息和符号传递,逐渐成为关于公共事件、政府决策等的公共讨论
4、过程。19 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业从政党报刊时期逐渐向商业报刊时期过渡,新闻传播媒介逐渐成为社会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西方社会开始将新闻媒介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政体的第四部门” ,1认为新闻媒体拥有“第四种权力” 。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媒介政治化的客观演进。现代民主政治中,一方面,各国政府和政党都越来越重视对大众媒介的控制和利用,将其作为实现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大众媒介广泛反映社会利益诉求,制造和影响公共舆论,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和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如果说人们还在继续争论媒体中政治传播效果究竟如何的话,却没有任何人质疑媒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中心化。 ”
5、2 3现代政治过程中,媒介政治化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媒介受制于政治。媒介受政府规制,同时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二是媒介影响和服务于政治。媒介为特定政府、政治服务,同时代表普通民众,反映其政治诉求。大众传播是政府规制下的传播,且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现代政治生活中,任何政府都必然要对媒介进行规制和管理。 “每个国家都允诺本国人民享有表达思想的自由,然而各国都要管控自己的媒体,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如它管控一切社会机构一样” , “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体制都必然要对媒介进行调控和管制” 。 3在现实政治中,不受政治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传播是不存在的。虽然, “在理想的公共领域内,传播不仅不受政府约束,
6、而且能够通过其促进协商、建立共识” ,但“这种理想模式从来没有实现过,而且也似乎永远不可能实现。 ”4 在媒介政治化的趋势下,人们通常容易忽视、甚至否认媒介服务社会民众的公共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尚未普遍认识到社会力量对于媒介发展的根本性制约作用。例如,认为“媒介的经营发展主要受制于两种力量:政治力量和资本力量,媒介的生存状态取决于这两股力量的博弈过程” 。5诚然,媒介的发展必然地会受到诸多政治因素和资本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以受众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对于媒介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一旦媒介完全地或大规模地失去受众群体,其自身也就同时失去了对于政治和资本的吸引力和价值,从而失去生存和发展的
7、基础。过度偏向服务于政府而失去公共性的媒介,即便短期内仍能得到政府财政支持,但长期来看,必然会因失去受众群体而同时失去政治功能和生存基础。因而,大众媒介传播通过服务受众,反映其政治诉求,4获得受众信赖和支持,是其发挥政治功能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条件。 当前,在媒介政治化的情况下,媒介日益成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并对政治的多个方面产生着显著的影响。科学认识媒介政治化这一客观进程,积极研究提升本国媒介选择性传播能力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6在媒介传播能力建设中,政治选择的能力是其核心的方面。 二、选择性传播是媒介政
8、治化的现实形态 从实践层面考察,媒介政治化具体体现为大众媒介的选择性传播过程。选择性传播是当前各国大众媒介的共同运作形态。在媒介政治化的条件下,大众媒介的选择性传播具有了超越商业逐利的特定政治蕴含,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大众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选择性传播的两个基本维度 大众媒介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政府的政治代言人,也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大众媒介的这一双重属性,决定了其选择性传播必然包括着服务政府和服务民众两个基本维度。媒介政治化条件下,各国媒介对于公共事件的新闻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体现出或是服务政府、或是服务社会民众的政治立场。 一方面,作为政府代言人
9、,媒介常常会充当政治宣传的工具,其信息选择表现出服务政治的倾向性。媒介要传播来自政治体系内部的、政府需要其进行传递的政治信息,例如政治纲领、政府决策、政策解释等,从而,媒介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 “在所有的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5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 。7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度敏感性、高度争议性的政治事件,媒介在进行信息选择之前,通常会先行召集机构高层会议进行讨论,做出新闻题材的传播选择。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中指出, “有的消息,我们就不是快登慢登的问题,而是干脆不登。 ”8 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权利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媒介的信息选择反映着社会民众的利益诉求。媒介服务民众的一
10、面,是由其存在价值和生存基础决定的。无论对于政府、社会民众或媒介自身而言,媒介价值的存在必须以保有一定数量的受众为前提。缺乏受众的媒介,即使想要服务政府或服务受众,在实践中也无法真正实现。也正因此,西方媒体在政治事件的信息传播中, “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提起人们的兴趣” 。9同时,媒介必然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为民请愿的“社会公器”职责,在社会的主流话语体系中积极反映来自社会层面的利益诉求,从而成为服务民众、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或平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媒介被视为“第四种权力” 。 2.媒体的政治立场制约和影响其对客观事实的主观选择过程 在理想意义上,客观真实性是媒介传播的基本准则,但在政治实
11、践中,任何媒介的传播都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性传播过程。诚如李普曼所言:“到达读者手中时,每份报纸都已经是一系列选择的产物,这些选择包括印什么新闻、印在什么位置、每条应占多大版面、各自的重点是什么等等。 ”10 对传播信息的选择,是基于客观需要的一种主观政治选择。这种主观“取舍”反映了媒体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判断。诚然,受版面和时6空的限制,任何媒介都不可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每一个变化即全部新闻的传播。因此,大众传播必然需要进行一个主观的新闻选择过程,即“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11但这一鉴别和选择的实现过程,是由持特定政治立场的媒体人来操作的。这里,个人的主观
12、意愿、理性判断,在媒体及媒体人对政治立场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中,人类的感情不仅为政治思想提供动机,而且还确定政治判断中必须使用的价值尺度。 ”12 公共事件的传播常常能够体现媒体及媒体人的政治立场。一些媒介在公共事件传播中忽而强势、忽而弱势,显然不是实际事实发展的客观反映,而常常是潜在的媒介及其工作者在政治立场上的不断切换。 3.选择性传播是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过程 这一加工过程,包含了大众媒介对于政治立场、价值判断的基本选择。表面看来,大众媒介是以价值中立的方式“客观”报道各种政治信息,但实际上, “媒体对政治事件的叙述充满了价值判断、主观臆断与偏见。 ”2诚如凯德等人
13、指出的,媒介报道政治事件时,所谓政治“事实”包含了三个范畴:首先,客观的政治事实,即真实发生的政治事件;其次,主观的政治事实,即政治人物和普通民众(包括媒介工作者)主观认知的事实;其三,媒介构建的政治事实,即媒介报道中的事实。2显然,大众媒介传播的政治信息,是在信息选择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目的进行主观加工、处理后的产物。相比客观信息的选择,这种选择性加工过程,包含着媒介的政治立场选择和政治偏见,对媒介发挥政治功能具7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这里,广义而言,媒介的选择性加工还包含文体和版面等的选择和安排。通常,媒介对于分析、评论等文体的选择,能够较为直接地体现媒介影响政治、影响民众的意图。但媒介的版面
14、安排则较为复杂。有时,媒介版面看起来主要是为了服务社会民众,例如,以民意多元化的形式出现的版面,但实际上,这种安排可能恰恰是为了服务于试图说服持分歧意见者的特定政治目的。 4.选择性传播是一个三方均衡的选择结果 通常,媒介传播的最终选择,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媒介三方力量共同介入的信息选择过程,是媒介基于自身发展和追求经济利益的需要,在政府规管下不允许报道的以外,对社会民众反映最强烈或最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的选择。三方均衡机制下,大众媒介的传播选择,不再简单地表现为反映某一方面的价值、压制某一方面的观点等,而是日益呈现出一种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选择趋势,其最终选择会兼顾政府、社会以及媒介三方
15、的利益诉求。 选择性传播既是媒介与政治的互动过程,也是媒介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在媒介与政治的互动层面,媒介既有服务政府、为政府代言、配合政府进行政治宣传的一面,也有监督政府、批评政府,甚至在利益冲突条件下对抗政府的一面。而在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层面,媒介既有基于特定政治目的,引导和教育受众的一面,也有切实反映民众利益,形成公共舆论,影响政府的一面。 就媒介自身而言,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其基本利益诉求。无论8是服务于政府,还是服务于受众,媒介服务政治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求得自身的更好发展。现实政治中,成功的媒介传播选择,是在全面分析政府、社会民众以及媒介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达成三方利益均衡的选择结果。三
16、方均衡机制下,媒介对政治信息、议程、立场等的具体选择,既有基于媒介自身意愿的主动选择,也有在政治力量或社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并且,媒介选择具有双重性的功能。在一些情况下,大众媒介对所传播的信息和立场选择,站在了社会民众的一边,与政府的立场尖锐对立。但实际上,这同样是政府自身的需要,政府需要利用媒介实现与社会民众的有效沟通,疏导社会不满情绪,同时,利用社会舆论的动力因素,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三、媒介选择性传播的政治功能分析 政治功能视角下,媒介政治化的实质在于,在特定政治因素影响下,以实现特定政治功能为目标进行的媒介选择性传播。具体而言,媒介选择性传播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
17、是特殊的“社会管理者” 在某种意义上, “新闻媒介就是一个政治机构” 。7尽管很多人在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媒介政治化这一客观现实,他们依然坚信记者、编辑等媒介工作者可以超脱政治,公正地观察、编写和传播新闻信息,但在对公共事件的传播活动中,大众媒介必然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并生成其自身的政治立场。 “当其介入政治领域时,便会对公众有所引导。 ”4(121)因此,现实政治中,媒介实际承担了特殊的“社会管理者”角色。9媒介的“社会管理者”功能,主要是通过媒介话语体系来实现对社会语言符号的控制与解释,生成其需要的政治含义,引导和培养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政治统治的认同,维护特定权力或权威的合法性。戴伊克指出
18、:“任何一个政治系统,作为一个(如国家的)权势机构,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由于权势原则(规约、规则、价值观、目标)深藏于意识之中,权势维护过程也一定表现在话语过程之中。 ”“社会政治权势(power)和意识(ideologies)可以通过话语来维持、认可和再生(reproduce) 。 ”13 媒介的“社会管理者”功能,还体现在媒介以特定的政治方式,教育民众认同和遵守社会规则,推进其自觉开展与政府合作,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发展的管理功能。 “新闻教育”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7(130) “新闻界的职责是帮助培养一个更加见多识广的选民群体” 。1总之,媒介进行有效的政治宣传和政治动员,有助
19、于政党和政府更好实现其管理职能。 2.媒介是重要的舆论引导者 媒介不仅是反映舆论的重要渠道,而且可以通过对公共事件的选择性传播以及政治立场的选择,实现对舆论的引导。媒介的舆论引导主要是通过政治宣传来实现的。媒介的政治宣传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方式,即直接宣传和间接宣传。直接宣传常常被视为“政治广告” ,例如,媒介对政党政绩的新闻报道,宣传政府的政治主张,宣传利民政策的制定和推广,以及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这种传播方式选择致力于正面宣传政府或政党的形象和主要政绩,将其直接呈现给广大受众,发挥着类似广告的宣传效果。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媒介这一舆论引导阵地,通过10不断努力,使自身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
20、源,以掌握舆论阵地的主导权。 而间接宣传是一种隐性的宣传方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媒体的宣传议题的影响与控制上。每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符合自身政治需要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各国执政党和政府均高度重视对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控制和影响,从而通过对新闻议题的控制和把关,影响受众群体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实现隐性的传播目的。各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常常出现的高度一致性,大多是由于受到潜在政治宣传目标的重要影响。 媒介实现舆论引导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政治共识和政治认同。在各种公共问题上,只有当民众与政府取得一定的共识,具有对政府执政的政治认同,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支持政治系统的运行。 “对这些价值或原则的正确性、以及他们与典则和当局的和谐性的信仰,便构成了为这些客体动员支持的一个主要来源” 。14 3.媒介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 媒介的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制约政府公共权力的重要工具。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依靠公众的力量,监督政府的决策以及行政过程,实现了对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一方面,新闻媒介充当了民众监督政府的中介角色,民众可以通过传媒公开发出呼声;另一方面,新闻媒介通过影响和引导舆论,形成对政府的压力,可以促进政府保持廉洁。媒介政治化条件下, “揭丑与赚钱”2依然是媒介满足受众需求和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