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19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南联大创新人才培养之道摘要:创办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尽管条件艰苦,但由于具有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制度完善、名师云集以及教学民主自由,因而培养了大批有造诣的杰出人才,创造了民国高等教育的奇迹,为目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西南联大;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制度;学术自由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0-0030-05 1937 年 10 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南迁至湖南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翌年 4 月迁至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直至 1946 年 5 月 4 日学

2、校解散。9 年间,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有造诣的杰出人才,创造了民国高等教育的奇迹。据统计,1955 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有 473 名学部委员,其中来自西南联大的有 118 人。西南联大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 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9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了 23 位为中国“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其中来自西南联大的有:邓稼先、朱光亚、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杨嘉墀和屠守锷等 8 人;西南联大的毕业生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先后获得 2001、2003、200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鉴往知来,归纳概括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对当前我国

3、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2一、秉承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人才培养之理念,它回答了西南联大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培养人才素质的内在规定,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当时的西南联大,由于张伯苓、蒋梦麟常住重庆,实际上是梅贻琦在主持联大事务。通识教育是梅贻琦长期教育思想的总结,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培养知、情、志融会贯通的通才,其教育思想在西南联大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1.通识教育内涵 1941 年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对通识教育内容进行了论述,他认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

4、,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此通专并重未为恰当之说也。 ”他强调:“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日通识者,亦日学子对此三大部门,均有相当准备而已,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 2.通识教育目的 在梅贻琦看来,大学教育的目的正如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简言之,大学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5、的原则,最终才能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达到“君子不器”3而“止于至善”的目的。梅贻琦看到了当时大学所传授的知识与现实脱节,以至于学不能致用的情况。因此,他论述道:“今日大学所授社会科学知识,或失之理论过多,不切实际,或失诸凭空虚构,不近人情,或失诸西洋资料太多,不适国情民性。 ”“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同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则言之者尚少。 ”因此,他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在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利益关系时,尤其是面对艰难得到的抉择时,穿透迷雾而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 。 3.通识教育途径 对于如何实施通识教育,

6、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指出:“一个大学生,不仅应有专门的知识,尤须接受普通教育,此普通教育并非专门知识的准备,而应渗透在整个大学课程中” ,而且“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分量是属于普通教育的,每个学生对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种,都应融会贯通” 。也就是说,每个大学生都应该通过必修和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中的相关课程,构建自身完备的知识体系。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理念,立意高远,着眼于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课程设置合理 西南联大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基础理论课,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理念。 西南联大的课程体系由必修课

7、与选修课构成,其中必修课由全校必修课和院(系)必修课组成。学校因为教授多,各有专修,各有所长,4各系的课程远远超过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规定的门类。据不完全统计,联大共开课程约 1600 门以上(重复课程不算) ,超过了战前任何一所高校。西南联大对大一、大二学生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大一的基础理论课多数是必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大二中各系学生要根据不同情况选修本院或本系专业基础课或基础技术课 3-5 门。必修课是所有学生都需要修的。院(系)必修课是各学院为学生将来选择专业方向打基础的课程。如文学院的必修课有:国文、英语、中国通史、西洋通史、逻辑学、哲学概论等;理、工学院一年级也要学习国

8、文、英语、哲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等:法商学院有必选的经济学概论等:体育课也是必修课,虽然不计学分,但体育不及格,同样必须重修,因体育课不及格需要补修而推迟毕业的在西南联大大有人在。有些必修课常会有两三位教授同时开,如中外通史、普通物理、化学、数学等;有些专题课则由名家轮换开讲,如诗经、庄子,以及新的科技专业等,内容大致相近,重点各有不同,讲法和学术体系更是各有千秋。这样,学生通过聆听不同教授的讲解,活跃了思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西南联大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学生可以在全校任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受院系和专业限制。每学期开学之初,各院系都会公布详细的教学计划、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开设以及时间安排,

9、供学生选择。由于选修课的教材一般都是教师自编的,而且多是教师研究的心得体会,因而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知识,把学生带到了学术前沿。同时,由于西南联大教师队伍阵容强大,学问渊博的教授们热衷于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5时常举行学术讲座和各类报告会、演讲会,这为丰富学生知识创造了条件。在西南联大,每年都有新开课程,有些课程即使仅有几个同学选修,也照开不误,而且常常出现不同教学风格的教授讲授同一门课,形成异彩纷呈的教学格局。 西南联大在开设大量课程的同时,对学生选课也作出了具体规定。课程的学习顺序大致为:一年级全部为共同必修课,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通识”基础。遵循“打好基础”的原则,有的学院共同必修课及格

10、后,才能选修更高一层的课程。如:会计学及格后。才能选修高级会计。二年级为共同必修课和 3 至 4 门本系必修专业课,目的是加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学习,考虑选择专业方向。三年级为各系必修课和各系选修课,有的系在三年级全部为选修课,目的是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确定主攻方向。四年级为确定研究方向后的有重点的学习,主要为各系选修课,属于专题研究性质。总之,西南联大的课程设置突出体现了通识教育理念,选修与必修结合,文理渗透,为学生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制度完善 西南联大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教授的学术权力,其人才培养紧紧围绕通识教育理念,以“选课制” 、 “学分制”为主体,构建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11、。西南联大先后制订了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教务通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借读生改正式生办法 旁听生规则 免修军训或体育规则 注册组办事细则等规章,它们是全校通用的教学管理法规性文件。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环节,如转学、交费、注册、选课、选系、转系、学分、成绩、缺课、请假、休学、退学等各方面都做了详6尽的规定,并且严格按规章办事。 西南联大实行学年学分制,其制度规定:学生在校修学期限至少四年,要修满 132 个学分(有些院系会有些差别,如师范学院因有一年教育实习,学制为五年,要修满 156 个学分) ,此中不包括党义(2 学分) 、体育(8 学分) 、军训(6 学分)的学分,但其考核必须及格,否则不能毕业

12、。学年分春、秋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上课 16 周,考试 1 周。对学生升级有明确的学分要求。一年级以上各年级的学生,其年级依所得学分编定之:已得 33 学分及以上的,编入二年级;已得 66 学分及以上的,编入三年级;已得 99 学分及以上的,编入四年级。 西南联大规定必修课学生不能退选,如自行退出,该课以零分计。有的学院必修课如算学系的微积分要求学生必须达到 70 分,才算合格。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期开始上课前,要用注册组印制的选课单填表选课;规定学生每学期所选课程以 17 学分为准,不得少于 14 学分,也不得超过 20 学分。而且,学生必须在规定日期到校注册,逾期注册而未请假的,每逾一日便作无

13、故缺课 2 学时论;逾期两周的,则以休学论。上课之后,可以增选或退选;增选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进行,退选必须在该课程开始上课后的 4 周内进行,逾期不予办理。此外,即使没有选某一教师的课,也可以和选课的同学一同去听课。 西南联大考试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平时考试试卷发还学生,上面有成绩:期末考试试卷不予发回。学生综合评定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各课程不尽相同) ,并公示(只有学号和成绩两项) 。学生在一年中不及格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的三7分之一,须留级;达到二分之一者,则自动退学。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学分为零。选修课不及格者,可选其他课以补足学分。若必修课不

14、及格,下学年需重修,补休仍不及格者应令退学;隔年再修,即使及格也不计学分。毕业考试须加考其以前各年级所习之专门主要科目共三种,不及格不予毕业。只有那些因不得已事故(如疾病、亲丧等)不能参加学期或学年考试,并且事先呈交家长或医生证明,经教务长核准后的学生,方可参加。无故缺考者,不得请求补考,其所缺课程成绩均以零分计算。因事申请休学的学生,须陈明原因,教务长一般都能批准;遇特殊情况,经教务长准许,可延长一年,即一次休学最多为两年。 西南联大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教学名师荟萃 西南联大汇集了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师资充实,人才

15、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培育英才。 1.教师学问渊博 西南联大的教授有 180 人左右,其中 117 人在国外留过学:留美 97人,留德、法 38 人,留英 18 人,留日 3 人,在其他国家留学 21 人。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而且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洗礼,博古通今,中西结合。他们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是教师队伍中的学界泰斗。由于西南联大教授大多是会通派,学问渊博,讲起课来潇洒自如,流畅无碍,讲台上一站,随便谈起,头头是道,所引古文资料,常常是随口背诵,同学们很是佩服。大有如沐春风之感。 82.教师敬业爱生 西南联大教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非常敬业,多视

16、教学如生命。他们成长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深切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因此,他们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到国外就学,学成之后,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治学环境,毅然回国。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与全国人民一起共赴国难。 西南联大校舍简陋,生活艰苦,教职员住宿最多时达 20 余人一厅,且时有蛇鼠出现,夜晚难以安眠,而白天义时有日机轰炸,生命安全难保。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教师们毫无怨言,他们深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教师,能给学生上好课,就是为抗战作贡献。 3.教师教学有方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不仅学问渊博,教学也富有个性和特色。正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言:“民国时期的课,不拘一格、随心所

17、欲,显示的是教师的真性情,一种自南不拘的生命存在方式、生命形态。因此。它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 ” 西南联大教师讲课风格不同,各有千秋。有的教授讲课不用讲义,只带卡片,如张奚若、郑天挺,目的是自我督促,时常更新,同时减少学生对讲义的依赖;有些使用讲义,但讲义空白处都是批注,并布满新粘贴的小纸条;有的讲究干净利落,没有废话。每节课自成一段落,笔记记得好的也就是一篇文章:有的着重启发诱导,常是先指定出一系列参考书,提出思考题,由学生先尽量做好准备,到了上课时就边讲边议,做到教学相长;有的经常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学9和科研结合,拓宽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8、;有的注重启发式教学,把治学和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教授哲学的汤用彤讲课喜欢边思考,边讲授,层层深入,将同学逐步引导到所讲的内容中去:陈寅恪上课讲的都是自己的心得和卓见,自己和别人讲过的都不讲;刘文典上课喜欢闭目端坐,只讲自己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娓娓道来,如庄周梦蝶一般。 五、教学氛围民主自由 西南联大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造就了一代西南联大人。西南联大教师上课,都是讲的各自研究的心得成果,教研结合。浑然一体。国民党政府曾企图用所谓国定教本扼杀民主学风。1939 年 3 月,陈立夫任教育部长后,为了加强对大学的控制,通

19、过行政手段,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方面强行统一管理,颁布大学课程科目表,统一课程教材,大专以上学校毕业考试实行总考制等等,严重窒息校园的自由空气,限制师生的思想自由,因而引起西南联大师生的反感和抵制。1940 年 6 月 10 日,西南联大的教务会议(由教务长主持,全体教授参加) ,对教育部的统一大学课程教材和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等,据理抗驳,认为这不符合通才教育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要求教育当局给予学校更多的教学自由,不必“刻板丈章,勒令从同” ,明确表示“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熟,行之多年,纵不敢谓极有成绩,亦可谓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会议通过一公函,严词反对教育

20、部统一大学教学的规定,该文指出:“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未有千篇一律10者,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所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惟其如是,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 ”后教育部默许联大对于教学工作的各项训令可变通执行。联大教授坚持用自编的讲稿,而且不断增补修订,内容历年都有更新。 西南联大在课程设计上给了教师很大的自由,没有所谓统编教材,在课程设置好大体范围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术专长选择教材;没有严格的课本,没有讲课深浅之规定,也没有课时进度之约束,一切都由教师根据情况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

21、个性得到张扬,智慧得以发挥。 西南联大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营造宽松环境。在许多教师那里,能得到高分的往往都是有创见性的学生。学生即使有一些与老师相左的观点,甚至是离经叛道的想法,也能得到容忍。闻一多先生有一次给学生布置屈原作业,一个学生拟写屈原考文章,要证明屈原其人并不存在。闻一多耐心地听那位同学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多钟头,然后心平气和地与那位同学一起探讨,同时告诉这位同学考据的方法、态度,并平和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西南联大,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真正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学术环境。 西南联大学术民主气氛甚为活跃。走进西南联大的大门。 “民主墙”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壁报、教务处墙上公布的选修课目单、举办学术报告的通知、图书馆门口排队的长龙,都形成了一种学术气氛。各系都组织学术团体,或成立各种学会。这些学术团体时常举办各种讲座,邀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