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熊十力的新心体学摘要:熊十力“体用不二”的思想是贯穿其整个哲学理论思维体系的一条主线和立宗所在。他先是对“体用不二”的体(本体、实体)的特征、性状进行描述,并通过对本心义相的界定,揭示了其所讲实体(本体)的性质。本心是其哲学理论思维形而上本体(实体)的本质,是其本体(实体)特征、性状描述的根据和所起。他进而分析“体用不二”的“用” ,即本心(实体、本体的性质)的作用、功用,认为体用不可分,即体即用,即用即体。 “体用不二”是熊十力哲学理论思维的核心话题。并由此而开展其哲学理论思维逻辑结构。由“体用不二”的核心话题“一以贯之”到各层面的不二,构成了其哲学理论思维逻辑结构的系统性、有序性。他以这
2、一思想为指导,为哲学评价的价值标准,认为无论是程朱以理在物、陆王以心在理。还是王夫之以理为气的条理,都是一偏,反对将理体学与心体学离而为二。熊十力作为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哲学家,既有上求致广大宇宙本体的体悟,又有下索尽精微社会人生的自觉,加之其忧国忧民、救苦救难的悲愿,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性格,敢破敢立的学风。 关键词:熊十力;新心体学;本体;本心;功用;体用不二;理气 中图分类号:B26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2-0030-12 尽管五四以来的现代新儒家由于其文化意识、教育背景、哲学观点、2学术个性、思想倾向有异,而建构各不相同的学派,但基本内涵有其共识:他们以民族
3、生存的关切情怀,融摄西方文化之新,而归宗于儒学的精神价值,并以重建儒学形而上学为理论思维核心,以重构儒学价值理想为应尽职志,以尊德性与道问学价值圆融为内圣根基,以开出现代新外王为价值目标,这便是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和人文精神之所在。他们依据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和人文精神,而开出哲学理论思维三路向:一是接着宋明理学中陆九渊和王守仁讲的心体学派;二是接着宋明理学中程颢、程颐和朱熹讲的理体学派或日道体学派;三是接着宋明理学中张载和王夫之讲的气体学派。冯友兰在讲自己哲学的时候,曾对“接着讲”与“照着讲”作了分别:“现代化的中国哲学,并不是凭空创造一个新的中国哲学,那是不可能的。新的现代化的中国哲学,只
4、能是用近代逻辑学的成就,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使那些似乎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明确起来,这就是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分别。 ”按照冯友兰对“接着讲”的诠释,我们称上述三路向的学派为新心体学、新理体学和新气体学。之所以新,是因为其会通中西哲学理论思维,以近代逻辑学的成就,来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 新心体学的代表人物为熊十力,可包括梁漱溟、贺麟、牟宗三等。熊十力(1885-1968) ,原名继智,字子真,年青时投身反清、反袁革命,中年转而研究佛学和哲学思想,建构起以体用不二为宗的本体哲学。 一、本体的性状和特征 熊十力几乎在各书中屡次讲到其“体用不二”的思想。 “体用不二”之所以得以体悟,他自叙说:“余
5、少时好探穷宇宙论,求之宋明儒无所3得;求之道论(老、庄) ,喜其旷远,而于思辨术,殊少引发;求之六经当时未能辨正窜乱,略览大易爻象复莫达神旨。余乃专治佛家大乘,旷观空有余从宇宙论之观点,审核大空、大有,良久而莫能契。终乃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忽尔悟得体用不二。回忆大易乾坤之义,益叹先圣创明在昔。予初弗省。若非殚精空、有,疑而后通,困而后获。何由达圣意乎!”他探赜索隐于中国传统的儒道之学,以及外来的印度佛教,终觉未能契合, “积渐启悟,遂归宗乎大易也” ,豁然悟得“体用不二”之旨,并以“体用不二立宗” , “惟本论体用不二之根本义,自信不为虚妄” 。这里所指“本论”即体用论 。 何谓体用?熊氏说:
6、“体者,宇宙本体之省称。用者,则是实体变成功用。功用则有翕辟两方面,变化无穷,而恒率循相反相成之法则,是名功用。 ”他以本体即实体,实体是变动不居、生生不竭的,从其变动与生生来说,是为实体的功用。 所谓本体,是指“万理之原,万德之端,万化之始” ,即天地万物之所以产生、变化,以及其德性的终极根据、根源和根本,换言之,无此本体,就无天地万物及德性的存在。此其一;其二, “本体即无对即有对,即有对即无对” 。无对即无对待,无他者;有对即有对待,有他者。熊氏说:“本体是无对。本体之流行至健无息,新新而起,其变万殊,是名为用。用既万殊,便是有对。由体成用,即无对已含有对,相反在是。然赖有此反,乃以显发
7、本体之盛德与大化。用毕竟不违礼,故日无对统摄有对。 ”本体既能流行无息,便不能无对,不然本体如何流行无息?然熊氏将这归为用,用具有变化万殊的功能,既然变化万殊,便是有对;4无对,如何有万殊的不同?在此,如何“由体成用”?即如何由体到用?这一过程如何弥合?“体用本不二而亦有分,心物本不二而亦有分,此是哲学追本穷源到尽头处,吾数十年体认至此,深得大易之启发,识得有分,即见矛盾,此中有无穷义蕴难道得。 ”此“难道得”的是什么?既然体用本不二,不二就是一,一如何有分?有分就是二。既承诺体用不二,又承诺有二(分) ,在逻辑上就有不周延之失。如是,便能动摇其即无对即有对,即有对即无对的论断;其三, “本体
8、是无始无终” 。无始无终,无起始无终结,即是无限。然而本体至健,流行无息,新新而起,即是有起始;“用既万殊,便是有对” ,便是有限,有限便有终。如何无始无终?其四, “本体显为无穷无尽的大用,应说是变易的。然大用流行毕竟不曾改易其本体固有生生、健动、乃至种种德性,应说是不变易的” ,既应说是变易的,又应说是不变易的,前者是从本体的用说,后者是从本体本身说,从不同的视野来说,有其道理。然而,既说本体固有生生、健动等种种德性,那便是说,本体本身就固有地具有变易性,又何必讲其不变易!笔者遵从熊氏所说:“上来略举四义,学者虚怀默究,不患无脱然超悟时也。 ”余素来愚蒙,未能脱然超悟,尚在迷中。 熊十力所
9、谓本体即是实体。 “实体与本体二名,虽有一字不同,而其义则一也。本者,言其本来有故,亦即是万物的自身。实者,言其真真实实。 ”实体亦称全体,是完然大全,没有封闭的界限。所谓实体,熊氏作了规定:一是“实体是具有物质、生命、心灵等复杂性,非单纯性” 。非单纯性,即指其复杂性,所谓复杂性,即实体具备有生命和物质等性,譬如说水,具备有流动和湿性等;二是“实体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不5居的” 。变动不居的不居,是指没有瞬间的暂停,即不间断地舍故生新;三是“实体本有物质、心灵等复杂性,是其内部有两性相反,所以起变动而成功用。功用有心灵、物质两方面,因实体有此两性故也” 。由于实体的物质性是凝结的、沉坠的,而
10、心灵是健动、升进、熘明的,两者性质相对相反,而为实体本来具有的两种性质,所以起变动而成功用。然而。熊氏在规定本体概念时,认为起变动的功用并不能改易本体固有生生、动健的种种德性,应该说是不变易的,这里又说实体本有物质心灵两种不同性质,遂起变动。稍有差分。 熊氏在诠释周易 乾 、坤两卦彖传的“乾元” 、 “坤元”时讲到:“万物之实体,其内部含藏复杂性。 ”又说:“实体是万物之内在根据,不可妄计实体在万物以外。是谓体用不二。 ”所谓实体作为万物内外根据,是因为“一元实体是由万物各各皆资取之,以成就自己;皆禀受之,以为其内在根据。不可将实体推出万物以外也” 。本体、实体便是万物的形而上本体,这便是熊氏
11、价值本体论,熊氏将其称为“一元实体” 。他既将实体一元化,又恐“一元实体”混同于宗教家的上帝,超越于万物之上,而别一世界以统摄万物,以及哲学家以实体说明万物所由始,而杂于神道,其失同于宗教。为避免两者之失,他认为收摄一元实体归藏于万物,以万物为造化主公,万物有其自生自育的生命力。乾坤的实体是一,分为两个方面,其性质互相差异,这是其实体内部的矛盾。乾主动开坤,坤承乾起变化,最终化除矛盾,归于“保合太和” 。由于一元实体内部矛盾,宇宙万有从无始以趋于无尽的未来,为发展不已的全体。 熊十力从“一元实体”出发,批评哲学家对于一元实体的说明有错6误:“肯定有一元实体者,未能扫除宗教家天帝之迷,总以为一元
12、实体是超脱乎万物而独在。 ”若一元实体超越万物之上而独在,就会承认上帝的存在,而只有一元实体归藏于万物之中,才可避免此迷误;“将一元实体猜想为独立固定的东西” ,将一元实体固定化、绝对化,便忽略其变动性、复杂性和非单纯性;“谈一元实体者,总以为实体之性质是单独一性,无复杂性。如一元唯心论,则其实体是单独的一性,曰精神。一元唯物论,则其实体是单独一性,曰物质。两宗同时持一性之论,果于事理相应乎”?持一性论与事物道理不相符合,如何成变化,如何得有万物。一性就无矛盾变化,也就不能化生万物。 基于上述三项批评,他进一步指出,从来哲学家探求宇宙实体,不外有三种见解:一是“计执实体是超脱乎法象之上而独在。
13、其所执实体,或承袭宗教之上帝,或反对上帝而说为宇宙本体。如佛家破大自在天而建立不生不来的真如涅槃,即是一例。唯心论者之绝对精神,亦是此种见” 。佛教把见分差分为正见与邪见,符合于实理的见解为正见:意想虚构有违于实理的见解为邪见或倒见。执著推求而不舍弃实体是超脱于宇宙万有之上而独立存在的,或上帝、或真如涅槃、或绝对精神之类。 二是“计执实体是潜隐于法象之背后。如佛家唯识论,一方承袭旧说之真如而不敢削除,一方又建立种子为诸行生起之因。余衡定唯识家之种子说,在哲学中属于多元论,其说以为一切物各各从自己的种子而生,不是共一种子。心则分为八识,亦各各从自己的种子而生。据此,则种子明明是心物万象的本体,而
14、又保留旧师所建立之真如,则有两重本体矣。此是佛家唯识论之大缺点唯识论之一切种子都藏在第八识7中,沉潜深伏,此可说为在现象之背后” 。法相宗唯识论一方面承袭真如本体的旧说,另一方面建立种子是心物万象生起的因缘,以种子也是心物万象的本体,这样便是两重本体论。再者,唯识论的八识说,眼、舌、耳、鼻、身、意、末那、阿赖耶,各各从自己的种子而生起。这便属多元论本体论。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含藏一切事物的种子,它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无漏法、有漏法的一切善恶种子都含藏此识中,为能藏:前七识为能熏,阿赖耶识为所熏,熏染的种子亦藏此识之中,为所藏;第七识为能执,阿赖耶识为所执,是为执藏。故此说阿赖耶识为心物万象的背
15、后。由此而潜生多元论、两重本体论。而与一元实体论相背。 三是“计执实体是空洞寂寥,包含宇宙万象。如老子以太虚为神与气之所从生,即是无能生有。有从无而生,遂为虚无之所包含。此种见恐是道家所独有,宋儒亦颇袭其说,张横渠正蒙有明文可证” 。以实体空洞无形体,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宋道学家亦袭其说,性即理、心即理,此理此心,是实体,实体并不一定空洞。但讲老子无能生有,可成立。 熊十力认为,此三种计执, “同犯一大过,即皆脱离宇宙万有而纯任空想去造出一种宇宙实体。古代哲学之本体论,大概罕能拔出于三见窠臼之外,尤以第一见为大多数哲人所最易游履之通涂” 。宗教家以上帝超脱于万物之上而独立存在,人都皈
16、依上帝,以为安身之地,哲学家有的虽不信仰上帝,但在物以外去寻求实体,致其崇仰,而与信仰上帝实无异。 熊氏第三计执以老子为例,所以他对老子亦有所批评:“老庄言道,8犹未有真见。略举其谬。老言混成,归本虚无,其大谬一也。老庄皆以为,道是超越乎万物之上。倘真知体用不二,则道即是万物之自身,何至有太一,真宰在万物之上乎?此其大谬二也。道家偏向虚静中去领会道,此与大易从刚健与变动的功用上指点,令人于此悟实体者,便极端相反。故老氏以柔弱为用,虽忿嫉统治阶层而不敢为天下先,不肯革命,此其大谬三也。 ”熊氏认为,老庄的道, “即实体之名” 。老子讲有物混成,而归本虚无。 庄子天下篇讲老子主之以太一。太一是绝对
17、的意思,即道是绝对的,他虽反对天帝,但以道为绝对,为万物之主,便是变相的上帝。庄子所讲的真宰,与老子的道有同样的意义,真宰在万物之上。道家从虚静中去体认道,去领悟实体,与周易从刚健变动的功用去体悟实体,极端相反。由于老子以柔弱为功用,遂不肯革命。老庄此三大谬误,归根到底,是不真知体用不二的道理,若知体用不二,就知道即万物自身,就不会讲道、太一、真宰在万物之上而独在,就能明了一粒沙子的自身就是大道昭著。 总上所述,熊氏仅对“体用不二”的体(本体、实体)的特征、性状进行了描述,即本体(实体)是万理的根源、万德的开端、万化的根本;本体即无对即有对;本体(实体)无始无终;本体(实体)是无穷无尽的大用;
18、实体具有复杂性;实体变动不居,本体圆满无缺;实体内部有两性相反,所起变动而成功用等,而未明确回答此本体(实体)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进一步追究探赜的。 二、本心为体的本质 熊十力在新唯识论删定本第一章明宗开章说:“今造此论,9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宇宙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 ”意思是宇宙本体不离自心之外,即自心即是本体;是超越知识所行的境界,即经验知识不能体认宇宙本体。这样,凡超越自心而去向外寻求宇宙本体的都是虚妄的,凡专讲知识论,就脱离了哲学本体论的立场,亦是妄见。 熊氏认为, “哲学建本立极只在本体论,是说极成。然从来哲学家谈本体,未免戏论纷然,其
19、根本谬误,即在其恃理智以向外推求,而不曾反诸自心” 。人以理智作用而恃离自心去推求宇宙本体,从而导致要么把本体当做外在的东西,要么否认本体的存在。熊氏说:“哲学家将本体当做外界独存的物事来推度者,是极大错误。设有问言:本体非外在,当于何求?应答彼言,求诸己而已矣。求诸己者,反求之心而即是。 ”即求自心,此心就是吾与万物所同具的本体, “言心者,以其为吾与万物所共同的实体故” 。这个自心、吾心,熊氏称为本心。本心是其哲学理论思维形而上本体(实体)的本质,是其本体(实体)特征、性状描述的根据和所起。 本心又可称谓为心、意、识。他说:“本心是无对之全体,然依其发现,有差别义故,不得不多为之名。一名为
20、心。心者主宰义,谓其遍为万物实体故。二曰意。意者有定向义。夫心之一名,通万物而言其统体(万物统共的实体日统体) ,非只就其主乎吾身而目之也。然吾身固万物中之一部分,而遍为万物之主者,即是主乎吾身者也。物相分殊,而主之者一也。今反求其主乎吾身者,则渊然恒有定向,于此言之,斯谓之意矣。定向云何?谓恒顺其生生不息之本性以发展,而不肯物化者是也。故此有定向者即生命也,即独体也。依此而立自我,虽万变而贞于10一,有主宰之谓也。三日识。夫心意二名皆即体而目之,复言识者,则言乎体之发用也,渊寂之体,感而遂通,资乎官能以了境者,是名感识。动而愈出,不倚官能,独起筹度者,是名意识意识固常有极广远、幽深、玄之创发
21、,如逻辑之精严及凡科学上之发明,哲学之上超悟等等,其为自明而不必有待于经验者,可胜道耶?故心意识三名,各有取义。心之一名,统体义胜。意之一名,各各具义胜。识之一名,了境故立。本无异体,而名差别,随义异故,学者宜知。 ”本心作为无对的大全,从三个层面阐明本心的意义:心为万物普遍的共同的实体,有主宰的意思。换言之,心是主宰天地万物的共同的实体(本体) ,由本心而起种种实体(本体)的特征和性状,这些特征和性状都是本心所体现的种种形式。如果说心是本心就统体而言,那么,意是就本心在于个体而言,吾身作为万物之中的一部分。既然本心普遍地、共同地主宰万物,无疑也主宰吾身。虽万物的形相万殊,但本心作为万物终极的实体(本体) ,只是一个本心。万物的形相虽万殊,但意有恒常的定向。所谓恒常定向,是指顺着各自本性而不断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讲,有定向就是生命,就是独体,自我才能自立,这里所说自我,非妄情所执著的自我。 心、意两者皆指实体(本体)而言,识是指实体(本体)的发用而言。这里所讲的识,不是佛教所讲的识,而是依赖于眼、耳等感觉器官以了别体认境象,即万物现象而获得的“感识” ,相当于现代所说感性知识。也有不依倚于感觉器官去感知,眼不见、耳不闻、身不触,而是靠思维筹度,即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理性认知,称为意识。 “感识、意识同以了别境相而得识名,感识唯了外境,意识了内外境。内境者,思构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