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着眼有效 把脉教材【摘 要】如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教材发挥的作用最大化?是新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以教学片断剖析为载体,结合教师对创造性处理教材的某些误解进行的一些理性思考。 【关键词】教材;学生;创造性 处理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新课程实施以来,处理教材我们常常看到两个极端:一是“大动干戈”地处理教材,凡是教材的例题、习题一律改头换面,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创新,结果整堂课下来,根本就没有用到教材,教师煞费苦心换来的却是低效的课堂;二是一成不变,不管教材例题内容、呈现方式是否适合学生,一律全盘照搬,教教材,长期下来,学生学习兴趣丧
2、失,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而言,不管哪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用,所以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补充、重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进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从而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为学生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如何创造性处理教材,使课堂更有效?笔者结合教研活动中平均分一课中的两2个例题(如下图)谈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各位同仁探讨。 一、动态解读教材整体目标,把握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前提 解读教材时,教师必须有整体的教
3、学观念,就是在解读每节特定的教材时,都能够将它放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去分析解读。同时要有动态的观念,教材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在静态的文字、图片后,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需要教师去挖掘,能用动态的眼光去审视教材,读出静态文本背后的信息。教材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它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整个学段中处于什么地位。不仅要了解手中教材的组织结构、涵盖内容、 编者有何意图等,而且还要兼顾前后,了解有关的“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 ,即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学习过哪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学习这一知识为今后学习什么知识作准备,从而构建数学中的整体联系。这样处理教材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人教版小
4、学数学二下平均分一课是建立于表内乘法和简单的分类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用除法解决问题以及将来学习分数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能从分的结果(每份分的同样多)判断是否是平均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分。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体现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处理教材,让教材尽可能大的发挥作用。 二、合理把握学生认知起点,保证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底气 确定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其实也是追寻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起点太低,课堂教学费时低效,内容没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就没有动力。3如果起点太高,就会让学生
5、望而生畏,难以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某教师教学平均分一课的片段和思考。 【第一次教学尝试】 教师先是让学生分一分东西,把六个苹果分给两位同学可以怎么分?教师硬是让学生分出 1、5,2、4,3、3,然后再让学生把几种方法分类,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继而揭示这种特殊的分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平均分 其实面对现在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还有实效性吗?首先现在的学生根本不会有上面的分法,我私下调查了 40 名学生的分法,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把它分成 3 个、3 个,学生从心底里已经认可了这种公平的分法,而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还有别的分法吗?教师再从“0”开始,那么课堂效率势必大打折
6、扣,所以用活教材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的认知各不相同,我们应以大部分学生的认知作为教学的起点,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徐长青的讲座,他所提出的“三不讲”是值得借鉴的, “即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创造性处理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在课前应该熟谙学情,把握认知起点。为此,我们对课做出了调整: 【第二次教学尝试】 1.直接导入,认识“平均分” T: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分” ,你觉得怎么样是平均分? S1: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样多。 S2:平均分就是每份的个数相同。 4T:看来同学们对平均分都有一定的认识。你们判断一下下面哪些图形是平均分吗? 2.判
7、断 T:按照你们的理解,你认为哪些是平均分? T:他们为什么不是平均分?现在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分的? S:每份分得同样多。 3.分一分 T:请你将这六支铅笔平均分一分。 (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 展示分法: (1) (引导:把( )支铅笔平均分成( )份,每份( )支) (2) (3) T:为什么说它是平均分?(分成 6 份,每份里有一颗糖)他们都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4.小结 T:尽管方法那么多,但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称为平均分。 显然,片段 2 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让学生说说“你觉得什么是平均分”?初步判断哪些图形是平
8、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为什么?有效地找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引入,花很少的时间就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平均分的本质每份分的同样多。片段一把5“平均分”这一简单的概念上的很复杂,相比片段一,片段二不仅更为有效,而且让学生也感受了数学的简单精炼。 三、关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确立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准绳 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重视结果的过程,更应该把握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技能。如平均分中的例 1 要让学生从主题图中观察分析得出知识间的共性:即每份分的同样多,初步感悟什么是平均分,主要是从分的结果来定位是否是平均分。然后引导学生平均
9、分一分六个苹果、四个苹果、三个苹果,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作了铺垫。最后,可以利用变式练习巩固概念,如图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为什么?在对比中深化了概念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平均分的图移一移、改一改变成平均分。这样层层深入注重了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生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避免了过分依赖口诀进行平均分的不足。当初步达成教学目标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 T:(课件出示一张图片) ,同学们你们能将图中的糖果平均分成 5份吗? S:看不清一共有多少个。 T:是呀,老师也看不清。 老师只告诉你有五十几个, 但不知道具体数目,你们打算怎样平均分呢? S1:我觉得可以先每堆少分几个,
10、再每堆少分几个,一直这样分下去,但每次每堆分的数目必须一样多,最后当我们看清还有几个时,再6将它们平均分一分就可以了。 T:你们觉得他这样分有道理吗? S:有。 S2:因为不知道具体的个数,所以每堆分几个我们无法马上算。 S3:我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因为有五十几个分成五堆,可以将它看成五十个来分,先每堆分 10 个,再将剩下的个数平均分,这样既快又简单。 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一堆不知道具体数量的物品,让学生平均分,我们的学生能在估一估的基础上,先每份分一些,然后在将剩下的用口诀平均分,真正提高了分的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特别要注重以学生全
11、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为中心,努力挖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中品味创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理性扬弃教材内容方法,突破创造性处理教材的思维 大胆的创新设计需要我们敢于跳出教材所固定的圈子,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播洒智慧与思维扩散的舞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跳出教材教教材对新时期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能力,我们应该不断精进,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借用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即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跳出教材而不脱离教材,把教材用活、用当。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平均分一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平均分,掌7握平均分的方法。对于二年
12、级的学生平均分一课中,例 2 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将 15 各苹果平均分成 5 份,让后让学生汇报各自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得出三五十五,所以每份放三个。这样的教学能否突破教学的难点,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仅仅这样教学,学生则根据此前学过的表内乘法中的知识,直接想到了每份数,分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体验分的过程很少,学生分东西的本领无法得到培养。 如何才能突破难点呢?我们要跳出教材教教材。可以将例 2 的教学做出这样的调整:(环节 1)先让学生独立将 15 个苹果平均分成 5 份,然后汇报各自
13、的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有一个一个的分,两个两个的分,三个三个的分三种方法。然后引导让学生说说更喜欢哪种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分的过程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一个一个的分比较简单,但如果个数多的话就比较麻烦;三个三个的分即用乘法口诀的方法最简单。这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可是仅有这样的体验是不充分的,所以可以在教材上增加一个环节:(环节 2)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将 16 个苹果平均分成 5 份,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他们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这是显然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来分。借此,我们再一次让学生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先一个一个分(或几个几个得分) ,最后剩下一个怎么办?让学生明白把剩下的一个
14、平均“切”成 5 块,每个盘子一块;三个三个地分,最后剩下的也是一个,同样要把最后一个“平均”分成 5 块。这样的环节对于教材是一种突破,避免了学生过于依赖乘法8口诀进行平均分的实际,不仅让他们感受了平均分的方法,也是对平均分含义的进一步深化,更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教材是专家的结晶,但它并不是金科玉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只有在“着眼有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数学教学内容的生命性,使“材”为特定的“人”所用。 【参考文献】 1张卫星.例谈如何灵活处理小学数学教材.杭州:教学月刊出版社,2008 年 9 月 2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99-203 3周玉仁.论当前课改中的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教师J.2006(9) 4王深根.新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3-87 5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89 6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97 7贾振东,胡桃根.在解读中提升和发展.小学数学教育J.2010(10).5-7 9(作者单位:浙江省萧山区衙前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