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以技术与制度创新转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摘要: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就要从宏观调控和微观主体两方面进行改造。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在转变过程中应注重以适时的、符合国际形势发展需要的贸易政策引导国内广大中小企业及产品与服务市场进行根本上的制度创新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尤其注重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粗放型增长;集约型增长;宏观调控;技术与制度创新 一、引言 我国目前外贸增长方式为粗放型增长,即增长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密集使用扩大出口实现。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贸易总额不断扩大。2012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超
2、3.6 万亿美元,比改革开放初扩大140 多倍,世界排名上升至前三位。但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问题也显露出来。 资源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性发展决定了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近年来我国廉价产品出口招致大量反倾销和壁垒等限制措施,同时低价竞争使中国面临“贫困化增长”问题。劳动力方面,我国“人口红利”拐点已现,廉价劳动力的未来竞争力正明显减弱;资源方面,近年来美国爆发的“页岩气”革命正改变着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而由于技术与地形限制我国要依靠页岩气实现能源独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依靠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贸易在长期来看是不明智的。要解决粗放式经济的问题,实现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新发展,要求
3、我国外贸向以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实现出口贸易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渐进转变,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份额。转变过程中需要宏观战略调控和微观技术与制度的共同调整创新,而笔者认为其中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出口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是外贸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给予极大重视。 二、宏观调控与微观技术与制度改造 宏观战略方面,2006 年,党和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正式提出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新时期政府要重点实践科技兴贸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地方注重改变片面追求出口扩大的目标,给企业以良好导向。宏观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是改革增长方式的依据和方向指导,对于微观主体的改造
4、有统筹和推动作用。 国家战略统筹下,微观制度改革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出口产品的主体大多为企业,企业制度的创新在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即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有完善的市场环境和融资环境,因此要加大金融制度和市场体制等的完善;同时创新经营模式,实践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商会制度,提高行业自律;鼓励各行业技术和服务贸易的扩大等。 制度创新是新技术应用于组织过程的表现,因而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才是渐进转变的根本路径。国内学者黄静波指出,技术差距贸易模型和新贸易理论都说明了技术创新对保持比较优势的作用。加强对 R&D 投资,不断开发新技术是改善
5、贸易地位和保证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措施。生产流程应注意创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应对技术壁垒和避免“粮食安全”风险,同时通过研发核心技术,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制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此外,生产要素技术化强调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即应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水平将技术应用于生产。同样,通过培养企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识教育等将技术应用于经营管理,也是提高外贸能力的有效手段,培养中应注重企业人员的国际营销技能、物流技能、商务谈判技能、管理技能等的提升,与国际形式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为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做条件。通过培养人才,研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出口与引入学习能力。在技术应用中应特别注意技术
6、转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大力发展技术贸易,提高占对外贸易的份额,在技术引进中注重核心技术的引入和消化创新,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减少技术依赖,以应对发达国家对于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 三、结语 技术的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必备条件,同时又是政府政策提供出口激励程度的依据,可见宏观政策、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调整是协调统一的,要在外贸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明锋:浅析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J.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 年 07 期. 2李 泉:试述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 年 27 期. 3黄静波:基于技术创新的出口增长方可持续N.南方日报,2005年 12 月 14 日. 4张建平 师求恩:中国对外贸易概论A.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