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6882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飞发展,也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从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为前提,努力建立学生主体地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促进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发展。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教学教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一、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

2、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精神。 2、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

3、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即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二、因材施教,培优辅差,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为了有利于分类推进,我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做到“长善而救失” 。1、教学要求要体现各类学生的层次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区别对待,如在实验课中,演示性试验由后进生完成,验证性实验由中等生完成,探索性试验由优等生完成。从而使后进生“吃得消” ,中等生“吃得透” ,优等生“吃得饱

4、” 。 2、作业设计要照顾各类学生的差异性。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分别设计出基础题、思考题和综合运用题等练习题。一般来说,优等生以综合训练为主,重点放在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上;中等生立足于消化、吸收课本上的“双基”内容,注意智能训练;后进生则只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这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长进。 3、课外辅导要侧重各类学生的需要性。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对课外辅导的不同需求,我们对面上的学生强调抓好单元过关,使之掌握规律性的的东西,进而发展能力;对优生适当加码,结合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他们进行探索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对后进生则主要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因为我对后进生特别关心

5、,课堂上优先提问,课后优先辅导,对他们的作业大多数是当面批改,悉心指导。所以,我手中没有转变不了的后进生,所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也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由于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所以一些优秀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一些后进生的潜质也得到充分开发,从而使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过程中

6、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教材可谓一个“新”字,在每章每节中编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颇独具匠心。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感到有趣,学方法、学内容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的方面: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不仅仅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特别是后进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后,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2、培养探讨的习惯。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后进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引发学生积极探讨教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讨的习惯。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

7、同时,你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教学楼前的石柱子你怎样测得他的直径?”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观察是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得知识,以至于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不但使学生体会观察而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而且自觉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4、培养小结的习惯。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就强调自己去学习。小结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认知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养成正确的学

8、习习惯,才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

9、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

10、学的能力的目的。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如学生刚学数学时,兴趣较浓,但随着知识的深化,尤其到初二就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少数学生出现作业难以完成、考试不及格等学习障碍,这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抗挫能力;有的学生学习意志薄弱,面对挫折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从而害怕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进步就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勇气;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只能凭直觉或思维定势去分析问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循序渐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对较抽象的数学思想可辅助于具体的例题,变抽象为形象,再抽象出其本质;有的学生思维不灵活,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时出现障碍,如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较多时,学生就难以运用众多的条件进行解题;又如当提问角度变化时,尽管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不变,有些学生仍会感到困难,缺乏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不善于寻找替换方案,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