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7170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摘要:21 世纪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也是快速城市化和高度城市化时期。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开拓城市规划新思维, 把“生态思想”引入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引导正确的城市化方向和城市“生态化” ,实现城市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创造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生态城市概念;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的“生态” ,这里已不是狭义的生物学概念,而是包含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协调、持续发展的含义; 生态城市的“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已不是“城市市” ,而是“区域市” (城乡空间融合的含义) ,是人与自然

2、共生、共荣、共存的复合系统。所以它不同于以往城市以掠夺其外界资源的方式来促进自身繁荣,而是非掠夺性的,既能供养人类,又能“供养”自然。可见生态城市是以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持续发展为基础而存在,这是最普遍意义上的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相对独立的国家(地区) 、城市之间又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需要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合作,因而生态城市是具有全球全人类意义的共同财富。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规划方法反思基础上,摒弃传统规划价值观,适应城市生态化建设而提出的。我们知道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就是以此复合

3、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应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生态工艺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信息,去摸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区别,是对人类主宰自然、追求物质利益的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实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等手段,促进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

4、标是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1、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特点 ( 一) 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规划方法反思基础上,摒弃传统规划价值观,适应城市生态化建设而提出的。我们知道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就是以此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应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生态工艺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信息,去摸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

5、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区别,是对人类主宰自然、追求物质利益的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实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等手段,促进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 二) 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对策 1、以生态城市所在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 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所在的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城市与其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本身就是“区域市”

6、 ,规划的地理空间从城市建设区扩大到城市的补给区,扩大到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相关地区(生态腹地) ,而且还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也包括进来,规划强调城乡空间融合,视建设区与区域为一整体。城市只追求自身繁荣而掠夺其外界资源或将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地区的时代必须终止。生态城市应当与其区域共存共荣。 2、强调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的结合 这意味着规划内容的扩大,仅仅考虑物质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出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对策,如社会生态方面,提出保持合适的性别比、合理的年龄构成的对策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结合起来考虑,三者兼顾,全面规划。规划是多学科、多工种协作配合,进行跨学科研

7、究,从而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 3、以土地适宜度等分析为依据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开发成熟程度(开发度) 、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适宜度)及土地对人类活动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值(承载力)的分析,进行土地分区(比如可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 ,确定土地开展顺序,保证城市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布局,将城乡土地及绿色空间加以统筹安排,把城市融合、组织到大自然的生态体系中去,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与田园化,避免城市无限制地扩散,使其有充裕的预留空间和生态缓冲区,又将郊野绿地引入城市,也

8、利于城乡空间融合。这种“灵活性”保证了城市持续、健康地生长,又保护了已建立的使用价值。 4、公众广泛参与 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与城市共兴衰荣辱。市民参与规划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规划以人为本的宗旨,从而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公众参与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在于规划决策这一环节。在规划的制订、实施、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上的参与机会。这种参与同时也促进了新的规划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观)和生态意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公正的生活环境。 5、规划具有持续性、动态性 生态城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时期内的

9、城市发展规划不能仅从那一时期的利益出发,必须从城市长远发展来考虑,不能因一个时期发展目标的盲目追求而致使下一时期发展的失衡。规划设计与实施建设形成动态反馈的有机互动的持续过程,使规划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能力,提高规划的适应性。 ( 三) 生态城市功能区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重视多样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优美人工环境的创造,将人工建造的生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区内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日照等条件,小气候宜人,增添居民可随时接触到的绿地和水系,增加地面的透水性能,降低地表径流量,减少区内环境的硬质铺装,如道路采用透水路面及植草砖 。规划设计中注重加强立体绿化,提高景观的多

10、样性,另外还可起到隔热、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 ( 四) 生态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城市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这些由砖瓦砂石、钢筋水泥形成的人造地貌、人工环境改变了其自然演进过程,自然环境(地貌、气候、土壤、水、生物群落等要素)发生剧烈变化,其再生能力受到制约而日趋脆弱。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指导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则运用一定手段来减弱或消除这些消极影响,进行必要的还原与补偿而达到新的平衡,促进和适应城市自然演进过程,增强环境的健康性,提供舒适的城市空间环境。 三、结语 建设生态城市这一基本思想,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发展的目标,它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的大方向。本文从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三个层面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以期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8-23. 2 王富平,黄献明,栗德祥.生态足迹分析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10(8):81-83. 3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 4 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36-437 4 刘轶.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