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947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探析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设计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型高层建筑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目前,对于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进行隔震结构设计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超高层隔震结构设计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关工作要点和重视模式,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 ;超高层 ;结构设计 ;抗震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的建筑防震技术主要是以加强建筑物的刚性和韧性之间的配合度来实现的,而近年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采用了隔震的防震新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筑施工水平进行了改良。目前以我国的建筑隔震结构设计技术水平来讲,主要的

2、隔震技术方式是基础隔震,除此之外,还有中间隔震和悬挂隔震等技术方式。在实际的超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于隔震的技术方式选用还需要结合具体建筑工程的要求来确定。 1. 隔震技术的应用 自我国引进隔震建筑物结构设计技术以来, 就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与创新,目前隔震技术除了能够在建筑工程建造设计中发挥重大作用,还能够对已经建设完工的高层建筑进行隔震结构改造,以提高现有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一般来讲,隔震结构层可以设计在高层建筑的不同位置, 如防火层或设备层的结构部位,或者基础层和中间层也可以,甚至在高层建筑的顶层也能起到良好的抗震加固效果。 2. 隔震建筑物 隔

3、震建筑物是指在建筑物结构中的某个层面采用了隔震层的加固技术, 这种隔震层装置是各种侧向劲度较小的隔震组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加长整个隔震建筑物的周期,以消减外力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影响。其作用原理是因为在加长了建筑物的周期以后,会增大建筑物的位移,再加上各种消能组件的作用,就可以大幅度增高结构的阻尼比,而实现减少建筑位移量的目的。 3. 基础隔震技术 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中应用最广泛, 也是效果最好的抗震加固技术,并且基础隔震的技术成本较低,但在隔震功能上却发挥巨大的效应,因地震而引起的地面运动频率对于基础隔震效果的影响非常小,共振现象的发生频率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4、3.1 基础隔震的概念 通常所指的基础隔震是指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 为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加设一层高度不大但有足够可靠的隔震设置,用以吸收由地面运动所带来的作用力,从而减少建筑上部结构中受到的地震影响,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群和设备不受伤害,也有效制止了因整体结构破坏而引起的次生灾害。 3.2 基础隔震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基础隔震层要充分吸收建筑周边的所有地面运动作用力, 因此,在设计中,最好要将隔震层的面积范围稍大于建筑基础的范围,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保证施工场地足够宽绰。在设置隔震层周边的挡土墙时,由于在其上部会产生墙外狭道等现象,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

5、一部分结构在地震作用中是否会发生位移而引起其他不良问题的出现。 3.3 基础隔震结构体系动力分析 在高烈度区地震波影响下, 高层隔震结构体系的上部结构弯曲变形已开始占了较大部分,在高烈度地区应用橡胶隔震结构,结构中的隔震支座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拉应力或者非线性变形,但是结构整体是安全的。对于高层隔震结构体系,上部结构的倾覆弯矩较大,水平地震作用会引起隔震层的转动,结构的垂直荷载也较大,隔震层可能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对于这种情况, 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不仅要按多质点平动体系进行分析,并且要考虑结构的摆动。因此应采用多质点平动加摆动计算模型,如图 1 所示。 图 1 基础隔震体系多质点平动加摆动动力分析

6、模型 4. 中间层隔震技术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 尤其是在城市中心的地区进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往往会受到地面施工空间的限制,这时候也可以采用中间层隔震技术。这种隔震建筑物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即隔震层以下的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基础、隔震层、隔震层以上的建筑结构。 5. 悬挂隔震技术 悬挂隔震技术是利用一定的装置将建筑物整体结构或大部分结构悬挂起来,以达到在地震时,地面运动作用不到建筑主体结构上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抗震。但这种隔震技术结构中,悬杆所要承受的荷载较大,必须用高强钢来实现,但高强钢的柔性较差,容易在较大的垂直作用力下断裂。6.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 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

7、,需要严格按照有关高层建筑规范条例的相关内容,结合建筑物所在环境的实际情况,遵循隔震设计的一般要求,采取合理的设计步骤,确保超高层隔震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6.1 隔震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建筑抗震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2)设防目标:采用隔震设计的房屋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抗震建筑。在水平地震方面,隔震结构具有比抗震结构至少高 0.5 个设防烈度的抗震安全储备。竖向抗震措施不应降低。(3)隔震部件: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部件的性能要求;

8、隔震部件的设计参数和耐久性应由试验确定;并在安装前对工程中所有各种类型和规格的部件原型进行抽样检测,每种类型和每一规格的数量不应少于 3 个,抽样检测的合格率应为 100%;设置隔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6.2 隔震设计步骤 (1)结构隔震控制目标的确定。依据设防烈度或地震危险性场地条件以及工程的重要性,确定设防标准。(2)结构设计。确定上部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初步确定上部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由于设置了隔震层,上部结构所受地震作用降低很多。因此,对柱子轴压比的限制可适当降低,柱子的截面也可适当减少。这部分设计内容与非隔震建筑相同。(3)隔震装置的选用

9、。根据隔震装置的承载力、刚度、变形等性能要求和规定,确定隔震支座的类型、个数和隔震支座的尺寸、布置并进行隔震支座设计。(4)结构隔震体系动力参数的确定。选择隔震结构动力计算分析模型,确定结构的刚度、自振周期、阻尼比等动力参数。(5)结构隔震控制验算。计算结构地震作用和结构的加速度、速度、位移、隔震的水平位移、支座轴力等地震反应,确认是否满足设防标准。 7.超高层隔震建筑物设计技术 超高层隔震建筑物设计技术主要有下列关键因素: 7.1 长周期建筑物之隔震效果 隔震建筑物之最优越抗震效果即在延长建筑物基本振动周期,但高层建筑物基本振动周期往往超过 3 秒,隔震后即使将建筑物基本振动周期拉长至 5

10、秒以上,由反应谱显示,两者加速度反应相差有限。但是在增加阻尼比降低地震位移反应,则有其贡献。 7.2 倾覆作用造成隔震组件受拉力 隔震组件设计时必须考虑拉力作用,因此拉力试验成为规范修订之首要任务。 7.3 风力作用 隔震层设计时必须考虑地震力作用,但是小地震或风力作用,隔震组件是否发挥功能?仍有待深入探讨。 8. 结束语 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是目前抗震效果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法,但其设计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完善技术方法,使我国的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王其军,关于超高层建筑防震设计的研究 J. 民营科技,2012 (2)邹莉, 超高层超限抗震分析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