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滩 12 号:东亚第一楼现坐落于上海外滩 12 号的浦发银行大楼,是外滩建筑群中的代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大楼于 1921 年 5 月 5 日开工兴建,原业主为英资上海汇丰银行,建筑风格是属于新古典主义流派中的希腊风格。1923 年 6 月 23 日,汇丰银行投资达 1 000 万银元的新大楼建成投入了使用。造价超出了最初预算的五倍,人们从远处就可看见大楼轮廓分明的造型特征,正面有六根圆柱的柱廊,以及下面由三个券门构成的入口,它们在立面的一片洁白中形成轮廓分明对比。 银行的主入口位于朝向外滩立面的中心,由宽 11 米、高 20 米的三个拱门组成,三座拱门中央顶部的锁石,分别为三个头像,
2、中间代表农业,其含义为财富之源;两边的头像分别代表着工业和航运,据设计者的解释,这是托起现代经济繁荣的两大助推器。青铜门上铸有精美的图案。门口长达 62 米的台阶两旁,匍卧着两只青铜狮子,其中一只正在吼叫,另一只则安静地蹲着。它们是由英国艺术家亨利普勒(Henry Poole)创作的,含有守望和护卫的意思。从外面的门廊穿过三扇青铜框的玻璃旋转门就可进入门厅。 建筑内部的艺术构思集中体现在对门厅的处理上。八角形门厅的对角线长 52 米,上面有一个奇特的穹顶。穹顶由八根独立的赭色大理石圆柱支撑。门厅平面呈八边形,这是为了将“八”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财富的数字和商业发达的想法,与门厅的实际功能
3、结合起来。八角形门厅外面的连拱廊也是用赭色的大理石建造。圆柱的基座和柱头则是青铜的。八角形门厅的穹顶和穹顶下的鼓座部分都覆盖了马赛克镶嵌画。据记载,这些镶嵌画的主题和图案在 1921 年 5 月大楼开工前就已经创作完成了。门厅的下半部分是由八个圆拱形门洞构成的,圆拱的两侧拱肩上共镶嵌着 16 个古希腊风格的人物形象,下面有拉丁文名词释义,分别代表了作为现代银行家必须具备的 16 种品质、知识或者素养,其含义分别是:IVSTITIA(公正) 、 TEMPERANTIA(镇静) 、AEQVITAS(平衡) 、PHILOSOPHIA(哲理) 、SVBTILITAS(精明) 、LABOR(劳作) 、F
4、IDES(忠实) 、VERITAS(真理) 、HISTORIA(历史) 、SAPIENTIA(智慧) 、EXPERIENTIA(经验) 、FORTITVDO(坚韧) 、PROBITAS(正直) 、PRVDENTIA(谨慎) 、SCIEJTIA(知识) 、ORDINATIO(秩序) 。圆拱门洞上方八个主要的镶板代表了当时东西方的金融中心,其象征分别是汇丰银行在伦敦、纽约、东京、上海、香港、巴黎、曼谷、加尔各答的八家银行。 每幅壁画的主题人物是不同装束和寓意的女神。正对入口题为伦敦的那幅壁画是戴头盔、右手持三叉戟、左手抚一头狮子的不列颠尼娅,狮子代表皇权,象征着英帝国不容挑战的地位。女神右下方的人
5、物捧着伦敦城徽;左下方有一尊象征泰晤士河的人像,一手挽着帆船,另一手托着罗盘和航尺。背景是泰晤士,左边有议会大厦,右边有圣保罗大教堂。下方的伦敦字样两边有四颗纹章,分别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象征上海的是睿智女神,右手平置在前额,目光凝视着远方,左手操纵着航船的舵轮。在她右下方的老人象征着扬子江,源远流长;年轻女性象征着海运,她们都看护着一艘帆船,表示对贸易的呵护。背景是黄浦江畔的汇丰银行和上海海关,下面的纹章是中英两国的商旗。 门厅圆形天顶的图案进一步强调了该建筑的勃勃雄心。太阳神赫利俄斯( Helios)驾驶着金色马车正自东至西驰过天空,追赶他的孪生姊妹、月亮神 ( Arte
6、mis) ,月神前额上镶嵌着一颗新月形宝石,背景的一半是白天、另一半是黑夜;云彩承托着的谷物女神色列斯(Ceres)手捧丰收之角,里面盛满了谷穗和各种水果,是丰硕的象征。整幅天顶画象征的是苍穹大地和日月星辰的生生不息。穹顶外圈有八个金色狮形纹饰和在红色方框内的几何形符号,其中有佛教的“蛎”字符、犹太教所罗门的大卫之星等。再外圈是天球上黄道 12 宫星座图像,依次为:水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 八角形门厅有五个拱券通向主营业大厅。富丽堂皇的大厅实际上占据了整个大楼的进深。40 根联排的爱奥尼克大理石柱,支撑着希腊式的格子顶天花
7、板,造型古雅的青铜灯具使以纤维熟石膏为材料的天花板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墙和柱子表面贴砌着色调柔和的灰色意大利大理石。一条走廊贯穿了左侧整个西墙的长度,西墙上开着七孔高大的券窗,与门厅的拱廊色调相一致,这条走廊也用赭色大理石装饰。光线透过西墙的券窗、北端的巨大青铜窗户和上面透明的半圆形拱顶,解决了整个大厅的采光需要。拱形的玻璃天棚长 120 米,跨度 33 米,位于大厅正中央。大厅的大理石工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根用整块大理石制作的圆柱,它们在大厅的每端布置两根,这些圆柱在意大利加工,每根约有七吨重,完好无损地运到现场,其难度可想而知。营业大厅南端有一座双向可行的白色和赭色楼梯,通向夹层楼面,那
8、里配置银行的功能性设施。为使大厅显得对称,北端还有一个类似的夹层楼面。南端的大理石楼梯下,是银行的另一个出入口,通往福州路。 从福州路和外滩正面都可以进入银行储蓄部和中国营业部。中国营业部有很大一块空间供公众及员工使用,华人营业大厅位于大楼的西南,无论是从福州路的西南门进入,还是从主营业大厅西南角的大理石拱道进去,参观者都会被金碧辉煌的中式装潢所吸引。那些到过北京并参观过故宫的人马上会想起那些宫殿的绚丽色彩。而对其他参观者来讲,那种感觉也许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为营造喜庆氛围而装潢成的多种颜色;设计师在这里尝试了大胆的装潢方案,无论是总体还是细节的设计,都与主营业大厅迥然不同,但他取得了成功,在
9、 20 世纪上海的西式建筑里,人们感受到了 14 世纪中国最好的艺术传统的氛围。 整幢大楼采用的青铜工装件都属世界一流的产品。主入口的三扇青铜门各重五吨。除了会计室的大理石产自英格兰西南部的德文郡外,整幢楼里使用的大理石都产自意大利,这些石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匹配。公共空间的室内地面用大理石、马赛克铺成,边缘才使用整块大理石,这是因为考虑到在上海初夏潮湿的天气里,马赛克要比大理石地面不容易打滑。大楼外部主要立面从上到下全部采用香港出产的浅色花岗岩贴砌。这座大楼的地点和规模给了设计师一生难得的机会。沿外滩约 300米的立面和福州路 200 米的立面构成了建筑的理想基地。这里恰好处在外滩黄浦江浅弧形岸
10、线的底端,欧洲人曾把这条曲线看成是一个聚宝盆。汇丰银行的董事们相信,滔滔不绝的江水带来的财富将会不断地积淀在这个盆底,在这儿起楼是个好兆头。确实在黄浦江上航行的各国商船都可清楚地看到这座 180 米高的建筑。担纲汇丰银行大楼建筑设计的是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开业的公和洋行,设计这一建筑的是建筑师威尔逊(G.L Wilson) ,他又是洋行合伙人。但是像这样一个复杂的结构,一个人不可能设计它所有的细节。因此在威尔逊周围还聚集了一批助理设计师、工程师、雕塑家及其他艺术家。 这座大厦的全部重量,是由 2600 根美洲俄勒冈松木桩做成基础支撑的。由于上海土质松软,这些密密麻麻的木桩平均长 2 米,最长的达
11、40米,粗端为 12 英寸,尖端为 10 英寸。大楼的许多结构钢梁跨度都创新了上海建筑的纪录,有些长达 52 米。上层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防火,再用砖或混凝土将钢铁整个包起来。不仅如此,包括整个建筑都采用了防火结构,实际上底层没有使用木头。 汇丰银行新楼建成时,英国人称它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汇丰银行作为一家著名的全球商业银行,宣布遵照中国政府法令和有关金融管理办法继续经营外汇业务,但行址迁往圆明园路 185 号。原建筑 1955 年 4 月经粉刷后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地,更名市府大楼。1995 年为恢复外滩金融街功能,上海市政府迁出。在置换修缮中发现了上文所讲的精美壁画,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当围绕着这些壁画的秘密被一一揭开以后,人们庆幸它们得以保存,更庆幸它们因房屋置换政策的成功实施而得以被发现。 其实,它们的被覆盖和被揭示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1956 年被覆盖时,新生的共和国政权面对的是强大的敌对势力,因而要在国内全面地、干净地清除外国殖民主义的影响。1997 年被揭示的时代,正是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的时代,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的反响,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就显得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