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股过度发行的不良效应及调控对策摘要:2009 年至今,我国股市一直不稳定,投融资功能受到很大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92012 年,我国新股表现为过度发行,其发行量和筹集资金数额都较高,且“破发”现象较为严重。新股过度发行给 A 股市场、股民和企业都带来较大影响。我国应纠正新股上市越多越好的观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安排新股上市;严格审查企业上市申请,谨防不良企业上市“圈钱” ;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培育稳定运行的市场机制,减少市场剧烈波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新股过度发行;不良效应;调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2、077685(2013)09009405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股市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新股过度发行、密集上市,导致资金分流、供求失衡、市场压力增大,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我国股市是国内企业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和广大股民投资的重要场所,其长期低迷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对我国新股过度发行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解决新股过度发行问题的调控办法十分必要,也有助于我国股市早日恢复正常状态,走上一条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道路。 一、我国新股过度发行的表现 (一)新股发行的数量增长过快 我国股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至上世纪末,除 1991 年、1992年和 1995 年这三年新股发行数
3、量较少外,其他年份发行新股的数量都在100 多只左右,其中 1996 年和 1997 年都超过 200 只,分别达到 207 只和215 只(见表 1) 。从均量看,19911999 年,我国年均发行新股约104.33 只。可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发行新股的数量和速度基本正常,国家较为严格地控制和审批新股上市发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即从20002008 年,除 2005 年全年仅发行 4 只新股外,其他年份新股发行情况也比较正常。尽管在这期间我国出现过全民炒股热潮(20062008 年) ,但新股发行并没有失控,年均发行新股约 75.11 只,低于上世纪的平均水平。然而从 2009 年 6
4、月起,我国新股发行力度不断加大(此前,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暂停审批新股发行) ,新股发行的数量快速增长。2009 年至 2012 年,各年发行新股分别为 93 只、345 只、279 只和 154 只,四年时间共发行新股 871 只,发行的新股数量占全部股票总数的35.04%,极大地超出常态。 (二)新股发行筹集资金数额巨大 近年来,我国企业从股市筹集资金数额巨大。2009 年至 2012 年末,我国企业通过新股发行年筹集资金分别为 1831.38 亿元、4882.63 亿元、2825.07 亿元和 1034.32 亿元(见表 2) ,四年时间筹资合计高达10573.40 亿元,年均筹资
5、 2643.35 亿元;而在 20022008 年七年间,我国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仅筹集资金 8612.31 亿元,年均筹资 1230.33 亿元。前者是后者的 2.15 倍。可见,近几年我国新股发行筹集资金的数额急剧扩张。 由于近几年我国新股过度发行,导致新股“破发”现象严重。如果将新股“破发”定义为上市首日最低价低于发行价,那么 2010 年上市新股有 32 只“破发” ,破发率为 9.22%;2011 年上市新股有 84 只“破发” ,破发率为 29.89%;2012 年上市新股有 41 只“破发” ,破发率为26.62%(见表 3) 。其中,2011 年上市新股首日破发率最高,将近 30%
6、。总体看,2011 年和 2012 年新股上市后基本呈单边下跌走势,这是我国股市自成立以来的罕见现象。另外,2011 年全年新股发行跌破发行价的有203 只,破发率达 71.98%;2012 年,新股发行跌破发行价的有 114 只,破发率达 74%。近年新股发行出现较严重的“破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供求关系是决定股价均衡的最重要因素,在市场已处于高估值的情况下,大量发行新股,致使新股过度上市,分流大量资金,加大了市场资金供求压力,众多新股的“破发”便成必然。 二、我国新股过度发行的不利影响 (一)造成 A 股市场不振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重创了世界经济,导致全球股市暴跌。我国
7、 A股下跌也十分严重,被迫暂停新股上市,2009 年 6 月才重启新股发行。截至 2012 年底,四年时间内,共审批上市新股 871 只,从 A 股市场筹集资金 10573.40 亿元,占同期 A 股市场融资总金额的 47.73%,均创 A 股当时的历史纪录。由于这四年里新股密集上市发行,从较弱的 A 股市场过分融资,结果导致 A 股市场不断下行。上证指数由 2009 年 6 月 19 日的2880.49 点跌至 2012 年 11 月 27 日的 1991.17 点,跌幅达 30.87%;同期,沪深 300 指数也从 3080.00 点跌至 2150.64,跌幅达 30.17%;A 股市场交
8、易成交量从 1513.21 亿元降至 390.89 亿元,市场低迷。近几年影响我国股市下跌的因素固然很多,如上市公司增发、配股、解禁股套现等,但大量新股的上市发行,过度地从市场上吸取资金,无疑是 A 股市场不断下跌的最直接因素和推手。 (二)沉重打击了股民的投资信心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重挫 A 股市场,但广大股民仍对 A 股市场有较大信心,许多股民投资热情并没有衰减。股民普遍认为,A 股进入“熊市”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很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并且我国经济在危机后不久率先回暖,重新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实际上 A 股没有像广大股民期望的那样走出低谷,而是在危机后上行约
9、一年时间,从 2010 年 1 月开始重新进入下行通道,上证指数由 2010 年 1 月 4 日的 3243.76 点一直下跌至 2012 年 11 月 27 日的1991.17 点,击破 2000 点“大关” ,跌幅高达 38.62%。而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股市都开始回暖,与我国 A 股行情形成了强烈反差。近几年,我国大量新股的密集上市,不断从市场上分流资金,使 A 股市场欲振乏力,不升反降,沉重打击了股民的投资信心,使广大股民基本丧失了投资动力,导致我国股市至今仍没有走出萧条的困境。 (三)给广大股民造成较大的投资损失 近几年我国新股过度发行,上市企业从 A 股市场筹集大量资金,而遭受最
10、大损失的是广大股民,他们的投资严重缩水。数据显示,2009 年出现亏损的股民占比高达 35%,仅有 1/4 的散户有一定收益。2010 年,上证指数全年跌幅达 13.40%,全年实现收益的股民不足三成,超过七成的股民是负收益。在七成的亏损股民中,有 10%以上的投资者损失幅度超过 40%,另有 70%80%的投资者亏损幅度介于 20%40%之间。2011 年,上证指数全年跌幅高达 22.90%,亏损的投资者占比 77.94%,其中亏损 30%以上的投资者占 22.04%,亏损 50%以上的投资者占 11.40%。 (四)造成企业争相上市的不良效应 2009 年 6 月 19 日我国重启新股上市
11、闸门,批准企业上市速度不断加快。2009 年仅半年时间,沪深两市上市新股 93 只。2010 年,众多企业见有机可乘,展开了上市“争夺战” ,掀起了上市高潮,全年共有 345 家企业新股获批上市,创造了当时 A 股年上市新股最多纪录。2011 年,我国股市在大量新股上市融资的重压下又开始下行,但全年仍有 279 家新股在沪深两市上市发行,结果导致 2011 年底,上证指数急剧下跌至2199.42 点。2012 年,我国股市低迷,全年上证指数在 2400 点到 1900点之间徘徊,广大股民要求停发新股、挽救 A 股的呼吁不绝于耳,但截至 2012 年底,我国仍批准 154 家企业新股上市。目前,
12、我国企业争相上市愈演愈烈,截至 2012 年 11 月 12 日,在审待发企业共有 792 家。其中,上证所主板 149 家,深交所中小板 333 家,创业板 310 家,过会待发企业为 91 家。我国企业争相上市的动力在于,它可使上市企业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生产经营资金,而这笔资金是不用支付利息也不用偿还的。当限售股解禁时,上市企业的法人或高管还可套现逃脱,转眼间成为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三、对策建议 (一)纠正新股上市越多越好的观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安排新股上市 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应纠正新股上市越多越好的观念,将股市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工作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安排新股上市,切勿再
13、搞新股上市“大跃进” 。特别是目前还有近 800 只新股等待审批发行,形势十分严峻。国家证券管理部门要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新股上市,如果市场出现严重下跌,应果断暂停新股上市,以便让市场恢复生机。 (二)严格审查企业上市资质,谨防不良企业上市“圈钱” 国家证券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上市企业的审核力度,严格把关,谨防不良企业上市“圈钱” 。第一,对拟上市企业申请的所有材料,包括财务报告、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验资报告、发行数量、发行金额及发行价格等进行细致严格的审核,防止上市企业、保荐人、承销人和有关会计、审计、资产评估部门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第二,对拟上市企业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绝不能仅凭企业上
14、报的资料进行复审和定夺,而是要通过实地查看、查账及走访,彻底弄清企业的真实情况,坚决堵住某些不良企业妄图走捷径、上市“圈钱”的漏洞。第三,在有关报纸全面刊登拟上市企业的有关情况,加强信息披露,让广大投资者参与监督审查,使不良企业难以蒙混上市。第四,坚持原则,对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 ,绝不允许其上市。第五,目前要求将企业上市审查的审核制改为注册制的呼声很高,但考虑到我国股市的市场基础、市场结构等尚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国家证券管理部门还应长期坚持复核制,严格审查拟上市企业,防止不良企业浑水摸鱼、弄虚作假。 (三)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新股的过度发行会使股市不稳,投资者利益受到较大侵害。
15、因此,应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必须尽快改变“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观念,国家证券管理部门要本着对上市企业和广大股民负责的态度,将“融资”与“回报”二者同等对待,当市场出现严重下跌时,尽量减少或暂停新股发行,改善市场资金紧张状况,让股市休养生息。同时,引入股民代表参与新股定价,防止企业、保荐人、券商和询价机构暗箱操作、哄抬新股发行价格,将新股的发行价格调整至合理水平。简言之,国家证券管理部门要切实把广大股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增强他们对股市的投资信心。 (四)培育稳定运行的市场机制,减少市场剧烈波动 纵观近年我国股市的运行轨迹,不难发现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起大落、波动剧烈,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
16、损失。面对上市公司的不断“圈钱” ,市场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股民投资信心大减。2012 年 11 月23 日 A 股账户数为 16762.49 万户,但有 96.65%的人选择出局或观望,交易账户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尽快培育稳定运行的市场机制,减少市场剧烈波动,已成为目前和今后证券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第一,要完善 A 股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新股发行审批制度、新股定价制度、分红制度和退市制度等,解决 A 股市场结构与股价结构不平衡问题。第二,除严格审核企业发行新股申请外,还要严格审批上市公司增发、配股的申请,防止弄虚作假、趁机“圈钱” ,造成 A 股市场的资金分流。第三,对大小非
17、套现问题进行治理,当市场处于弱势时,延长大小非解禁时间,必要时暂停大小非解禁上市,以稳定市场。第四,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加强对 A 股市场的监控和预测,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对 A 股市场资金流动和交易等情况实施全方位监控,预判市场行情,当现实情况出现变化时,提前采取措施,缓解市场的波动。第五,建立市场平抑基金,即用从股市上征收的印花税设立平抑股市的基金,用以平抑股市的暴涨暴跌和稳定市场。 (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近几年我国股市的频繁波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直接的关联。企业为上市虚假陈述、相关利益机构为企业包装上市以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买空交易、自买自卖、
18、 “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发生,严重扰乱了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致使市场投机成风,严重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对此,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严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以净化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第一,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对证券法 、 公司法进行修订,以增强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建立健全证券违法行为处理办法 、 证券公司管理条例 、 上市公司监管条例 、 证券投资基金法 、证券投资者保护法 、 投资顾问或咨询法等法规。以法治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并据此处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为我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完善举报人制度,调动举报人的积极性。在加强内部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外部举报人的作用,做到“内外结合” ,以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容易引发内幕交易的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不断完善“异动即调查、涉嫌即暂停、违规即终止”等举措。第三,通过案例宣传,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第四,与相关法律部门建立协防机制,形成防治合力,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共同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活动,以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使我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 张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