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047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对策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和核心产业,其发展和集聚的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而产业转移是解决并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途径之一。借鉴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东部、东北和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制造业转移的态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实现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改善投资环境、依靠区域特色、降低运输成本及发挥政府调控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2-0073-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

2、中,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制造业发展及集聚很不平衡,如长三角、朱三角等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集聚态势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制造业也不太发达,集聚态势不太明显。自然禀赋、生产要素、国家政策等相依条件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影响和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不断差距和拉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提高。国家相关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东部一些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西

3、部地区为了促进自身发展,需要从东部地区承接一部分产业如制造业。因此,作为区域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产业转移越发受到重视。 对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积极调整升级地区产业结构,降低产业过度集中所带来的成本、资源环境等的承载压力,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从经济整体看,产业转移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分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为落后地区带来丰富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刺激投资、增加就业、提高消费水平,也可进一步通过外部效应,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因此,产业转移不仅显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显示了政策推动的力量。在

4、此大背景下,探究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态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及转移态势分析 (一)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态势分析 本文所指的制造业是除采掘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的产业,排除在外的产业受地理布局分布影响较大,在实际中对区域聚集的研究意义有限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制造业作为工业中最大的部分,对经济作出了极大贡献。自我国 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无论从地区结构还是行业结构上均出现了巨大变化。据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在制造业领域,中国每年生产 2.9 万亿美元的工业品,已领先其他国家;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马克佩里认为,201

5、1 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上升了 23%,美国的制造业产值仅上升了 2.8%,比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多了 20%2-3。 从时间维度的制造业地理集中来看,1992 年以来,我国经济伴随邓小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开始快速发展,20002004 年制造业集中度逐渐上升,期间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市场体制构建逐渐完善,受到市场力量的进一步推动,大量劳动力流向东部集中,积极支持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的集中发展,同时也给东部沿海城市产生了不利影响,如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基于此,为优化产业结构,2005 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制造业集中

6、度下降,加之 2008 年以来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制造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 从地区维度的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来看,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有代表性的如范建勇(2004)等,认为东部地区是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如 2010 年东部地区平均集中度为 0.62,分别是中部、西部、东北部的 3.5、4.8、7.8 倍;从各省市来看,集中度较高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如广东、江苏等,也是中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广东、江苏、山东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三大极点。随后,东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中度的降低是制造业过于饱和、成本加速上升压力下向内地转移的结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由于承受的土地、资源、人力成

7、本更高,更注重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制造业的迁出是一种必然和趋势4。在“十五”期间,东北地区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呈下滑态势,是因为在市场条件下,东北进一步拉大了与东部制造业的竞争力与市场活力,制造业集中度的下降;在国家战略积极影响下, “十一五”时期制造业集中度有所回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中虽程度低,但均有提高,表现为中部大幅提高,表明制造业存在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 总之,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2 年之后,我国逐渐走向全面开放,中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传统工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经济重心有所转移,如东北地位下降最为明显;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制造业中心在长江三角

8、洲和珠江三角洲崛起;伴随企业规模和制造业规模的发展,制造业地理集中一个表现为企业数量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现象,另一个表现为制造业行业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现象。 (二)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发展分析 从转移的整体态势来看,东部制造业的转出较为明显,中西部是其主要的承接地,东北地区的制造业转入不明显。从东部地区来看,制造业的一部分行业的占比仍呈增长态势,但行业数量和增长幅度下降;从东北部地区来看,制造业转入与转出基本平衡,东北地区转入的行业大多来自于东部地区,维持了东北部的制造业在全国的占比水平相对稳定。从转移的时间态势来看,伴随经济发展,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增强,特别是向中西部

9、的转移。从制造业转移的细分行业特征来看,从东部地区转出并不局限于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行业,如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更多是代表资本密集型甚至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等呈现从其他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态势。 三、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分析 从政策因素方面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产业政策是以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以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优先发展了东部地区,在这一政策的带动与促进之下,中国制造业几乎完全在向东部地区不断流动和集中,在推动东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剧了地区间经济

10、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域差距不断增强,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也成为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业呈现转移态势,可从比较优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方面进行解释,结合上述分析态势,在制造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东部地区劳动力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这些国家许多制造业向东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要素资源的成本也随之攀升,对于制造企业,获得低成本、高质量劳动力等要素的能力态势不断下降5;对比内陆地区,东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优势逐渐不足,迫使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比较优势分析,一是劳动力要素方面,地区间的要素禀赋不同,相对成本也

11、相异,制造业等产业的转移与集中也会受成本差异影响,劳动力作为产业成本的主要方面,适合作为产业转移影响的因素之一。虽然,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行业并不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相反中西部向东部地区转移是以劳动力密集型如纺织业为主要产业。二是资本要素方面,从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2012 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例在 40%以上,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东部略低于中西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东部略高于中西部,伴随时间发展,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例呈下降态势,制造业占全国比例下降较快,20052012 年下滑超过 15%,西部同期占比增加 12.3%,因而相

12、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本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强,说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大量转出资本密集型产业。三是技术要素方面,一个地区技术水平的变化可通过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总产值、受教育程度、平均劳动力来判断。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如能增强,将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产业向该地区转移,由于技术外部性,可进一步提高享受到的技术优势,形成循环作用6。因而,中西部向东部地区的靠近正在加速,快速增强了其比较优势,印证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现象。 从新经济地理学方面看,一是市场规模。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最终消费能力,特别是人均最终消费。从市场规模的绝对值看,东部仍拥有优势地位,

13、对比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在人均数值方面差距明显,从时间维度上东部市场规模的增长也高于西部地区,我国制造业从东部向西部的转移是在两者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的过程中进行的,因而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倒“U”形曲线的右半部分市场规模的效应不敌成本上升的效应,无法阻止产业由中心向外围的转移集中程度的下降7。二是投入产出理论。投入产出关联具有“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效应,提高一个地区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度的会促进产业向本地区的转移与集聚,制造业的一部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验证了这种关联效应8。三是运输成本。近年来,总的等级公路上中西部地区的里程己超越东部地区,交通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的交通运输成本急剧下降,为制

14、造产业向该地区转移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二)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相关理论与上述机制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制造业转移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劳动力、市场规模、投入产出等。 从制造业的转移与集中来看,一是资本存量。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中,密集型产业出现较明显的态势,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提升了中西部资本存量,说明资本存量有明显推动作用。二是技术水平。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伴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显改观了落后的技术状况,提高生产率为制造业的转移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三是扩大的市场规模。在新经济地理中,市场规模代表了范围经济的作用,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转好,

15、提高了生活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制造业产品市场,吸引着制造业向此转移。四是投入产出关联程度。纵向一体化的过程可降低产业成本,提高其竞争优势,通过重点行业或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吸引上下游行业,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制造业的转移。五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提高。作为新经济地理中的关键因素,中西部近年来改善交通条件特别是高速公路等,降低的交运成本使制造业向该地区转移的收益超过其产成品向外地市场运输的成本。六是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政府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如政府服务、财政、土地资源等相关政策等。 总之,具体而言,资本存量、劳动力和技术三大因素代表了地区要素禀赋,密集程度越高,地区整体制

16、造业集中程度越高;市场规模代表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其规模越大、投入产出关联度就越紧密、交通便利程度越高,越会提高地区整体制造业集中度;政府参与度代表了政策影响,对经济的参与程度越高,越提高地区整体制造业集中度。近些年,我国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的转移是以新经济地理理论为内在机制的,投入产出关联和运输成本是其根本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作为要素禀赋差别,政府对产业的支持政策提供了外在刺激,这三者共同推动了制造业从东部到中部转移的发生与提升。 四、结语 我国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转移,以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为主,从制造业集聚来看,制造业的主要行业平均集中率在东部地区呈下降态势,中西部地区呈上升态势,东

17、北部地区基本保持相对均衡。作为平衡区域间发展方式,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可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推进我国区域间相对均衡可持续发展,今后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政策。 首先,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生产要素向地区流入的关键因素,根据本文上述分析,在带动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资本和技术要素有着明显作用。因此,为产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带来更多产业向该地区转移,积极改善中西部、东部地区的产业投资环境,作为一个为突破口,大力促进资本、技术及人力要素的流入,逐渐培养并形成要素的自我循环体系9。 其次,以中西部地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依靠,培育重点行业,完善相关产业链配套。在促使制造业

18、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方面,根据投入产出关联的作用,积极发展关联程度高的行业能够带来产业链上相关行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与集中,中西部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注重培育龙头行业,发展并带动产业链的合理配套。 再次,运输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其成本下降极大刺激了制造业从东部地区转出向中西部地区转入。运输成本包括交通运输、行政划区、流转不畅等因素造成的交易成本。因此为使制造业更多的向中西部转移,以交通运输建设为基础,应坚持建设交运基础设施,降低东部与中西部、东北地区间的运输成本,加强省际间沟通合作,破除省际间货物流转的不利因素,逐步将中西部、东北地区融入统一市场,构建全国灵活统一市场。 最后,政府制定相关

19、政策时,注意区域协调的同时,注重区域政策对异质企业的筛选作用,应针对不同企业和经济关系,进一步细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10-11,如大规模企业对市场规模更为青睐,小企业更易灵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上,进一步优化异质性企业结成有益的经济关系,改善当地制造业集聚的质量,优化市场环境,激活本地区制造业创造力,提升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Holmes T,Stevens J.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 Establishment scal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2, (84):682-690. 2Thun E. Ke

20、eping up with the Jones:Decentralization,Policy Imit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World Development,2004, (32):1289-1308. 3Thun E.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Decentralization,Policy Imit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J.World Development,2004, (32):1289-1308. 4Fujita,M.,and Hu,D

21、.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95-1994: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 (35):3-37. 5Brakman S.,H. Garretsen,and M. Schramm. Putting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o the Test:Free-ness of Trade and Agglomeration in the EU regionsJ.RegionalScience

22、 and Urban Economics,2006,36(5) ,613-636. 6Crozet,M.,2004. Do Migrants Follow Market Potentials? An Estimation of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9(4):439-458. 7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 (3):103-114. 8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 (8):106-127. 9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中国工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