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能力培养初探摘要:作为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也是辅导员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助手。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学生拥护和教师信任的学生干部队伍,不仅有利于教师做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同时还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学生干部;能力培养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上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
2、这些导致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形势也更加复杂。作为架设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高职学生干部肩负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责任,其自身的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将会对学生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并已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新形势下培养高职学生干部能力的重要意义 高职学生干部既是教师做好学生各项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高职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生活和学习秩序的维持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重要,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培养高职
3、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高职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主力军,是学生群体的学习榜样和楷模,是学校各部门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助手,是学校和谐发展的维护者。高职学生干部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具有最广泛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学校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加强高职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凝聚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学生干部队伍,无论是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建设积极向上、安全文明、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2 高职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是
4、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需要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较为活跃,情绪容易激动,从而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要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及心理疏导的责任,工作量较大,任务较为繁重。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结构中,专职的学生工作管理者较少、兼职者居多。学生干部是来自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力量,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示范作用。为此,大力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这样极大地有利于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建设。 2.3
5、 高职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培养出能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有用人才离不开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学生干部往往是学生群体中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明星效应” ,有利于积极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干部学习刻苦、自律性强、综合素质较好,并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信念的核心作用、组织活动的凝聚力,以及为人处事的示范带动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发奋图强、踏实做事,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动
6、机不纯,功利性较强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其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也有差别。尽管大多数学生选择担任学生干部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同学,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然而,仍然有部分学生选择担任学生干部只是为了奖学金的评选、推优入党、综合素质测评等方面获得加分而占据优势,把学生干部当作追名逐利的跳板,功利性较强,动机不纯,因此在工作中往往不够积极,缺乏为同学奉献的精神和服务理念。 3.2 部分学生干部学习和工作无法兼顾 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干部,其身份首先应该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因此,学生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但是有部分学生干部无法兼
7、顾好自身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工作,过多参与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而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末倒置,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等不良现象。另外,一些学生干部则由于过于注重自己的学习,整天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对学生工作几乎不关心,工作能力薄弱,造成“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不良影响。 3.3 部分学生干部作风不正,责任心不强 部分学生干部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存在工作作风不正的现象,在学生工作中做事缺乏民主、义气代替原则、独断专行、官僚化倾向严重、是非观念淡薄等,甚至有些学生干部利用职权之便拉帮结派,搞内部小团体,争名夺利,缺乏工作积极性,责任心不强,没有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
8、的态度,自律性较差,与同学沟通缺乏耐心,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不予制止,不敢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时间久了就会丧失群众基础。 3.4 学生干部选拔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高职学生干部的选拔往往只看重能力和经验,而忽视竞选时学生的动机和目的,而且工作方法不统一、奖惩不分明等现象,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造成积极工作和消极怠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两极化现象较为明显。此外,考核机制不完善往往只看表面业绩,这样容易导致一刀切的后果,不仅挫伤了部分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和战斗力,同时也阻碍了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4.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高职学生干部是架设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学
9、校各项工作在学生中得到贯彻落实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为此,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策略,对于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以及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加强高职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干部中存在的“功利性强和动机不纯”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名学生干部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即使能力再高也无法充分地发挥。因此,加强高职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访问参观、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道
10、德、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干部学会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制度 高职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坚持“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以“德”为先,兼顾学习、能力、责任感等多方面因素为参照实行优胜劣汰,这样才能把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学习成绩优良、乐于奉献的学生吸收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从而组成一支团结合作、工作效率高的学生干部队伍。结合笔者的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
11、节:首先,通过网络、广播、海报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公布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竞选条件以及选拔流程,并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其次,积极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并接受群众和组织推荐;再次,建立由学生代表、辅导员和学校领导等组成的评审组,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和考查;最后,安排学生在适当场合进行就职演说和公开承诺,并安排一到两个月的试岗锻炼,最终对其进行考评以确定是否留用。 4.3 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 通过系统、有组织的培训,学习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不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和学习内容要与时俱进,使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精神、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不断提升。创造更多条件和平台
12、为学生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此外,对于那些大三已经进入社会实习的学生,由于他们在学校时间较少,容易导致新老学生干部断层。因此,在学生干部的培养时必须做好学生干部的新老交接工作,让那些高年级且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干部指导新任干部开展工作,直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4.4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学生干部进步的催化剂,同时也是让学生干部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开展“工作积极分子” 、“三好学生” 、 “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活动,对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激励机制一定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既做到表彰先进但又不挫伤其他学生干部的
13、工作积极性。 5 结束语 高职学生干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高职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策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全方位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解放思想、不断反思、善于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管理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学生干部得到最广泛的锻炼,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干部。 参考文献 1 蔡树云. 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9) 2 高曙光,张琳.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方式初探J. 职业时空. 2011(06) 3 刘颖,李淑清,马小允,张瑞兰.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现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03) 4 田路也,袁晓. 试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5 尤小松.浅谈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班级学生管理J.改革与开放. 2012(24). 作者简介: 尹丽(1981-) ,女,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高分子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