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老院建筑设计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老龄化社会的降临,养老机构供求矛盾越来越大,将给市场和社会带来机会,本文主要梳理中国养老现状以及国外的一些设计经验,抛砖引玉。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院中国特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2004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 13.7。联合国把 60 岁及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10%,或 65 岁及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7%的社会视为老龄社会。 现代家庭结构的变更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养老社会化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在老年人日益增多、独生子女普遍的情况下解决养老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中国现在的养老机构
2、的限制和分类 我国现在的社会养老设施缺乏,对于养老院这一特殊的养老机构建筑设计研究不够充分,存在着诸多问题。据统计,2006 年初,我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39500 多个,总床位 149.7 万多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 29680 多个,总床位 89.5 万多张。而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 65 岁以上的城市人口为50353610 人,按照对入住养老院的需求平均高值为 5%计算,有意向入住养老院的人数为 2517681,很明显供需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日本老年设施的类型 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日本已经迈向老龄化社会。日本的老人院分为社会福利老人
3、院与非社会福利老人院两大类。 其中社会福利老人院又分为指定设施及全同设施两种,非社会福利老人院即自费老人院。 美国老年设施的类型 在美国,老年住宅可分为生活自理型的老年住宅、一般护理型的老年住宅、护士护理型的老年住宅、特殊病患型的老年住宅、综合型的老年社区。在美国,老年住宅规划的设计要遵循私密性、尊严感、选择性、个性、安全性、亲切感等原则。 根据不同用地而划分的老人院类型 a. 疗养型 建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幽静的气氛非常适合老人生活。适于规划布置功能齐全的各类老人设施的群体建筑。 b. 郊外型 由于市区用地所限, 不得已而建于郊外的老人院。 c. 城市型 建于市区, 老人们在习惯了的街
4、道及生活环境中轻松地利用老人设施而安度晚年 二、养老院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 根据以往的研究调查,老人的基本需要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方面的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的需要、医疗健康方面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养老院老人的自身特点如下: (1)物质方面:老人在养老院中物质需要,主要是吃、穿、用,这些费用由老人或子女共同承担。 (2)健康方面:处于养老院群体环境中,老人的健康需要是最高的,老人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很高。 (3)日常生活照顾方面:相对外面家居养老的老人,养老院的照顾条件发生变化,对医疗保障、护理等方面要求相对提高。 (4)精神生活:养老院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可以从感情、交往及自我价值
5、等三个方面老分析。 感情方面:老人在从主要的社会的角色中退出来后,原有的一些社会关系发生转变或消失,对于子女、家庭的情感依赖会增强。 交往方面:老人进入养老院后,必然要重新开始一种群体生活。但老人原有的家庭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己经成形,毫无疑问不同个性的老人相处会面对很多问题。 自我价值方面:养老院老人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否定,但是他还有发挥余热的需要。 总之,养老院老人的物质需要水平相对其它需要较低,成就、尊重等因素水平偏低,可能由于 70 岁以上人的成就尊重等因素需要水平较低。老人的健康需要、照顾需要、亲情需要、交往需要水平都比较高。 影响养老院老人需要的相关因素 (1)年龄:老人的健康和照顾
6、需要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而交往需要和其它需要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 (2)性别:性别与交往需要层面显著相关,男性交往高于女性。由于社会历史原因,现阶段养老院的女性老人多数没有工作机会,在文化教育上、社会交往上都相对局限,因此对交往需要的水平要低于男性。 (3)文化状况:文化状况与健康需要层面与交往需要层面、其它需要层面呈显著相关。 (4)健康状况:四分之三以上的老年人都将健康置于首位。 (5)行动是否方便:此状况与照顾需要层面呈显著相关。 (6)入院时间与交往层面显著相关。入院时间在一年以下的老人心理适应尚不稳定,需要经历一个适应心理矛盾的过程。当适应期结束后,老人开始接受这种集体生活,
7、矛盾消退,适应能力增强。 (7)子女看望次数对老人的物质需要、交往需要、其它需要有很大影响。子女看望次数多的老人在物质需要水平上表现低于其他老人,在交往需要、其他需要上高于其他老人。 (8)职业状况:有工作的老人社会角色丰富,不仅在物质水平上占有优势,在社会交往及社会赋予人的精神要求上水平高。 三、养老建筑的设计要点 养老院设施中外部环境的设计要点 为老人提供一个优美、安全的室外环境也是设计者不容忽视的间题。1. 道路 服务区中的道路应与其他车辆分流。路面保持平坦, 无急坡、台阶及凹凸等障碍。 2.绿化 以美观、安全为准则来规划设计。尽量选用能体现四季变化、夏季蔽荫又易管理的树木。 3. 水池
8、 适当的位置设置水池可使室外空间内容更加丰富, 给人以舒畅、幽静的感受, 同时也可起消防的作用。 4.其他室外设施 室外应设花坛、菜园、门球场等室外活动场地。并能使人很快适应的场所。 老人设施的细部处理 老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如行动迟缓, 腿脚不便、视力减弱、记忆力减退等种种疾病影响, 行动比较困难而他们在心、理上又怕被人当做包袱, 事事都努力自己完成。因此在设计 中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特点尽最大可能来方便他们的生活。这里举一些例子不展开详说了。 1. 地面 选用有弹性、防滑、不易脱落、损坏的材料, 并易于清扫。考虑老人用拐杖的较多, 地面材料不易太硬以免发出声响过大。地面不能有台阶及急坡。
9、 2. 墙壁 走廊墙壁两侧安扶手, 外角要有弧形保护, 墙面不设凸出物, 保证道路通畅。消防器具等凹置于墙壁内。 3.墙面 选用不易污染的装饰材料。下部设保护板, 防止轮椅等碰撞而损坏。等等不一而足。 表 2 养老院的构成 养老院的色彩选择及使用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变化,对于色彩的感觉也发生了改变。根据医学研究发现:老人对于波长短的色彩如绿色、蓝色、紫色识别能力下降,而对波长较长的光如赤、橙的识别能力未见明显下降。因此,养老院建筑的设计中应多使用这类色彩。 四、养老院国内国外案例分析 美国贝德福之林园 设计的目的是要适应高龄老人可能出现的痴呆症,为这些人提供在家里可能得到的更高水平的照料。建
10、筑物的设计要与像家一样的环境因素相结合,提供一种“社区”般的感觉,从而形成仿佛依旧是在独立生活之康态心情。 (见图 4-1)建筑的规划是基于其使用者高龄患有轻微痴呆症老人的行为模式出发的。 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养老院形式 福建土楼建筑风格的现代养老院建筑模式, 将吸收福建土楼“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作为现代养老院建筑的主体造型,也就是集居 住、安全结构等功能于一体的围合型建筑模式,以满足老人聚居和良好的适于老人安全需求功能来安排现代养老院建筑的规模。 漳州龙海市大家庭养心苑 以社会孤寡老人等老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是提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饮食起居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拥有三百多个房间及大型文化活
11、动剧场,可容纳 300 至 500 位老人同时入住。 结语 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家庭养老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很多老年人不得不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度过晚年生活。这样,把握这部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社会实践出发,使得养老院建筑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迟向正,基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的养老院人性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8 2 陈慧宇,城市养老院建筑及环境设计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 沈迭,基于人文关怀的养老院市内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5 宋磊,养老院和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8 6 范殷铭,对福建土楼建筑风格的现代养老院建筑模式的研究探讨,建筑设计,2010 年第 1 期(第 27 卷总第 155 期) 7 邹广天,日本老年公寓的划与设计,世界建筑,1999-4,第 30-33 页 8 陈华宁,养老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建筑学报,2008-8,第27-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