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探摘要:新型城镇化对重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不可延续,必须探索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本文在分析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从而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重庆;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引言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目前,世界的城镇化率已达到 50%,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 50%, 而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则由直辖前的 28.5%上升到了56.98%。 重庆市政府在关于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重庆经济发展方式
2、转变的客观需要,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经济中心的重要载体;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同步发展,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大都市的关键措施。重庆直辖后的十五年,城镇化水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化模式也由原来的速度扩张型逐步向内涵提升型转变。在城镇化发展转型关键时期,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内容,以“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集约化、生态化”为主要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走出一条适合重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最
3、终达到“城乡一体,富民兴渝”的目的。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口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物的城镇化,而是人的城镇化。重庆市农民市民化面临的两大难题是农民“半城市化”和农民“虚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城镇化人口享受和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样他们才有一种“城市归属感” ,不被市民所歧视,才能实现真正的人口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是集约化、生态化 提高重庆市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密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更多的产业,使城市产业集群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优化重庆市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布局,提高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增强重庆市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功能,完善与城乡配套的
4、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努力发挥外部经济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一些原生态的地方,比如说秀山、武隆等地,使城镇化更加生态化。 3.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是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 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拉动力。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农业的产供销和服务的现代化,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产品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高科技化的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信息化是基础,信息流通速度和广度不仅影响城镇化推进的速度,更决定了城镇化的质量和规模。 三、走符合重庆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的“迁转共实”
5、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实现农民的“迁转共实” ,即农村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镇和从农民到市民的职业和身份的转变共同实现。让迁移到城市的农民能够在城市里“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 “老有所养” ,充分享受到城镇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一个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 2.坚持城乡统筹,破除城乡的“二元结构”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城乡贫富差距严重,二元结构矛盾严重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矛盾上,处理好城镇和乡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优化
6、城乡产业结构和人口布局,调整城乡利益关系结合起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互动发展。 3.坚持产城融合,保证经济的“持久繁荣”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是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把产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的建设放在同等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城镇的市场繁荣和经济发展。其次,要走出“城镇和园区分开管理”的误区,新型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强化重庆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开发区建设的城镇功能配套。要更加突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既为城镇发展提供农产品,又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使更多的农民“离村进城” ,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4.坚持
7、绿色发展,确保生态的“原滋原味” 重庆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第一,提倡低碳理念,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环保,倡导绿色消费。第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降低产业废弃物对生态的破坏。第三,探索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产业,以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经济价值。第四,促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集中处理废弃物,不仅节约成本,还可以使各产业分享外部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J.新重庆,2012(10):3-6. 2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01):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