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运营的力量千万别碰民间借贷 卢文兵以前从事的是餐饮行业。小肥羊算上加盟店的收入有六七十亿,这个规模在内地餐饮业里排名第一。但在人口只有 700 万的香港,一个未上市的餐饮公司年销售额也可以有这么大。除这家公司外,香港还有几家年销售额几十亿元的大型餐饮集团。为什么香港餐饮业的集中度如此之高,而内地餐饮业的集中度如此之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餐饮业习惯自我积累,挣点钱,开一家店,挣点钱,再开一家店;10 年开了 10 家店,20 年开了 20 家店。这也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惯常之路,但香港的公司不是。以美星为例,它和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每当有楼盘开业的时候,美星餐饮就跟着进驻,所以它发展得很快。另
2、外几家则是通过上市保持了很好的发展。而本土自我积累型的企业发展太慢,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借助外部的资金与力量。 传统民营企业借助外部资金时有两条路: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借贷。但这两条路都很难走。 小肥羊曾经找过银行贷款。2004 年底,小肥羊要囤积来年秋天前的羊肉,于是找银行贷款。银行要抵押物,小肥羊没有;银行让小肥羊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也要抵押物,因此无法贷款。 卢文兵找到小肥羊的开户银行包头商业银行。卢文兵表示,包商银行要是给小肥羊贷款 3000 万元,以后就长期合作,小肥羊明年年初增资扩股,会增加大量资本金,这次要是贷不了,以后就不合作了。银行内部协商后,最后批了这笔 3000 万的贷
3、款,但是利率上浮 70%。 第二年小肥羊增资扩股 1 亿元,兑现了承诺,将这笔钱存在了包商银行。2006 年后,又进来 2 亿元资本金,小肥羊就有了 3 亿元现金,不需要贷款了。可这时,银行却希望其贷款,还给出了很优惠的政策,利率下浮 30%。 再后来,卢文兵投资了一家马铃薯企业,贷款利率也要上浮,有些银行还要求缴纳 50 万元的信用费。这对民营企业非常不公平,银行业绩增加了,但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也高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喜欢银行,但是银行不喜欢民营企业。中国的银行贷款结构有问题,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非常小,尤其是小微企业,基本贷不上款。小肥羊现金流特别大,在国外贷款是没问题
4、的,而在中国贷款要看资产规模,哪怕是一堆没用的资产也行。 当前,中国的金融利率还是受管制的,这使得民间借贷大量存在。去年内蒙古发生了好几起高额利息的民间融资,其中包头有两三起,不仅在内蒙古,在长三角、珠三角也出现了很多中小企业主跑路的情况。 民间借贷通常二分、三分利,一年就要 20%、30%的收益。在中国,很少有行业能达到这个收益,做实业基本上不可能靠民间借贷赚钱,所以企业最好别走向民间借贷,一旦走向民间借贷,离死就不远了。 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打破靠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传统融资方式呢?从银行的间接融资转向私募的直接融资是不错的选择。未来,中小民营企业私募融资的比例将显著
5、提升。 2013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金融“国十条” ,其中一条是放宽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政策变化,就是搞场外交易,比如中关村、天津泰达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交易平台等。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上市交易规模都在扩大,甚至内蒙古也有股权交易所在筹办。小微企业的未来融资将从民间贷款、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已经有成熟的模式,先是天使投资,之后是 VC 投资,最后是上市。 直接融资有几个好处:一是引资;二是引智,吸引好的团队;三是定方向。一家企业被风投投资后,企业就变成毛驴,风投变成赶驴人,每天拿着鞭子让企业快跑。企业如果不引进风投,自己慢慢发展,弄多大算多大;
6、一旦引进风投,它跟你对赌,你发展慢了,就得多给风投股份。企业有了外力的督促,就会发展得更快。 在直接融资之前,你要想好自己是否真想做大。我接触过很多民企老板,有的民企老板没有很大的胸怀,觉得一年赚一两百万挺好,有车、有房、能出国旅游,没必要搞大。事实上,不同的发展模式取决于老板的价值观,如果觉得企业不大、自己经营也蛮好,那就不要苛求自己。一些企业上市后,社会压力很大,有点问题就被媒体炒得很厉害,创始人睡不着觉,顶着压力忙公关,各种事儿很多。中国民营企业环境不好,大家必须理解这点。 如果你决定了融资,选择做大及上市之路,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规范,不规范会有很大风险。中国的政策环境越来越要求规范,如
7、财务规范、税务规范等。不难发现,现在上市越来越难,想在销售利润方面做点文章,几乎没有可能性。有家企业为了早一年上市,想去补缴之前一年的税。卢文兵劝那个老板千万不要这么干,一旦你去补税了,就证明你之前偷税漏税了,税务局据此处罚就更麻烦了。 另外,直接融资进入后,会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我原来在内蒙古体改委工作,上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的时候,当地国有企业大量破产,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调研后发现,当时国家没给企业投入多少钱,所有资本都靠银行贷款,企业实际上都是在给银行打工。与此对应的例子是京东商城,它一开始就亏损,亏损了很多年,如果从银行拿钱,后续亏损还不上贷款,资金链很可能就断了,但它是
8、从资本市场拿钱,一轮轮拿,亏得起。所以,企业要注意资本结构,比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比例。传统民营企业都希望固定资产多些,习惯于先弄一块地,然后盖一栋房子,再添点设备。这个理念是好的,但像耐克、阿迪达斯这种企业,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包袱特别小,赚钱特别灵活。 一些企业没有处理好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把流动资产贷款用做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短贷长用,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一旦后续无法再从银行贷款,资金就循环不起来,就会出问题。 投资人关心什么 私募融资之后,投资人关心什么?一是团队,二是商业模式,三是核心竞争力。 加入小肥羊前,我曾在蒙牛工作。很多人以为,蒙牛是一家固定资产很大的企业。但实际上,蒙牛
9、早期的工厂土地基本是政府白给的,厂房也是靠政府补贴建的,生产设备则是靠融资租赁,每年利乐包达到一定耗用量,几年以后设备就归蒙牛所有。这样一来,土地、厂房、设备都有了,蒙牛只要投入些流动资金就行,而它有时还向政府要流动资金,基本上属于轻资产公司。此外,蒙牛的奶牛是老百姓养的,各地经销商都是打多少钱发多少货,不赊欠一分钱货款,这样奶源和渠道问题也解决了。 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模式。当年蒙牛没钱,只能利用社会资源。一个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得好,就可以占用上下游资金。采用经销商制时,蒙牛给了经销商很高的利润率,在高利润的刺激下,经销商的投入越来越大,蒙牛销售额也越来越大。随后蒙牛调低利润率,只有以前
10、的一半甚至 1/3,这意味经销商要做出以前几倍的量才能获得同样的收入,但此时经销商已不可能放弃和蒙牛的合作,因为它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是为蒙牛做的。蒙牛的钱干嘛去了?都打广告了。 三聚氰胺风波时,蒙牛没有死,它不可能死。设想一下,有 100 万奶农在为蒙牛服务,如果蒙牛死了,那奶牛怎么办,奶农怎么办?此外,还有无数经销商、无数奶站甚至运奶车等,蒙牛的链条上绑定着四五百亿元的资产,政府只能保护蒙牛。 和蒙牛同城的另一家牛奶企业,最后因为商业模式不对垮了。在营销上,蒙牛的策略是经销商必须先打钱,然后蒙牛才发货,卖得越多折扣越大,通过这个杠杆来调节经销商。但那家牛奶企业不是,它是办事处直销制,在很多城市
11、设立办事处,办事处去卖货,最后货放出去了,货款却难收回来。此外,这种模式需要大量资金,10 个亿的销售额,至少有五六亿元压在渠道上,存货占用了很多货款。而蒙牛把产品卖给经销商,每个经销商都给蒙牛创造几千万元利润。 在供应链外,生产、营销、品牌建设等环节,都有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汉堡王和肯德基、麦当劳等公司的做法。汉堡王这家公司没有一家直营店,只有一家加工厂,其他都是加盟店。每个加盟店需要一次性交纳加盟费,之后每年再交品牌使用费,以及按照营业比例交广告使用费,购买它的产品。汉堡王的总部只负责做汉堡。一个加工厂,对应无数的加工店,无数加工店每天给加盟店配货。 肯德基刚到中国的时候也是这样,几乎
12、所有的店都是加盟店。后来肯德基做大了,才不断地收回加盟店。麦当劳的加盟店很多,但做得也很好。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一次性加盟费大约 600-800 万元,每年再按比例收广告所得费。这就是国外大公司的品牌魅力。河南有家餐饮企业,真正的直营店只有四五家,其他六七百家都是加盟店,做得非常好。加盟店通常一家收三五万元加盟费,六七百家就有两三千万元,这个就是做资本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有好的商业模式并不等于有好的盈利模式。有的企业商业模式很好,但是找不到盈利模式,这个也是不行的。以双汇为例,双汇在中国肉制品业中排名老大,在全球大约排前五六位。它的盈利模式靠卖肉吗?不是! 2005 年卢文兵曾去双汇考
13、察。双汇产业布局非常好,饲料、养猪、屠宰、分割,之后猪肉进入超市便利店,猪蹄硬壳做药,排骨做成骨胶原,还有各种火腿肠。卢文兵细看之后发现,双汇的肉馅、里脊肉、排骨等都不赚钱,那什么赚钱?骨头赚钱。骨头被做成骨胶原,利润率特别高。高到什么程度?百分之五十,而且没有其他企业做,就双汇一家。当时方便面企业的大骨汤都是从日本购买的,技术源于日本,双汇引进这个技术后,享有了 3 年的高利润期。除骨头之外,双汇火腿肠起初的利润还可以,后来也不高了,那靠什么赚钱?靠火腿肠包装膜。双汇从日本引进了火腿肠的塑料薄膜,利润也非常高,因为当时中国生产不了。所以在商业模式中,首先要研究行业发展规律,确定哪段赚钱、哪段
14、不赚钱。做企业不可能所有环节都赚钱。有些业务可以不赚钱,但是一定要有几项赚钱的。要找到盈利模式,找到赚钱的环节。 靠并购发展 以前,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自我积累型;二是外力推动型;三是并购发展型。现在,小微企业想做大,绝对不能单靠自我积累,必须靠外力推动。以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双汇为例,它基本上把各个省的肉联厂都收购了,成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集团销售额达到 500 亿元。 小肥羊发展也是靠并购。2004 年底时,小肥羊有上百家加盟店,直营店只有 16 家;2010 年底时,直营店从 16 家增加到 240 家,其中至少购买了五六十家加盟店,贡献了很大的利润。小肥羊收购加盟店时,
15、给每家店 3 倍市盈率及一半装修款,如果对方不卖,就取缔对方到期后的加盟权。被收购的五六十家店,平均每家店增加 100 万元利润,总共有五六千万元,每股收益增加五毛。小肥羊卖给百盛时的市盈率是 35 倍,给加盟商 3 倍的市盈率,却得到了 30 多倍的市盈率,增加了 10 倍,很划算。就此而言,小肥羊的资本运作是并购发展的一个典型。 未来 20 年,中国企业面临很大的并购机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发展壮大,这不仅适合于上市公司,也适合未上市企业。现在很多大集团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绝对是靠并购,因为并购以后容易产生垄断利润。当前,大国企在并购,民营企业也在并购;并购既有同业的并购,也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并
16、购。假设你的商业模式挺好,有融资能力,团队也挺强,想上市怎么办?收购 3-5 家同行企业。 比如卢文兵投资的一家生物疫苗公司,现在销售收入是 1 个亿,利润三四千万元,如果我们在同行业找到一两家企业,收购或是合并,两年以后就可能上市了。此外,还可以在产业链上下游做并购,比如疫苗是卖给养鸡场、养猪场的,就可以收购一个大的养鸡场、养猪场。所以企业小不可怕,关键是看是否理解了并购的门道。 有的老板会觉得,自己的企业不可能上市。大约 2007 年时,包头有一家做钢铁的民营企业,销售额 100 多亿元,利润有 6 个亿,行业排名100 位以后。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企业上市的可能性一点都没有。中国钢铁行业是
17、被并购、被重组、被关闭的对象,能生存就不错了,所以只有一个办法,赶紧卖给包钢,卖掉就赚了,卖不掉 5-10 年企业就完了。 所以如果想上市,就要先分析所在的行业,如果一辈子也做不进行业前 100 位,上市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如果是一家民营企业,在行业排名也比较靠前,怎么办?卖给别人。就像朱新礼(汇源集团创始人)讲的,做企业就像养儿子一样,等长大了就像卖猪一样。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只要你企业各方面做得好,利润率也好,它肯定想买。可以让对方付现金,也可以换股,这样就能坐享股东收益。 企业家通常需要具备四种能力 第一,造物的能力。即产品制造能力,一个企业家要为社会、消费者奉献最好的东西,价廉物美的
18、东西。第二,造事的能力。会讲故事,能够说服消费者,说服合作伙伴。企业上市,股民关心的并不是上市前的事,而是上市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所以会讲故事很重要。第三,造势的能力。第四,造人的能力。搭建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民营企业的管理,最初是人治,后来是制度治理,最后走向文化治理。团队人数 20 以内,人管人就可以;超过 20 人以后,就要靠制度管人。 小肥羊要在各地开很多店,没有那么多亲戚,怎么办呢?靠制度治理。无论在什么地方开店,首先是把这家店的软件与公司总部软件对接起来,这样财务问题就解决了。装修上,原来靠各区域自己做,现在不是。每家店找 3 家公司招标,小肥羊省级监察部门派人督查,请审计来审计,审计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通过一系列制度,我们完善了小肥羊的管理,原来开店费用要 300 万元,后来通过精细化管理降到了 250 万元。这就是制度产生的力量。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