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7学年秋期末历史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5314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017学年秋期末历史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017学年秋期末历史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017学年秋期末历史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017学年秋期末历史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 学年秋期末历史教学反思晋江二中历史组 范雪贞反思自己的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加强史实教学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

2、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 。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教学反思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

3、。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

4、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

5、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 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同学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五整改措施1、改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应变“师道尊严” 、“教师权威”为“师生平等” 、 “以诚相待”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教师通过自

6、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2、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毫无压抑感,毫无拘谨,毫无害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敢想、敢说、敢问。3、要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用专注的目光和信任的神情面对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所提的问题非常重视,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相信,即使问题提得不恰当,得到的将是教师耐心的帮助与亲切的关怀。特别是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异想天开甚至是荒谬的问题,切不可简单或武断地嘲讽、批评,从语言或行动上去挫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而是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题就是好的开端,是勇敢的表现,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保护他们提问题的积极性,这对于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质疑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20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