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设项目招投标研究理论及概述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项目招投标基本内容,再对国内外的招投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指出国内关于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研究所呈现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建设项目 招投标 国内外研究进展 建设项目是指为完成依据相关法律立项,有特定目的的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一定资源、人力、时间和质量等条件约束的一次性任务,包括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等。 1 建设项目招投标相关理论 1.1 涵义 招标投标是指招标人对工程建设、货物买卖、劳务承担等交易业务,事先公布选择采购的条件和要求,招引他人承接,若干或众多投标人做出愿意参加业务承接竞争的意思表示,招标人按照规定程序和办法择优
2、选定中标人的活动。主要形式有公开和邀请招标,但是议标也广泛使用。 1.2 建设项目招投标常规流程 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物资材料采购、施工、监理等阶段。招投标是整个建设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包含于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分散在设计前的准备、设计、施工,甚至包括物业阶段,因此它不单列为招投标阶段。建设项目招投标常规流程包括:招标、投标、评标、中标和签订合同。 招标是指招标人已经具备招标条件,发出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2说明招标的工程的范围、标段划分、数量、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要求等,邀请特定或不特定的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 投标是指投标人得到招标信息后
3、根据其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响应招标人要求,在规定时间和地点递交投标文件,已获得建设项目为目的。 评标,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所有参加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价分析,从中选择相对而言最好投标人的行为过程。 中标,又称得标,符合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条件,即为得到标的。 签订合同,实际上完成了上述的步骤,将达成的实质性内容采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 2 国内外学者观点总结 2.1 国外研究进展 英国文具公用局于 1782 年设立,后演变为物资供应部,是政府部门采购办公用品的机构,为公开招标奠定基础。但是,19 世纪初是招投标的真正开始时期。1861 年,美国通过一项联邦法案规
4、定,超过一定金额的联邦政府采购,都必须使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除美国外,新西兰、比利时政府也有颁布招标条例、规则和办法等规定。产生招标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公共采购的开支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取于民众,开支的使用就要对公众负责,为了保证自己的购买行为的合理有效,便于公众的监督,那么采购就要最大限度地透明和公开,即产生了公开招标。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该时期的自由竞争是资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各3个企业或各个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迫使资本所有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采用招标的方式对他们十分有利;二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添设备与厂房,这就促使了建筑业
5、的迅猛发展。建筑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建筑业的总承包者,这就是招投标的雏形。 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在采购货物、发包工程等方面广泛采用招投标。从招投标产生到现在已有 250 年的时间,在国际上招投标运作模式也趋于成熟,形成了以 FIDIC、AIA、ICE、FIEC 等代表的招投标运作惯例,他们制定的规则受到世界各国使用。 1956 年 Lawrence Friedman 发表了A Competitive-bidding strategy一文,他把运筹学原理引入招投标领域,认为可以以数学模型来研究进行招投标决策,它揭开了招投标理论研究的序幕。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一领域做出大量有深度研究,使得研究得到
6、了快速发展。 Gates 从投标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建立了新的报价模型;Willenbrock 将最大期望价值引入 Gates 模型中进一步发展了该函数模型。 Brecht-Wiggans、Richard Engel 对招投标活动假说做了总结,认为不同投标者的效用除受自身收益因素影响还受其他相关因素影响;Englbrecht-Wiggans 提出了招投标未来可能研究的问题及方向,特别是把对策论、决策论可作为未来研究的方法。 Hapman CB 根据对报价及成本的可变性、中标概率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型投标方法。 4Seydd Johb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一个随机投标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 M
7、artin Skitmore 概括了最低价与次低价投标方法之间的差异后,提出了最低价中标策略理论。 同时博弈论应用于招投标研究得到发展;学者们也开始关注承包商自身实力、网络技术、信息论理论对招投标的影响。另外,欧美的招投标制度比较完善,对西方成功案例的研究对提高我国招投标工作质量有切实意义。 2.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建设招标投标制度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0 年代是为试行阶段,主要特征为招标方式基本上以议标为主,招标投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形式,缺乏公开、公平竞争性。第二阶段,90 年代初期到中后期为加速推广阶段。这阶段的前期规避招标、招标程序缺乏规范等现象严重;到了后期出
8、现政府部门与地区管理问题的分割与不协调,从客观上造成了部门与地区保护主义。第三阶段为法制化规范化阶段,即 2000 年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招投标制度进入规范化阶段,将建设项目承发包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2000 年以后招投标研究成果大量出现;纵观国内招投标研究,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招投标问题和解决方法、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招投标流程中的技术方法等三方面。 2003 年,杨青应用博弈论模型提出了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做出最优选择、投标人可以应用博弈论均衡分析,不断调整策略,达到利益5最大化。2005 年,邹锐、毛义华提出了建立了基于计算机计算的投标报价模型。涂飞按照国际招投标规则设
9、计了一个对招投标活动环节作出统一管理的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2007 年,关树明、吕绪华发表研究并建立了信息对称下的博弈报价模型,得出了在一般分布下投标者应采取的最优报价水平。2008 年,谢勇在论文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报价决策模型中,建立以案例推理为依据的报价模型,从而使自动提取报价过程规则有了一定的可能性。2010 年,徐秋林较全面地概括总结电子招投标的现实意义,展望了电子招投标的发展趋势。 最后,许多专家学者通过构建科学的数学模型,在理论上解决招投标流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难题。 3 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研究内容概述 纵观国内关于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呈现的总体特征是:在研究问题和解
10、决方法上,研究者根据工作经验对招投标管理进行研究。因此,这些学者是从实践出发剖析问题,并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解决方案,故很多文章都是类似于经验交流。另外对地级市招标投标管理的研究较少,而且为招投标监管政策及方法提供相应的决策意见更是微乎其微。在研究范围上,局限性较大,大多文献是对整个国家建筑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或者是建设项目本身做出研究。缺乏对中观层次的研究,进而不能为市县区的招投标管理提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对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管工作人员的战略选择、有效激励机制、监管人背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也属于空白。同时笔者从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学者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效果的研究较少。在6研究
11、方法上,目前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已广泛用于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国内对博弈论在拍卖或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日趋成熟;但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运用博弈论研究的,多数从宏观层面上或某一具体问题上定性分析的较多,缺乏深入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在招投标信息化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有一部分学者先考虑到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再思考是否应该建立一套招投标信息管理来方便处理上述问题。虽然进展缓慢,但是学者们还是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如徐向东、涂飞、王辉等人,分别对招投标过程信息化、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和招投标网络管理平台方面做出研究,从而推动建设领域信息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强.政府工程采购的招标投标制度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2安全,王大为.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发展浅析J.科技信息,2011. 3刘哲,江华.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招标投标,2010. 4于海.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作者简介:胡俊杰(1984-) ,男,安徽六安人,教师,助教,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