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种集体记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414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的一种集体记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的一种集体记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的一种集体记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年的一种集体记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年的一种集体记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年的一种集体记忆小白马儿得得跑,转眼又是过年时。甚少写年,回忆,从模糊到细节遍布,岁月以键盘敲出的文字立体显现,顿感年里世事沉浮。 在老大不小的年纪当口说小时候,有点恍如隔世。我是上个世纪 70年代生于黔东南一个山谷里的三线子弟,90 年代中期搬来贵阳。记忆尽头的春节,其实蛮冷清的。当初父辈们从成都挪到贵州山区来落地生根,为祖国贡献青春,连带把我们这些子孙也贡献出来。每到过年,大部分人或拖家带口或只身一人火车加汽车地一路奔回老家,完了再大包小包、浩浩荡荡地回来。说起来他们应该算是最早的春运主流,老家多半在四川各地。也有集体回北方的,比如我们隔壁的那个厂,遍地普通话,吵架都轻言细语的,不像我们

2、,开口就说,你这个瓜娃子。另外厂里还有些上海、湖南知青,建厂后陆续招进的学徒工,一般被叫做贵阳学工、黎平学工和遵义学工,他们单身时要回家过年,婚后不回娘家就去夫家。这两拨人基本上先耍完探亲假再接着耍春节假期,年还没开始呢,人就先跑了大半,原本几千号人扎着堆的柴米油盐上班上学上幼儿园,突然间就这么呼啦啦地空了半壁江山。 我老家也是四川的,但是老家已经没有老辈子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家是年年春节留守的那小部分之一。结果就是大好春节,我竟然找不到小伙伴一起玩耍。记得有一年我穿着好不容易盼来的暗红色碎花细灯芯绒罩衣,别着从姐姐文具盒里偷来的星星月亮小徽章,脚蹬娘托人从上2海带的红皮鞋,在空旷的家属宿舍区东

3、游西逛。那天太阳很大,我抬头望那些已经掉光叶子的法国梧桐,眼睛被刺得生痛。真是寂寞啊,我这一身漂亮新行头无人围观。 年的架构无外乎劳动、备年货、好吃的、新衣、压岁钱。关于家庭卫生劳动,年前基本上就是归拢旧物杂物,擦窗户扫地。扫地比平时隆重,要把塞满杂物和灰尘的床底下都清理出来。还有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在共用水池排队洗床单被里子,大冬天的要晾很久,以至于整个筒子楼的外围似挂上了帷幔,色彩还比较统一。至于发压岁钱么,大家都穷,不兴互相发,除非关系好得不能再好,自然也不攀比。很多小孩那几张崭新的角票最多在枕头下压一晚,就得尽数上交,还被摸着头说帮你攒起来。写到这我要偷笑一下,话说现在我姑娘的压岁钱我也统

4、统没收的,每次也摸她的头来着 那时因留守的人少,厂里没活动,连电影都不放。留下来过年的人,备起年货来也稀稀拉拉得不成气候,没钱买,有钱也没地儿买。三线厂就相当于一个从上游到末梢都基本自主运转的小社会,生活供应有小卖部、粮店、菜店、煤场、食堂。什么都凭票统一供应,年货也是由车队派大卡车出去采购。水果蔬菜鸡鸭鱼肉,拉回来什么大家过年就吃什么。年夜饭里有乡愁,胃的顽固是乡愁里最浓的一部分,四川的棒棒菜和儿菜就是一例。厂里年年都派个卡车回四川,然后广播响:菜店有棒棒菜儿菜供应,请职工家属们排队按规定购买。 “按规定”是个数字,会写在窗口的小黑板上,每户限购多少斤,别想混,大家都脸熟。棒棒菜炖酥肉是我家

5、年夜饭的一道大菜,儿菜或清炒或进泡菜坛,都抚慰着爹娘和3两个姐姐一年一积攒的川胃。我是不吃的,嫌儿菜苦,棒棒菜沾了酥肉的油嫌腻。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我是家里唯一没被饿过的娃,又天生挑食,鸡鸭鱼肉一概不爱,继而对年夜饭也没什么热望。 虽然对年夜饭不盼望,但人是天生的吃货,我对零食就有着搜山狗一样的精神和耗子留不得隔夜食的胃口。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区里,前半段是计划经济,家底又薄,糖果点心是稀罕物,就连食堂自制的饼干,长方形薄片、单面沾满白糖粒儿,也得用粮票买。那会儿家家户户的过年零食主打是炒货,全由各自的娘自力更生变出来。我家的传统是:铁锅盐巴炒完瓜子花生,再炒红苕干,油炸猫耳朵。红苕

6、干咬起来嘎嘣嘎嘣脆咸里衬着甜,当然还会脑门心痛。年前全体人民晒红苕干是一景,用那种浅口的大大的圆簸箕铺满蒸熟后切条的红苕,一字排开架在筒子楼过道栏杆外的晾衣绳上,也有为了防止邻居小孩偷吃晒在各种高处。所谓猫耳朵,就是一块猪油白面块跟一块红糖面块叠起,搓成长条,切薄片,颜色层次形似猫耳。下热油锅炸酥脆,大漏勺一捞,摊凉后塑料袋装起来扎上口,跟瓜子花生红苕干一起放在我爹亲手打制的白铁皮桶里,盖上盖子以防回(潮)了。 后来,变市场经济,收入也逐年提高,各色零食粉墨登场。妈妈手的炒货中瓜子升级成了五香瓜子,仍流行大家集体自制。生瓜子放五香料纱布包煮好摊在各家视力范围内的水泥空地上晒干,照例要头痛被偷吃

7、。据说从我家数过去第六家的男娃儿,曾经坐在我家的瓜子旁一把一把抓起剥,直到被拎回家打了一顿。糖果们明显妖娆起来,从计划年代透明玻璃纸的水果糖和纸包酥心糖,到市场经济后冠生园大白兔、成都4国昌花生糖、红双喜酥心糖的过年糖果老三样;还有酸梅糖,椰子糖,喔喔奶糖,思考其,奶油脱,金币巧克力,酒心巧克力茶盘里开始出现桃片糕、桃酥、米花糖这些糕点。 逐年浓郁的还有过年的气氛。随着厂子规模的成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固定,不再年年都回家,春节期间厂工会就在俱乐部组织新春游园,自制自创各种游乐设施,自大年初一开始人头攒动。某车间自制的瞎子摸象最难排队,因为好玩,拿根铁丝笔,站着单手在一块木板上顺着大象的样子

8、划。不蒙眼睛的哈,因为大象是用两根并行的细细的铜丝勾勒出来的,窄窄的再通上电。手臂悬空很容易发抖,铁丝笔碰到铜丝溅火花发出吱吱声就判无效下场重新排队,顺利走完的可以得一张奖券。其他还有小型运动比赛、猜灯谜、摸兵乓球抽数字、套圈圈、筷子夹弹珠、气枪打气球、各种棋牌赢家都可以得奖券,然后攒起来凭数量和自己喜好按规矩兑换奖品,规矩用张大红纸毛笔工工整整写好贴在墙上。奖品都特别实用,锅碗瓢盆暖水瓶,枕巾被面床单毛巾,盐巴白糖皮蛋茶,凡是能家用的一应齐全,换哪样都满心欢喜。这种新春游园的活动,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至 90 年代我们搬迁到贵阳来,每年春节都举办,只是越办越微型,2000 年以后彻底消失。

9、 不想去俱乐部跟人群打挤也可以,家家都买了电视机后有了一种叫做闭路电视的东西,露天电影改一三五放录像带,特别春节期间全天播放。我就是那会儿一口气看完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绝代双骄有时也放香港台湾歌星的现场演唱会,邝美云的大波浪,李克勤拉小提琴,还有童安格的招牌式微笑。 5我们的年越来越热闹了,各家各户也有了自己的小日子要盘算,在家过年的那个家,就潜移默化地转换了。留厂过年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集体包皮蛋、灌香肠,熏腊肉,家庭手工年货的势头越来越旺。每年各栋楼前立着个改装过的汽油桶,内壁挂满香肠腊肉,桶前坐着一个穿戴严实头脸都裹上的妇人,脚边堆满松柏树枝甘蔗皮橘子皮,不见明

10、火,只见浓烟向着天空长驱。至少半个月,呼吸里全是烟熏火燎的味道。只是熏腊肉这个壮观景象,搬到贵阳后就绝了迹,因为得守人家地盘上的规矩,连铁炉子都不准生来烤火了,还想熏腊肉呀。虽然家家户户灌香肠熏腊肉一直没断过,还多了广式香肠、血豆腐、酱肉、酱油排骨这些新手艺,但是人们都在念叨差点味道不香不好吃。不过这两年貌似有重拾的迹象,零零星星地出现冒烟的汽油桶。我家楼下就有,从去年开始,二楼的老夫妇到点就老样式立个桶,几家人打伙轮流守着熏。前几天看见另外一栋楼也立了个桶,多挂了一个牌子:代熏腊肉香肠,5 块一斤。 年的集体记忆已经远去,父辈们以前称成都的原单位为老厂,现在跟着我们年轻一代把山里的单位原址叫

11、老厂。我们的春节,从老厂的冷清到热闹,搬到贵阳来以后又逐渐归隐。回回转转中年味仿佛越来越淡,除了新派过年对传统方式的稀释和分解,大概还因为居住环境的变换。几个三线厂搬一块儿,小区地盘庞大而人们却各自成群,转身就关门的单元楼也没有了筒子楼长长过道上的来来往往。大家不再齐刷刷地备年货,也不再参与同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欢度春节。如果说父辈们是第一轮,我姐姐那代 60 版的就是第二轮,我们 70 版的排到三。原先的家庭组织6长出的这两轮,又开始新一轮的各回各家。更有很多二三轮买了附近楼盘的新房子,搬离了小区里略显老旧的集资房,再填补进来的都是外地人。如此一来,逢到过年,小区又空了半边。 不过,没有亮灯的那些窗户,也都是回家过年去了。此面冷清彼处热闹,流水的年里是永远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