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419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七夕节俗的文化考察摘 要:七夕节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近年来受洋节的冲击,七夕节处境尴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新解读传统节日,弘扬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七夕节俗;农耕文化;爱情观;生育观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劳动者智慧的载体。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尴尬境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新解读传统节日,弘扬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特色,构建和

2、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比较悠久的节日,七夕节又被称为“女儿节” 、“穿针节” 、 “乞巧节”等。董乃斌在唐人七夕诗文论略中说:“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就其参与者性别、节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而言,七夕是个名副其实而且独一无二的女儿节。 ”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七夕节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定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与古代民间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七为阳数,七月七日是阳数的重叠之日,与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一样,是2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农历七月也是农业丰收的季节,织女被作为七月立秋的标准星,因此,人们将七月初七与牛郎织

3、女的传说结合,并定名为“七夕节”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天上有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人间有君臣与百姓的庆祝活动。乞巧、乞富、乞寿、乞子等习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与织女的六大神性有关:主嫁果、生计、财货;主掌生育、庇护儿童;主寿命;主婚配;满足人们的私愿。 1.农耕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在农耕生活中凸现着百姓的集体智慧。很多节日庆典活动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百姓表达心愿的方式。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联系紧密,人们借助七夕节日表达他们对牛郎织女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渴望。 牛女传说中,牛郎星和织女星自然而然地被

4、拟人化,牛郎具有质朴、勤劳、坚韧的品性,织女则代表着智慧、忠贞、善良,他们成为劳动人民尊崇的对象。 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命运很难预料,女性往往将幸福的赌注押在婚姻上。她们从小学习各种女红,这也是她们能否成为合格的妻子和媳妇的重要资本。 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诗句,说明刘兰芝是一位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的女性。 “七夕”是一个以女性参与为主的节日,主要强调“乞巧” ,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与以织女为主人公的牛女传说有关。织女智慧3与善良兼备,又心灵手巧,是中国古代女性尊崇的偶像。七夕节自然成为妇女寄托情思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当代作家冯骥才说,七

5、夕节不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西方的节日往往主题单一,或表示感恩如母亲节;或表达爱慕之情,如情人节。而中国的节日主题多样而深刻,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清明节祭祀祖先,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七夕节习俗,既是对白头偕老、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尊崇,也是女性祈祷心灵手巧和贤惠聪颖的重要节日。 2.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中国重男轻女、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这一基本的情感追求受到束缚,尤其是女性,因为封建礼教的残酷压制,往往成为婚姻的受害者。她们对美满婚姻、家庭幸福尤为渴望。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自然而然就成为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七

6、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不可分,而牛郎织女故事中因西王母的阻挠,有情人不能相见,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给牛郎织女带来了希望,这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中国人崇尚大团圆,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等大多以大团圆结局,故事主人公在经过悲欢离合后重新团聚。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正是这一美好心理的表现。 “七夕相会”是牛女传说的精妙之处。两个相爱之人不能朝朝暮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正因为有每年七月七日的相会,牛郎和织女备受煎熬,仍满怀期待。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正如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亦虚亦实的情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表达一种相思之苦,这是中国传4统爱

7、情诗歌的主旋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将这种相思之苦抒写到了极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唐代女诗人李冶有一首充满哲理的六言诗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诗人用“八至”道出了人间的事理,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男女双方不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一旦走入婚姻,就是对对方的认可,要对双方及其家庭承担一份责任。夫妻双方耳鬓厮磨,相濡以沫,浓烈的爱情渐渐转化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爱情模式,它不是对爱情的否定,而是对爱情的升华。正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两个有情人的至爱之约,是生死不渝的伟大爱情的宣言,也是

8、千百年来一直被传诵的原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爱情观的源头。 3.重生育的观念 古人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最普遍的求子方式就是向神灵祈子。民间有送子观音、碧霞元君这样的神灵形象,而且流传着许多关于送子神仙的神奇故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古代中国崇尚的观念。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低下,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愿望,就是祈求神灵保佑孩子能够健康长命。没有子女的夫妇更是虔诚地拜送子娘娘,喜得贵子后也认为孩子是神灵所赐,还愿的环节必不可少,因此各地的娘娘庙香火不断。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育有一子一女。在国人的观念中,儿女绕5膝,享受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幸福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有些学者在研究牛

9、女传说和七夕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认为二者起源于生殖崇拜,七夕乞子就成为顺理成章的节日习俗。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一文认为:乞巧含有深刻的生殖意蕴;用瓜果来祭拜牛郎织女,是子嗣繁盛的象征;用蜘蛛求巧寄托人们对喜得贵子的期盼;用凤仙花捣汁染指甲的习俗在于体现对老人的“孝” 。在七夕乞生活动中,已婚女性有一项重要任务乞子。按照父系传承的原则,只有儿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未生养儿子的女性,七夕晚上虔诚地祈祷,即是渴望自己能够如愿。古代社会,女性几乎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能否生养儿子,也决定着她在夫家的地位。 仪礼?丧服中有:“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

10、;恶疾,七也。 ”这是为妇女设的“七出”之罪,无子被列为首条,而且是女性独自承担这一罪名,可见封建礼教对妇女要求的苛刻和无理。这一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就连鲁迅笔下一无所有的阿 Q 也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害怕自己断子绝孙,认为“应该有一个女人” 。 小结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中华民族是崇尚美好、团圆、幸福、和谐的民族,与牛郎织女故事有着渊源关系的七夕传统节日因此有其存在的土壤,只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文化心理,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这样的传统节日依然可以大放光彩,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 七夕是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传统节日重新焕发6生机,需要政府的大

11、力倡导和宣传,也应该考虑老百姓的接受心理和文化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文化和习俗,手捧玫瑰花,口嚼巧克力,跳的是街舞,哼的是 Rap、Hip-Hop,对于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这让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很不理解,也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境地。我们并不是拒绝外来文化,但不能舍本逐末,厚此薄彼,正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样,应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不失为抢救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等著名家谈牛郎织女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1. 2张晓华主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之七夕节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6. 3周媛著节日长安之七夕节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9. 4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5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 6冯骥才七夕?摩喝乐?仲爷 今晚报副刊 2010.9. 7张勃压力下的憧憬七夕节俗中的女性心理和情感分析 , 七夕文化论文集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注 释: 董乃斌唐人七夕诗文论略 , 文学评论1993.3. 名家谈牛郎织女P250-255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