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潞城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二月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I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3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3二、土地利用形势 .5三、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8四、规划实施成效 .12五、规划调整的必要性 .18第二章 规划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 .20一、指导思想 .20二、基本原则 .20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22四、规划调整完善期限范围 .25第三章 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27一、规划目标的调整 .27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 .28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调整 .36
2、四、土地整治重点区域调整 .36五、重大工程安排 .38六、中心城区和开发区用地规划调整 .41七、建设用地管制及土地用途分区调整 .45第四章 “三线”划定 .51一、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 .51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51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53第五章 乡(镇)土地利用目标调整 .54第六章 保障措施 .59一、严格落实方案指标、同步更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 .59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义务 .59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II三、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复垦机制 .60四、强化土地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60五、严格管控“ 三线”
3、,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61附表附表 1:规划调整完善有关指标调整情况表.62附表 2:规划调整完善土地利用面积结构调整情况表.63附表 3: 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耕地保有量调整情况表.64附表 4: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表.65附表 5: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林地、园地、牧草地面积调整情况表.66附表 6: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安排分解表.67附表 7: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调整情况表.68附表 8:规划调整完善有关土地整治计划安排分解表.69附表 9:规划调整完善有关规划空间管制区和土地用途区面积表.70附表 10:规划调整完善有关中心城区和各类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情
4、况表.71附表 11:规划调整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分布情况一览表.72附表 12:规划调整完善有关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安排情况表.73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1前 言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自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全市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及依法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规划目标、政策和措施已经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潞城市“ 十三五” 期间的经济社会发
5、展需要。为全面落实“十三五”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调整、保障发展、保护生态资源,进一步从严保护耕地,加快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为了更好的满足“十三五”期间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保障潞城市社会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规划调整完善势在必行。潞城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函20161096 号) 、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 (晋国土资函2017414 号)的文件要求,落实长治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6、006-2020 年)调整方案中下达给本市的各类用地调控指标,并结合实际发展需求,编制了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2在 2015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的基础上,依据规划实施评估成果,结合潞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目标, 方案制定了规划期间潞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格局,确定主要规划控制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保护耕地及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土地利用重点工程,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3第一章 规划调整完善
7、背景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潞城市是省辖县级市,由长治市代管。位于省境东南部、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的东北边缘,是晋、冀、鲁、豫的交通要冲,素有“上党咽喉,冀豫通衢”的美称。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25936-1132540,北纬 361400-36 2930之间,其西北与襄垣县接壤,东北临浊漳河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相连,南部和西部接长治市区。本市全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状,东西长 31.5 公里,南北宽 19.5 公里,土地总面积 614.45 平方公里,即 61444.64 公顷,辖 4 个镇、3 个乡、2 个街道办事处,202 个行政村。潞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邯长铁路横
8、贯东西,太焦铁路直穿南北,公路运输 207、309 两条国道,邯长高速公路、长榆线、长林县两条省道穿越境内,长治机场坐落于潞城南郊。近年来,潞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水泥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而且电力充足,这些便利条件都为潞城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自然概况本市属温带大陆半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热同期,季风强盛,年均气温 9.5,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夏季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4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天高气爽。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等。本市土地类型多样,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点大禹垴海拔1316
9、.1 米,最低点辛安河谷海拔 616 米,北部为山区,西南、西北部为冲积平原和河谷盆地(属上党盆地一部分) ,东部为丘陵沟壑区,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 15.77%、62.76% 和21.47%。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可分为长流河和季节性河两类;浊漳南源与浊漳河为长流河,其他均为季节河。本市水资源总量为 6.78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河川径流量为 5.84 亿立方米。境内水资源总量为 0.94 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 0.77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 0.71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 0.54 亿立方米,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区。其中闻名三晋的辛安泉是华北第二大泉,泉口标高海拔 600-640
10、 米,水质优良,属高锶低钠型不含二氧化碳的纯天然矿泉水。由于地质结构的不同,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衡,北部和东北、东南部山区严重缺水。潞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种有煤、石灰岩、石膏、白云石、铝土矿、铁矿、水泥粘土等 10 多种,尤以白云石、石膏、石灰岩、煤炭著称。(二)社会经济概况2015 年,全市常住人口为 233144 人,其中:城镇人口 130073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5人,乡村人口 103071 人,城镇化率 55.79%。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78.5 亿元,比上年下降 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46 亿元,增长 3.7%
11、;第二产业增加值 45.37 亿元,下降 18.8%;第三产业增加值 28.7 亿元,增长 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5.7:57.8: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3743 元,按 2015 年平均汇率计算为 5418 美元。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 127858 万元,增长 4.83%。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5%。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 112713 人,比上年增加 149 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8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37.9 亿元,减少29.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4.4 亿元,减少 23.9%。2015 年固定资产投资 151.1 亿元,增长 17.3%。全市社会消费品
12、零售总额14.2 亿元,增长 5.5%。二、土地利用形势(一)土地利用现状2015 年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为:1、农 用地农用地面积为 40379.4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5.7%,其中:耕地面积为 23317.48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57.7%,其中水浇地 1125.25 公顷、旱地 22192.23 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 4.8%和95.2%。水浇地主要分布在辛安泉镇,面积为 704.11 公顷,占全市水浇地的 62.6%;旱地在店上镇分布最多,面积为 3544.97 公顷,占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方案6全市旱地的 16%。园地
13、面积为 794.01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2.0%,其中果园面积707.80 公顷、其他园地面积 86.21 公顷,分别占园地面积的 89.1%和 10.9%。园地在辛安泉镇分布最多,面积为 221.89 公顷,占全市园地的 27.9%。林地面积为 12276.35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30.4%,其中有林地面积 7547.82 公顷、灌木林地面积 577.23 公顷、其他林地面积4151.30 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 61.5%、 4.7%和 33.8%。林地主要分布在辛安泉镇和合室乡,面积分别为 2780.38 公顷和 2648.34 公顷,共占全市林地面积的 44.2%。牧草地面积为 3.63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01%,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 3.49 公顷、人工牧草地面积 0.14 公顷,分别占牧草地面积的 96.1%和 3.9%。分布在店上镇(3.49 公顷)和翟店镇(0.14 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 3987.93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9.9%,其中农村道路 1353.65 公顷、坑塘水面 24.85 公顷、沟渠 54.33 公顷、设施农用地 136.63 公顷、田坎 2418.47 公顷,分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33.9%、0.6%、1.4%、 3.4%和 60.6%。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 8672.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1%,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