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687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青少年偏差行为之社会因素分析摘要:青少年偏差行为古已有之,近些年呈现出大爆发的趋势不得不再次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在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本文试图探究“文化堕距”对“青少年行为偏差”的影响,此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也成为影响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越轨;文化堕距;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偏差行为,古已有之,在最近的报道中,几起关于青少年杀人行为的案例引起了社会的轰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价值多元化态势的日益显现,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呈现一种大爆发的发展趋势,甚至已经变质为危害社会、扰乱民生的恶劣的犯罪行为,其严重程度已成为一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偏差

2、行为特点分析 青少年偏差行为具有犯罪化、无意识化、模仿性、突发性和群体性等鲜明特点。并且最近的越轨事件反映出,当事人出现低龄化的趋势。通过案例总结,笔者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犯罪化 截止到 2012 年 11 月中旬日,少年司法网上记录在案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有 500 多例,这些案例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犯罪行为。青少年偏差行为则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社会化轨迹而导致对抗社会规范的行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案例并非当今的新兴事物,但近2年来,这种偏差行为呈现犯罪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无意识化 据案例分析,大部分青少年在进行偏差行

3、为时处于一种对该行为的无意识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违于社会规范的。接下来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2012 年 9 月 17 日上午,白银市发生一起惨案,在白银一企业上班的宋女士被人勒死在家中。经过警方调查,嫌疑人竟是死者上初二的亲生儿子,今年才 13 岁。知情人透露,可能是因儿子经常上网受到宋女士责骂,导致儿子不满,在熟睡中被儿子勒死。案发后,警方从网吧找到了嫌疑人。据警方调查得知小新爱上网,因此常常和母亲吵架,案发当天,宋女士再次教训儿子不好好学习经常上网,引起儿子的不满,故在其熟睡时将其杀害。 小新从容、淡定的将自己的母亲杀害,并且在将其母亲杀害之后毫无顾虑的在网吧上网,可见他根

4、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恶劣性质、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如若青少年对偏差行为没有任何了解和意识,不知晓自己犯罪性行为后果的严重性,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毫无安全感的社会。 (三)模仿 在大量案例中,可以很容易发现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的另一个特点“模仿”性,少年司法网上的案例中,约三分之一的犯罪事件是孩子们模仿已有的相关犯罪案例完成的。 3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的阶段,而且模仿能力与好奇心较强,对于是非的分辨能力较弱,在冲动与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很容易模仿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中的某种镜头和情节,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伎俩,进行犯罪活动。 二、青少年偏差行

5、为原因分析 (一)文化堕距影响青少年偏差行为 文化堕距是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并没有呈现同样的发展态势,没有形成与现在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文化体系。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冲击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日益渴求张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但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文化体系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所以,经济越发展,文化堕距就越大,文化的功能整合作用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致使社会问题不断增多。 在这种背景下,针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笔者总结出:社会规范文化不足以遏制青少年冲动的欲望。 在封建社会,民众毫无思想,

6、庸庸碌碌,整个社会毫无生气。统治者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对社会文化进行严格控制,推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社会规范,以求禁锢民众的思想。封建文化具有很强的约束、规范和控制能力,它把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教化成如出一辙的被统治者,每个人自出生起,就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每个人都不敢越轨,不敢尝试越轨带来的严重后果。 4笔者不赞同封建社会严格的社会控制,只是想以此来为参照,对比现在,以说明现行的社会规范文化不足以使青少年“克己” ,不足以约束青少年的行为。青少年时期,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薄弱,易冲动和愤怒,一旦有内、外因素的影响,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偏差的想法,如果此时没有很好地社会规范文化加以

7、控制,就会走上越轨甚至是犯罪的道路。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规范文化尚未完善的历史阶段。旧的、传统的规范文化被人们淡化出历史舞台,新的体系化的规范文化尚未出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整个社会以信仰缺失、价值观游走为特点,人们对行为是否越轨的界定模糊,因此人们很容易产生行为偏差,尤其是青少年。 (二)教育者深陷文化堕距泥潭 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传统的文化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完成的。封建社会中久居深闺的女子,虽然没有机会抛头露面,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是,到了婆家还是能严格的按照“三从四德”行为、做事,

8、恪守自己的行为规范,些都归功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成功与否更多的取决于父母的对文化的接纳程度,故完全社会化了的封建家长能够教育出内化封建规范文化的孩子。现在青少年的家长们生活在“文化堕距”由产生到鸿沟不断拉大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传统文化的瓦解,并且参与着建构新的文化体系,所以,他们本来就5没有根深蒂固、一成不变的价值观。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得家长对于孩子有过多的纵容和娇宠,养成了他们任性、蛮横、粗野、放纵等畸型性格;还有些家长本身就很容易产生行为偏差,给孩子们带来很不好的示范,无形中增加了孩子越轨的几率。 2、学校教育的失败 (1)重考分,轻德育 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小学生、

9、中学生的书包很沉,有些同学甚至用拉杆箱书包,以便带更多的参考书或习题书。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教育机构长期以来追随着“教育听命于考试,学生听命于分数,教师和家长听命于升学”的步伐,教育没有很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教育“是非常专门化的、片面的和狭隘的。这种教育大体上只能投合人性的理智方面,投合我们研究、积累知识和掌握学术的愿望” 。并没有做到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少有人关注学生人格是否健康发展。教育者没有把握好“传统教育理念、体制与时代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 ,以至于很多学生(无论是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进入社会时由于容易迷失和禁不住诱惑,走上歪门邪道。 (2) “爱”的缺

10、失,致使学生的过早社会化 教育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社会实践之一,与生活有着天然而直接的源流关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历史上,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道、解惑、授业” ,而且是行为上的导师,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源泉。在现今的教育中,教育理念“爱”的缺失,反映到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权力观念的逐渐强化、控制的日益严格化等不良现象。老师注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出现的偏差行为视若不见,不尊重学生、抑6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关怀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摧残学生身心健康。教师们的教育方式的“社会化”与教育理念的“传统化” ,使得学校教育上空蒙着一层化不开的迷雾,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其人格构成是

11、不完善的。 (三)媒体的强化作用 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自然存在和经过先辈改造了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能够清晰感觉到的现实环境。现在,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不知不觉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四海的各种媒介信息,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环境的另一种环境中。由于现代传媒及时迅速、无所不传、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人们便心甘情愿地将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作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和自身行为的重要参照体系。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便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 在目前文化市场,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

12、量有关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各电视台和广大媒体,大量引入港澳台电视剧,渲染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情节;央视频道、各地方台的法制节目、各大网络媒体上关于越轨、犯罪、暴力、战争的报道和分析等,使得人们形成了“身在其中”的错觉,认为自己就生活在一个物欲横生、充满暴力和不平等的社会。青少年更是容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他们每天接受这种不良文化现象的影响,致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导致其把这些不良的文化现7象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体系,于是具有很强模份性的青少年偏差行为便频繁发生。 三、针对青少年偏差行为提出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环境,尤

13、其是家风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它虽然近于无形可切有很大的力量,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上影响孩子。家长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家风。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应该反应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改正病毒觉自己行为上的偏差,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 未成年孩子大量的偏差行为并不是犯罪行为,当孩子有轻微的偏差行为的时候,如果发现及时、教育到位,完全有可能得到遏制;相反,如果任其发展、教育不力,则存在着极大的导致犯罪的可能性。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

14、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对他们出现某些行为问题,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有针对性地帮他们改正,避免使他们身上的不良行为强化,发生不必要的悲剧。 家长要负起为青少年解释一些媒体、电视、网络上暴力事件和犯罪行为的责任,告诉他们媒体报道的针对性和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预防青少年模仿性行为偏差。 (二)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在学校教育中,要改变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弊端,让素质教育真8正走进教室,走进课堂,这对处于相对无责任年龄段的青少年来说极为重要。 在教育中,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并且在各门学科环节中,加强

15、德育的渗透,并且要教育青少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治,但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 。以期在学校中是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三)创建媒体文明 媒体目前尚未把青少年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因此,媒体在发布多元信息时没有考虑过使青少年的接收和过滤信息的能力问题。所以笔者建议,媒体要把青少年纳为自己的受众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专门的和积极健康的信息服务。而公共信息监管部门也要制订具体的法规,如电影分级制度等,来对这一信息过滤和吸收进程实施把关。 总之,各种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存在表明,青少年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社会的主流文化及规章制度是有差距的。它要求我们去关注这种差距,去了解青少年的真正需求,从根源上着手,在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减少其偏差行为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