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722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重构摘要: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究我国博士后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针对我国的博士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关系松散、校际缺乏合作、国际合作不足等问题,分析其主要成因在于博士后教育的主体之间协同不够顺畅,缺乏行动的一致性。鉴于此,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汇聚各方资源,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国际交流等富于创新性的博士后培养模式,从政策出台、资金投入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条件,是提高中国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协同创新;博士后培养模式:创新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2、672-4038(2013)06-0024-04 博士后培养,在我国已走过了 27 个春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如今 400 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 2146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304 个科学工作站,覆盖了所有一级学科。尽管博士后培养成绩喜人,但“学院式”培养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各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还远远不够,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士后培养质量。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其他机构应协同创新,建立资源配置优化、知识与技术共享、行动高度一致的产学研培养模式,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 2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界说 1 协同创新 学界对协同创新的认识各有不同,以下两种定义最

3、具有代表性:“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提高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效率。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 2012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即“2011 计划” )之中:自 2012 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 ,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

4、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2 博士后培养模式及其相关要素 周远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黄国勋认为从操作层面上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3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

5、的培养过程中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课程体系状态、教学计划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培养模式的诸要素,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为整个培养过程,包括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淘汰模式等方面。 ” 综合分析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概括为: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与方式、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以及人才培养评价等。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博士后培养模式既与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同,又具有共性,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途径与方式和考核评价。其中,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是培养

6、模式的核心,这也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3 协同创新与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关系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都将“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重要议题。以上教育政策的规定与协同创新的内涵高度契合,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博士后教育的培养主体之间应该依据协同创新的内涵和要求进行有效协同。加强高校与企业、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国内与国外的合作,发挥各个培养主体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促进博士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协同各培养主

7、体的行动,创新博士后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H 4二、当前博士后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博士后培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院式”为主的博士后培养模式已经显现出其弊端。 1 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联合培养程度不高 当前,博士后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学院式”培养模式,这是最传统的培养模式,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对博士后申请者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进站学习,学习形式主要是跟随导师做课题、做项目,经过 2 年,课题或项目完成,经过考核出站;二是“校企合作式”培养模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企业博士后,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的企业。博士后申

8、请者通过考核进站,企业与高校进行签约,共同培养博士后,一般情况下,企业内的导师负责实践部分,高校内的导师负责理论研究,经过一定年限,项目或实验完成,通过考核出站。从企业和高校的设站数量、博士后比例来看,高校博士后占据绝对优势, “学院式”培养模式仍是主流,而这种培养模式不利于博士后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博士后培养质量。 2 企业博士后规模小,形式化严重,高校与企业合作关系松散 自 1994 年我国第一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以来,企业博士后得到了空前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随着企业博士后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企业博士后招收和管理过程中,高校基本处于配角地位,

9、高校认为联合招收可有可无,一般也不列入自身的招收计划,往往坐等企业找上门,谈妥相关协议后协助5办理相关进出站手续。对企业而言,有些企业重申请、轻建设,在申请时投入很大的热情,一旦批准设立,往往成为挂在墙上的金字招牌,甚至成为一块鸡肋。在管理上,企业博士后以企业为主进行管理,高校对企业博士后培养的过程介入较少,流动站与工作站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3 校际合作相对缺乏。资源共享程度低 各个高校具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如何让这些资源和优势在博士后培养中发挥出最大效能,是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联合培养无疑是一条值得考虑的路径。然而,由于条块分明的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保守式管理思维的惯性

10、作用,经过网络搜索和电话访谈,我们发现,我国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后的寥寥无几。 4 国际交流不够。博士后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 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正在不断加深,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培养经费、留学政策、博士后外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到国外接受培训和锻炼的博士后数量还较小,我国博士后跨国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加强与国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创造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后的条件,成为未来不可忽视的课题。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创新与重构 “学院式”博士后培养模式的最根本问题在于没能充分将各个培养主体协同起来,共享各种资源。做到资源利用效益

11、的最大化。因此。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符合时代发展、能够切实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培养模式。 61 构建新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面对企业博士后培养形式化、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职责清晰、相互促进的新型博士后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在招生方面,企业博士后由高校招收,高校可以全面梳理本地区甚至全国的企业工作站覆盖的专业,与本校流动站所覆盖的专业进行比对;可以对相关专业教师可供转化的科研成果和可供合作研究的科研项目进行汇总,与企业工作站所含技术方向进行比对等。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流动站应主动出击,通过网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同时,有针对性

12、地与 T 作站联系,变被动为主动,适时召开高校流动站暨科技成果的推介会,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寻找合作对象。合作企业找好之后,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博士后进站的考核工作。 在培养方面,考核合格的企业博士后进站后,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培养,一是在高校流动站进行理论学习;二是到企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这两个阶段都进行基本时段上的规定。继续实行双导师制,即高校为每名企业博士后配备一名导师,企业为每名博士后配备一位相应的实践导师,在招收、考核、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出站报告的评阅、评价等方面两位导师都要参与。 在经费投入及政策支持方面,高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以企业投入为主,同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支付给高校博士后

13、流动站一定的挂靠费、指导费。国家出台政策规定按企业招收博士后的数量,减免相应比例税费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博士后培养的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对7高等院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智力资源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财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整合,又有利于发挥企业博士后的工作优势。 2 建立跨校培养模式 根据资源共享的理念,高校之间在师资、图书、设备等资源方面进行共享,能够提高办学效益。校际培养模式运用于博士后培养过程必将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办学效能。 师资共享型跨校培养模式。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高校之间通过签署协议,根据博士后本人的意愿,以及研究背景,导师的项目需要等标准,校际之间互派一定比例的博

14、士后:二是互聘博士后导师,为了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对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科可以到其他高校聘请兼职导师。 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实现跨校培养模式。在同一研究方向上,根据研究项目的同质性进行校际合作,签订合作协议,组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究团队,共享研究平台,共享科研成果。通过以上合作,能够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 3 推进跨国联合培养模式 博士后培养的国际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要积极创造机会,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联合,加快跨国联合培养的步伐。 一方面,选派优秀的博士后去国外进行短期培训考察。据天津市人力资源部门的

15、报告,2004 年天津市启动了优秀博士后赴欧培训项目,根据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每年由人才发展基金资助 30 名优秀博士后赴8欧洲培训考察及开展合作研究,几年来资助近 150 名从事专业或研究方向与天津重点支持的学科、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承担的课题具有创新性,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博士后,赴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进行为期 3 个月培训考察或开展合作研究。这种联合培养的模式不仅促进了我国博士后与高精尖的世界研究前沿进行了接触,提高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地方和国家的科技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无限生机。 另一方面,与国外相关机构进行博士后交换培养。国内博士后培养单位积极与国外具有博士后培养资质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联系,建立伙伴关系,签署博士后交流协议。为了提高博士后培养的有效性,建议交换期为一年以上。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博士后能够接触本学科的前沿问题,也有利于博士后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