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较优选择及其建设研究摘 要: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较优选择,认为较优就业市场为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对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的总体框架、相关用户的权限和管理逻辑进行研究。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较优选择及其建设,对促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与毕业生应聘信息更快捷、更有效的互通,减少社会总成本,特别是减少用人单位、毕业生等的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10-02 在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的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以及毕业生的简历投递
2、和信息搜寻,面对的是多个不同的招聘会或不同的就业网站。不同的招聘会之间、不同的就业网站之间、招聘会和就业网站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增加了信息的发送和搜寻成本,浪费了较多资源。因此,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较优选择及其建设,对促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与毕业生应聘信息更快捷、更有效的互通,减少社会总成本,特别是减少用人单位、毕业生等的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有研究文献多以高校为研究着点,研究单个高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作用,总体成本也较少涉及。在建设网络就业市场方面,康胜2(2008)认为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全国范围的就业信息平台,杨挺、习勇生(2009)认为可以与劳动部门合作成立一个专
3、门的信息部门。这些研究建议较宏观,暂未对建议的依据、具体开展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内容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就业市场较优选择 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一般包括有形就业市场、网络就业市场和社会关系就业市场。有形就业市场包括校园就业市场、社会就业市场、公益就业市场等;网络就业市场包括高校网络就业市场、社会网络就业市场等;社会关系就业市场包括高校合作基地、联合培养、实习基地、赞助单位、校友、学生家长等社会关系衍生出来的就业市场。社会就业市场、公益就业市场以及社会网络就业市场主要是由社会或公益力量根据市场规律或公益规律开展,而社会关系就业市场则具有明显的高校或个人特殊性,这些就业市场与政
4、府主管部门和高校主导的就业市场有区别,本文主要研究校园就业市场和高校网络就业市场。 1.成本分析 从社会总成本角度看,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较多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在校园就业市场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等单位组织的相当数量的校园就业市场,虽然给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给用人单位组织了大量的毕业生;但从总体上看,主管部门和组织单位在场地、设备、组织、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重复地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用人单位需要重复地参加多场招聘会,毕业生也要辗转其中,双方在时间、精力、差旅、餐饮等多方面有较大的重复的付出。 3在高校网络就业市场方面,用人单位需要在多个不同的就业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以扩大
5、招聘信息的覆盖面;有些实力较大的用人单位可以开发专属本单位的校园招聘网页,但需要人财物的投入;经济、技术条件不允许的用人单位则无法拥有本单位的校园招聘网页,在信息发布、招聘竞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毕业生则需要到多个不同的招聘网站注册,填写简历,而且不同的就业网站、用人单位招聘网页的简历表单可能是一样的,毕业生应聘一个用人单位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填写简历,即使所填内容中很大部分是重复的。此外,较多的高校就业网站存在一定的排他性,非本校学生不一定能分享到其发布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其资源得不到更好的利用;每所高校都建设一个就业网站,在招聘信息发布这一部分有重复的资源浪费。 2.较优选择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6、其实是把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与毕业生应聘信息互通的一种“魔盒” 。要使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与毕业生应聘信息更安全、快捷地互通,需要对有形就业市场和网络就业市场进行较优选择;要对有形就业市场和网络就业市场进行较优选择,需要分析就业市场的主角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相关特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一般都较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且网络就业市场与校园就业市场相比,对空间和时间的要求更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在网络上更快捷地实现招聘信息和应聘信息的互通。可见,在就业市场形式上,网络就业市场比校园就业市场更方便快捷。 在成本上,校园就业市场需要现场招聘会一系列工作投入,现场招4聘的很多物资可以重复利用,但物资的重新使
7、用则需要较大的运输、人力成本。而网络就业市场则主要需要网站制作、维护等成本;网站投入使用后,在没有较大的升级、改版等变动情况下,后期的维护、使用成本相对较小。因此,在成本上,网络就业市场优于校园就业市场。 在就业市场的覆盖面方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对集中地在省内互动。因此,应该打破省内某区域、地级市、高校的界限,以省为单位建立统一的面向毕业生的网络就业市场,用人单位面向毕业生的招聘信息统一发布在上面,解决用人单位面对不同的招聘会、建立网站或到不同的就业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的困境;毕业生统一在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应聘,解决跑不同的招聘会、登录注册不同的就业网站、重复填写相同简历表单的麻烦,同时
8、减少参加招聘会的交通、餐饮、资料费等支出。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较优就业市场为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 二、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总体框架 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教育类、公益类项目,需整合省级区域内的各高校、各相关用人单位,因此,应由对应层级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相关工作。 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需要工作平台,由相关主管部门整合或组建一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以发挥省级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市场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枢纽作用。 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各高校,引导所有毕业生统一在省级高校毕业生5就业网站注册,尽量少或不再在省内的其他人才网站注册,避免造成
9、内容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 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工商部门、高校,引导用人单位统一在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发布面向毕业生的招聘信息,而不再在省内的其他人才网站发布,避免造成工作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对所有用人单位免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使用费用,至少对中小型的用人单位免费,从而聚集更多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使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成长为旗舰型的专门的毕业生就业网站,并形成良性发展。同时,对中小型用人单位的支持,促进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发展,也是该就业市场的社会效益溢出。 赋予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用人单位用户于相关权限,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后继管理,以防不法机构、个人获取毕业生信息造成安全
10、隐患。 对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高校、毕业生用户赋予相关权限并进行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可在就业网站拓展就业政策发布、远程面试、就业指导与咨询等就业相关模块工作。 三、相关用户的权限及管理 1.高校毕业生的权限及管理逻辑 相关主管部门可联合区域内各高校,将应届毕业生资料导入网站数据库,约定毕业生用户账号、密码,毕业生凭账号、密码登录网站即可成为注册用户。或由毕业生自行登录网站注册成为用户,进而使用。 毕业生用户在网站上可以填写内容较全面的初始简历,内容包括基6本信息(姓名、性别、政治面貌、联系方式、邮箱、相片等) 、最高教育经历(教育层次、入学时间、学校、专业大类、具体专业、总体成绩、五门代表
11、性课程及成绩等) 、求职意向(表单选择,可多选) 、获奖情况(学业类、学术科技类、文体类、其他) 、校内外学生干部经历(任职时间、学生组织、职务、工作内容、工作成效等) 、社会实践(时间、地点、内容、实践成效等) 、专业相关实习/实践(时间、单位/地点、内容、成效等) 、科研情况(论文、课题、项目等) 、技能资质(英语水平证书、计算机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其他证书等) 、爱好特长等。 毕业生可按地区、用人单位性质、行业、岗位、教育要求、薪资等标准搜索用人单位,并可查看用人单位名称、具体地址、联系电话等。毕业生应聘投递简历时,用人单位的简历表单可引用毕业生初始简历中的相关表单内容,毕业生无须填写内
12、容相同的表单。毕业生可通过网站向用人单位、学校发送咨询邮件。 2.用人单位的权限及管理逻辑 相关主管部门可会同工商税务部门等,将区域内企业导入网站数据库,约定企业用户账号、密码,企业凭账号、密码登录网站即可成为注册用户。或由用人单位自行登录网站注册,并提供营业执照、负责人等资料,网站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成为注册用户。 用人单位通过账号可申请发布招聘信息,包括招聘单位、单位介绍、招聘职位、工作地点、要求、待遇、招聘人数等。网站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发布。或通过事后监督的方式,用人单位可先发布招聘信息,如果招聘信息违法、虚假等,主管部门可联合工商部门、人力部门对用人7单位进行处理。 用人单位可根据单位实
13、际情况,对需要的简历内容进行选择,即可以根据毕业生初始简历内容进行勾选,勾选出来的内容可反映在毕业生应聘时弹出来的简历表单上;用人单位还可增加其他需要了解的内容,毕业生填写简历时可在初始简历基础上进行补充填写。 用人单位可通过网站对相关毕业生发送应聘要求;可通过网站批量向通过简历筛选的毕业生发送面试通知,或可通过网站与通讯公司合作开发的系统批量向通过简历筛选的毕业生发送手机简讯;用人单位可在留言区与毕业生进行即时交流。 用人单位可在网站上向高校等组织发布笔试举办地点的合作信息,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信息。 3.高校的权限及管理逻辑 相关主管部门可将区域内的高校导入网站数据库,约定高校用户账号、密码,高校凭账号、密码登录网站即可成为注册用户。 高校在网站可查看本校毕业生的简历完成情况,本校毕业生投递简历情况;可对本校毕业生的咨询问题进行解答;可对本校毕业生进行相关就业指导;可对用人单位的笔试地点和其他领域的合作表达意向。 参考文献: 1康胜.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伦理规范的缺损与构建J.教育科学文摘,2008,27(1):77-79. 2杨挺,习勇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交易费用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