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邓公盉铭“公”字补释摘 要:自 1992 年邓公盉出土面世以来,铭中“公”字,目前有“共” 、 “公”和“未识字”等三种解读意见。通观整篇铭文,发现其下字“尊”所从的偏旁在铸刻过程中错放了位置,导致学者们对“公”字误读。 关键词:邓公盉 公 错字 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有孙敬明、赵仲泉的山东昌邑出土商代邓共盉稽考一文,文中刊布了一九九二年出土于山东昌邑的一件商代铜器邓公盉的铭文,如图一: (图一) 铭文四字皆反书。学界一般认为第二字写法特别,从公从,且仅此一例,作为疑难字形,值得探究。 为了讨论方便,姑且把大家当作字的这个特殊形体裁切处理。如下:(图二) 对这个形体的释读,有如下三种意见
2、: 第一,释“共” 。孙敬明、赵仲泉二先生在山东昌邑出土商代邓共盉稽考中把第二字解释为“共” ,云:“甲骨文亦有共字,与之颇相似” ,又据出土情况推测此器与河南的邓有联系。之后出版的金文著录书有承袭此说的,如山东金文集成2和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23。 第二,释“公” 。有的学者把它释读为“公” 。如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4,如商周金文通鉴 (1.0 版)5。周宝宏在近出商周金文字词考释(八则) 中认为邓公盉铭“共”当释“公”云: “字形体结构应分析为从声在甲骨文中就用为共 ,但在西周金文中用为声旁,如龚即从为声, 龚在古籍中作共王、恭王,证明龚所从之廾为声旁, 说文解龚为从共龙声不准确,在龚字中
3、龙与共会意,又都是声旁。龙、共声韵皆同。按照现代学者定的上古音韵,公字为见纽、东部,共字为群纽、东部,龚字见纽、东部,恭字也为见纽、东部,可见公字与共字古音当相同,因此字用共作公的声符。在古籍中公字与功字,共字与攻字相通,也可证公字与共字声音相同, 共可以作为字声符的。总之当释为从公共声,隶定可作或,可直接释为公字。那么所谓邓共即邓公 、 邓共盉当称为邓公盉 。近年河南出土邓公簋(见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册,336、337 页)等邓公辞例与此盉是相同的,也许两邓君自商以来就称邓公 。至于为何在公字下加为声,也许受此铭邓字从収的影响。 ”6 第三,释为“未识字” 。如 2011 年出版的新金文编对此
4、形体采取审慎态度,把它放附录单独列字头7。 下面分析邓公盉铭中“公”字的形体。 首先讨论它是不是“共”吗?商代甲骨文“共”字作(合集13962)或作(合集2795 正)8。西周金文“共”字作:(共鬲,3西周早) 、 (善鼎,西周中) 、 (谏簋,西周晚)9。我们讨论的形体与上揭“共”字写法有别,显然不是一字。孙敬明、赵仲泉所云甲骨文与之颇相似的“共”字,即父癸簋铭的“共”字,写作,林沄先生曾指出此形体释“共”是可疑的,应入附录待考10。所以,从字形上看,把它释为“共”是有问题的。 接下来看这个形体的构形情况。它上部作,显然就是“公”字的写法。金文“公”字作:(公父丁卣,商) 、 (朿作父辛卣,
5、西周早) 、 (鼎,西周早)11。它与商代、西周早期金文“公”的写法一致。 的下部从“” ,该如何解释,它与“公”什么关系?周宝宏先生从古音学角度认为是在“公”上又附加的表音声旁,论证思路是对的。但是,“公”字乃金文常用字,书写十分简单,一般水平的人都能掌握,加来表声,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从整个铭文的铸刻来看,它下部所从的当是其下字“尊”所从偏旁。下面我们看其下字“尊”的写法,为了讨论方便也裁切处理如下(见图三): (图三) 可以看出上揭“尊”的下部恰好缺少了旁。笔者普查所有山东出土铜器铭文中的“尊”字,共 95 例,发现无一不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山东出土铜器铭文中从“阜”的“尊”均从。从掌
6、握的金文材料看,商代乃至西周早期的“尊”也都从。那么,这里的“尊”所从的哪里去了?很显然,就是放在“尊”上“公”下的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推想:当时的刻工知道“尊”字写法,只不过由于一时疏忽,把4“”错放于“尊”的上部。因此就出现下面写法特别的形体(见图四):(图四) 汉字的书写和识读有时候是两回事,写者的意图被读者误解,也是常有的事。如:楚公逆钟(集成01.106) (图五)第一字“唯”所从“口”曾被看作食第十一字“大”下所从的偏旁,有的学者曾把第十一字“大”误读为“夜” 。又如:许鲁生鼎(集成05.2605) (图六)铭第二字(籀文奢)曾被错误地隶定为,如商周青铜器铭文选12,把
7、第二个“肉”旁误当作“鲁”字的一部分,其实下部当从“多” 。 (图五) (图六) 再看铜器铭文。铸刻者显然把“酉” “阜” “”都当作“尊”字的构件,解读者很容易把“”旁看作是“公”所从的偏旁,因为“公”和“”距离很近(见图七) 。 (图七) 如果不仔细推究,容易把“”和“公”看成一个字。再者, “”在上的“尊”字根本不成字,这是竖排书写造成的弊端。如果把“”完璧归“尊” ,即把“”归原位,如下(图八): (图八) 熟悉金文的人,一看便知上面这个形体就是商或西周早期“尊”字的标准写法。 因此,我们认为是金文中根本不存在的形体,无论从什么角度怎样分析其构形并作释读,都是没有意义的。 5由此,我们
8、得出这样的启示:在释读古文字的时候,定要通观整篇铭文的书写,偏旁多、结构复杂的形体,尤其要注意铸刻风格。 金文中的错字现象不是没有。郑慧生在校勘史略中云: “西周金文中的错字,也还是有的。且看栾书缶中的铭文:余畜孙书以祭我皇祖。 铭文中的余畜孙书 ,应该就是余玄孙书 。畜是铜器铭文中的一个错字。 ”13 容庚先生对铭文误字现象也有过研究,他认为:无簋(集成4225.1)铭“无用作朕皇祖釐季尊簋” ,误“季”为“年” ;谏簋(集成4285.1)铭“王格大室即位” ,误“即”为“” 。14 李学勤先生在讲散氏盘时曾指出:整个散氏盘中有两错字,一是,当是“道”字,中间所从的“首”写错了;一是,当是“
9、既”字,左旁写错了。李先生还一再强调“大家不要以为金文一定对” 。 终上所述,金文中的错字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人非圣贤,刻手们在刻写过程中,因为一时的疏忽,粗心大意写下错字,在所难免。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因为偏旁位置放错而造成的错字现象,在金文释读中应当引起注意。 注 释: 合集指甲骨文合集 集成指殷周金文集成 (本文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本文是 2012 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古文字人字系汉字研究” ,批准号12524073中期成果。 ) 6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74-79. 2山东省
10、博物馆.山东金文集成M.济南:齐鲁书社,2007:594 3刘雨,严志斌.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0:258. 4陈青荣,赵缊.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 2011. 5吴镇烽.商周金文资料通鉴(1.2 版)2010. 6周宝宏.近出商周金文字词考释(八则)J.古文字研究29.北京:中华书局,2012:258 7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附录二二四 0127 号 8刘钊,洪飏,张新俊.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9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10董莲池.金文编校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5 11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90 12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609. 13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高敏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C.北京:线装书局,2006:51. 14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4. 7(苏影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