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出苏联阴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摘 要:20 世纪初,苏联宣布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成为二战时期抵抗纳粹的中流砥柱、二战之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精神领袖和冷战时期美国最强大的对手;然而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帝国竟土崩瓦解了。苏联的解体引发了人们的深思,然而正是此时,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总结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关键词:苏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计划;渐进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07-0
2、2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在那部伟大的共产党宣言中喊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从那时起,这句话就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为之奋斗,为实现一个自由、公正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一战后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二战后,世界上又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然而,20世纪 90 年代,随着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就陷入低谷。 一、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全面计划 220 世纪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连串的疑问,尤其以苏联的解体为代表。从 20 世纪前半期开始,两次世界大
3、战将人类带到了死亡的边缘;二战刚刚结束,美苏争霸又再次将人类投进了灾难的深渊。这一连串的重大事件都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苏联的参与。然而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这个有着 2 240 多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和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在延续了 70 年之后顷刻间解体覆亡2。 在长达 70 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内向、世袭的苏联政权带来了全民的噩梦,为了有效控制人民,它不仅实行特务统治,克格勃全面渗透到苏联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取消了人民的大部分政治权利,让人民活在没有尊严的世界。苏联,这个宣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怀着共产主义的梦想,要在人间
4、建立一个理想的天堂,结果却走向了对人的全面控制,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然而在失望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无非就是两个:要么认为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出现了问题,要么认为是社会主义本身的问题。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出现了哪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它的解体,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观点主要集中在: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体制等,但是所有这些弊端都可以用“以计划替代客观规律”来概括,而这一点也恰恰是马克思本人激烈反对的。在旧时代俄国那种贫穷落后的条件下,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尽管在它初期的存在中,确曾存
5、3在了“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确曾实行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有力步骤,确曾启发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以无限的希望,但最后却又不可避免地解体了。但他(马克思) “关于资本主义的这一观点被忘却了:资本主义,当它持续的时候,是一个进步的生产方式,它无忧无虑地发展比反动的替代方案更优越。现在它回来复仇了。资本主义已经变得真正具有全球性,而且它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 ”3 这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以计划替代了客观规律” ,使得社会主义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设想。旧时代的俄罗斯在各种条件,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用全面计划代
6、替了一切的客观规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灭亡。现代哲学家波普尔在对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时就认为“乌托邦的或整体主义的方法和渐进主义的方法之间的区别之一可以表述如下:渐进工程师可以在改革的范围中不抱成见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渐进主义者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事先就一口咬定彻底改造是可能的和必然的。这一事实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使乌托邦主义者对关于社会建构的控制限度的社会学假说产生了反感;乌托邦的方法先验地拒绝这些假说,违背了科学方法的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突破:渐进放开 (一)以客观规律代替全面计划,渐进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针,是对因循教条、全面计划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约翰奈斯比特在中
7、国大趋势中,将“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之一,邓小平的资深翻译张维为在其所著的4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也将其作为 “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 “摸着石头过河”是由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之后提出来的独特见解,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方法论,意思就是冒着一定的风险通过反复尝试探索未来的道路。 从列宁开始,苏联就逐渐意识到实行全面计划的一些弊端,并开始了一些初步有益的改革。到斯大林后,苏联开始了更大范围的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的控制,经济上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苏联模式下实行闭关锁国,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被资本主义包围”
8、,在经济贸易上,到战后斯大林则提出建立“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 ,以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立。凡此一切,都把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到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隔绝的地步,实际上造成社会主义的自我封闭。封闭就意味着落后,这是必然的。在紧闭国门,与资本主义国家隔绝交往的同时,苏联还存在着因循教条,阻挠改革的体制性因素。这些体制性因素包括,对斯大林有关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理论教条,高度集权的机构体制,特别是苏联重工业军事工业联合体的存在以及在此体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团。 这种僵硬的全面计划的管理体制导致了对客观规律的漠视,导致了对任何意外的不宽容,正如波普尔指出的“乌托邦的方法先验地拒绝这些假说,
9、违背了科学方法的原则。在另一方面,与人的因素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问题又必然迫使乌托邦主义者(不管他愿意与否)要用社会建构的手段来控制人的因素,并且把他的纲领加以扩大,使之不仅要按计划进行社会改造,而且也包括对人的改造。 ”4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5众多、地域辽阔、情况复杂的国家,决策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息不足,信息不足也意味着决策风险很大,所以中国决策者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倾向于减少风险,使政策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比较注意发挥条条块块的积极性,比较鼓励各种各样的实验,试验成功了再进行推广。在这样的一种体制之下,它实际上为政策提供了一种试错机制,它鼓励试验
10、,鼓励渐进的放松管制,因此为渐进的社会工程开辟了道路。 (二)放开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之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资本主义不是一个友好的或慈善的体制。它是迄今为止在财富创造方面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它没有至高无上的目标,因为它是通过数以百万计的资本家追求利润的努力而运行的。它创造了经济的增长、繁荣和作为副产品的就业。它也以自己不断变化的趋势造成了大量的痛苦和破坏。 ”3实际上,列宁早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就运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杠杆,用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其实就提出了商品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在 20 世纪 20 年
11、代末30 年代初,斯大林发动“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 ,取消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随之也取消商品市场,完全把苏联经济纳上了产品交换和计划经济的轨道。斯大林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祖训”超越历史条件地做了僵化的教条的理解,一方面又继承了俄罗斯民族的、后来又为俄国民粹主义所强化了的反商品思想传统,这就形成了斯大林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极为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在他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集中反映6了出来。因此,他反对利用商品货币杠杆,坚持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尤其不能扩大到生产资料范围。而这些思想本身都是对马克思本人的背叛与篡改,斯大林的这一思想和以此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
12、,一直贯穿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 而中国的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敢于冲破从苏联到中国几十年赋予计划经济以社会主义性质这一“铁律” ,把市场和计划看作一种手段、方法。他说,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搞计划经济“是学苏联的” ,我们过去多年搞计划经济的实践证明,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资本主义既能利用“计划” ,社会主义也同样可以利用市场。正是从这一大胆的创新理论出
13、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无疑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重大突破。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 “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5,也就是说,这是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改革开放政策,实际上是总揽世界大局,深刻洞察世界经济全球化大势所做的重大决策。 总之,正是在从“全面计划到渐进放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摆脱了历史决定论的束缚,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引入市场经济,放松中央对地方的管制,使得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高举中国特7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0. 2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张维力.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6. 5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