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0124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郑玄与传注学的新范式【摘要】本文通过考察隋志著录的郑玄经学注疏体例,并与汉志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郑玄代表了传注学的新范式,即面向文本的注疏,这是汉代经典注疏史的新阶段。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分野的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和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的传承与依靠文本的传播) 。 【关键词】郑玄;传注学;文本;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039-4 关于郑玄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原因在于作为文化史上的“节点人物” ,郑玄的价值是怎么说都不为过的,诚如清儒皮锡瑞所言:“

2、遍注诸经,立言百万,集汉学之大成。 ”1从宏观的角度审查前贤的研究,我们会发现现有研究多将郑玄放置于“今古文”经学之争中,以凸显郑玄“古文”经学的转型意义。而本文愿从传注学史的角度来观察郑玄及其代表的传注学新范式,以期从传注学体例的角度认识汉代经学,并联系经典传播的方式、途径、媒介等现实因素,讨论经典注疏史上的关键时期、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 一、注、笺与音义 “遍注诸经”的郑玄,对传注学的贡献在于开创了“注”体、 “笺”2体、 “音义”体等传注学新体例。之所以这么说,是来源于对传注学史的认识。可以说,刘向校勘皇家藏书而成别录 ,歆继父踵武而成七略,班固综其所成而作的艺文志 ,是中国典籍史上的重

3、要丰碑。今天我们仍需要从这份皇家书目中,了解当时的知识结构。 汉志著录的经典传注成果,没有“注”体。这一发现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汉代经典传注学一个大概认识,即刘向面对的“传”体阶段和郑玄开启的“注”体阶段。简言之,前者是面向人的阐释,注重经与人的意义关联,所以重视发掘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服务当下需要;后者面向经文本,注意经文本义的解释。下面就以郑玄的注经实践为例,讨论其开创的传注学新范式。 据隋书经籍志著录,郑玄有周易注 (九卷) 、 尚书注 (九卷) 、 尚书音 、 尚书大传注 (三卷) 、 尚书义问 、 毛诗注 、 毛诗笺 、 仪礼注 (十七卷) 、 仪礼音 (二卷) 、 丧服经传注 (一卷)

4、、丧服谱注 (一卷) 、 礼记注 (二十卷) 、 礼记音 (一卷) 、 三礼目录 (一卷) 、 春秋十二公名 (一卷) 、 论语注 (十二卷) 、 古文论语注 (十卷) 、 论语注 (九卷) 、 论语孔子弟子目录 (一卷) 、 易纬注(八卷) 、 尚书纬注 (三卷) 、 尚书中候注 (五卷) 、 礼纬注 (三卷)、 礼记默房注 (三卷) 、 孟子注 (七卷) 、 日月交会图注 (一卷) 、九宫经注 (三卷) 、 九宫行棋经注 (三卷) 。 仅从隋志著录看,郑玄经典注疏体例主要有“注” 、 “笺” 、 “音” 、“谱” 、 “目录”等,这些体例均不见于汉志 。郑玄毕其一生,经营经典注疏工作,又考

5、晋书刑法志则知郑玄对秦汉旧律亦有注释。 关于“注” , 说文解字水部曰:“注,灌也。从水。 ”段玉裁注3曰:“释经以明其义日注。 ”说文解字人部曰:“传,遽也。从人。”段玉裁注曰:“凡展转引伸之称皆曰传。 ”2从训诂学的释义我们可以见出, “注”与“传”两体例的不同在于:“注”是对文本进行注解,犹如水灌入田地里。而“传,从人 ,是在口头讲习等过程中“展转引伸”其义,两者之不同源于注解对象的不同。又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注。”3这句话可谓高屋建瓴,由此可知汉代注疏学自郑玄起“注”体才开始出现。 关于“笺” , 说文解字竹部曰:“笺,表识

6、书也。 ”徐锴系传曰:“于书中有所表记之也。 ”郑玄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 ”由上可知:注疏体例之一的“笺”是在经文本上进行注释,郑玄的毛诗笺 ,是对毛传进行的批注。 关于“音” ,在注疏学中,亦有“音义” 、 “音训” 、 “声训”诸名。它是指用音同、音近的字来注释被注的字义,即清儒王念孙所谓“因声求义”是也。作为注疏体例之一的“音” ,并不是始于郑玄,然据史志目录,我们知道系统使用“声训”并有专著的,却是自郑玄始。 从语言学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使用“音”这种注疏体例进行经文注解,必须要在书面语、文本之上进行的。因为“声训”这

7、种用音同或音近的语词进行训解的注疏方式,在口头传授经义的时代,是无法精确地辨识的。例如:易无妄曰:“无妄。 ”郑玄注曰:“妄,犹望,谓无所希望也。 ”尚书大传曰:“若是共御,4帝用不差。 ”郑玄注曰:“共读日恭。 ”又礼记曲礼下曰:“士日妇人。 ”郑玄注曰:“妇之言服。 ”从以上例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到这些“声训”方式的注解,在口语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不是在书面语情况下,同音词是很难从声音上精确辨识。还有一个例证就是郑玄的“音训” ,开始关注虚词的用法,开始关注句法等。这些注释工作都需要书面语的支持。 关于“谱” 、 “目录” ,郑玄有毛诗谱 、 三礼目录 ,这都是郑玄经学注疏体例的新发

8、明。 毛诗谱早已遗失,自宋欧阳修始辑郑氏诗谱补亡 ,后来学人多有辑佚之功,明锺惺有新刻诗谱 ,到了有清一代, 诗谱辑佚就更多了,辑佚学大家王谟、孔广林、黄奭等都有辑佚成果,今人冯浩菲有郑氏诗谱订考 ,是现在最好的版本,可以利用它进行研究。据冯氏研究可知:毛诗谱分为两部分,一是文字部分,一是年表部分。 三礼书目 ,也已经遗失。据汉魏遗书抄所载的三礼目录 ,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它的体例,是对“三礼”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经解方式。 “谱” 、 “目录”这种经解方式,前者有年表,类例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4。后一种如同毛诗序 、 汉志 ,这些注疏体例,都是面向经文本,在文本上作出的综合研究。王国维在玉溪生年谱会

9、笺序中说:“及北海郑君出,乃专用孟子之法以治诗 。其于诗也,有笺、有谱。谱也者,所以论古人之世也;笺也者,所以逆诗人之志也。 ”这里说其在方法上是对孟子的继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孟子对“处士横议”现象的批评,提倡“知人论世” , “以意逆志”的诗学主张,直到5郑玄开创注疏新体例之后,才算有了从理论主张到注疏实践的落实。 大致了解了郑玄经典注疏的体例之后,我们再观察一下汉志所录的情况,为方便比较,特做如下一简表。 分析该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传注学”重要体例的“注”体,在汉书-艺文志中并没出现。由此,我们至少可以保守地说,以“注”命名的典籍尚未成为一种流行的注疏体例。且我们做个统计

10、工作,就会发现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各种体例中,最多的是“传”体。再联系上文介绍的郑玄的经典注疏实践的体例,经由这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知道, “传”代表了经典注疏史上的早期形态,而郑玄的经典注疏实践带来的新体例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由此可见郑玄的经学史意义即开启了新的注疏史新范式:面向经文本的注疏。 二、面向文本与今古文问题的再讨论 联系先秦诸子“解喻”注经的句法特征,充分分析汉志著录的注疏体例,并将其放人汉代注疏史上讨论其性质,可以证实韩诗外传是部解经的典籍,是经师口授经义活动的结果,而郑玄是不同与“传”的面向文本的注疏,呈现出书面语的特点。 郑玄注经中还有校勘工作,以“某当为某”标识,这是典

11、型的不改原文的经注方式。正是面向经文本的注疏,才会关注文本,校勘文本,分析句法等。这是口授经义的早期经师所不为的。 综上,通过对郑玄经学注疏活动的分析,可以认为,郑玄开启了注疏学的新时代。当然,在郑玄之前,也有经学家开始了注体范式的使用,比如马融等。之所以把郑玄作为这一转变的开始,正是因为他是系统、6全面地进行经文本注释的经学大师。下面我们梳理一下汉代经学史,汉初以经师博士为传承主体的经学,是以“传”为注疏体例的阶段,以诗经为例,表现在汉志 、 儒林传上,形成了鲁、齐、韩三家诗学,以推衍诗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今文经学” 。可以说,这是以国家学术为特征的经学传承。而以郑玄为代表的面对经文本的,包

12、括系年(目录、谱) 、注(训诂、训读、音义)等,这就是学术史上所说的“古文家”的工作。在这个转变之间,经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古文”的发现,考汉书可知:“古文”的发现地点主要是在刘姓藩国,一个是鲁恭王处;一个在河间献王处;还有一些在民间。这意味着今古文的学术分野,其实质是经学传承途径和传播方式的区分。不同的传播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传承体例。在国家学术,以博士官为中心,口耳相传,经学的传训的实质不是为了解释经学本身,而是通过经典力量,围绕“经学与国家”建构经学问题,以服务政治和帝国国家意志。在这些活动中,面向人、面向现实的经学注疏,形成了以“传”为主要体例的今文经学。而在刘姓藩国发现了书于竹帛

13、的经文本,这是经学通过物质媒介传承的途径,儒生出于经学讲授经义的需要,从文字释读、语义释义出发,进行了面向经文本的注疏,最终形成了以“注”为代表的注疏体例。 从这个视野出发,观察学术界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今古文”经学之争的问题,其实质是,今文经学是汉代初期,面向人的解经,以“传”为代表,解经重在阐发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服务当下政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学传承是经由人 (经师、博士)进行的;古文经学是后7期面向经文本的注疏,以“注”为代表,其发生的本质力量是经学通过物质媒介,诸如竹帛、简帛等文本传播。于是,本文认为,今古文之争问题,不是表面的学理之争的问题,也不是仅从“家法” 、 “师法”诸角度就那么容易分辨的问题,当然更不能单纯地将之转化成一个经学的政治立场问题等。对之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是通过对汉代.注疏史的宏观考量,并从中看到今古文经学的分野,其实质是经学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区别(传阶段与注阶段) ;两种经学传承方式的区分(依靠人传承的方式与依靠文本传播的方式) 。 【参考文献】 1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1959.12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55,377.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712. 4冯浩菲.郑氏诗谱订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 (责任编辑 邹一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