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认同转变摘 要甲午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与此同时,汉族的知识分子也经历了民族认同转变的历程。一部分维新派知识分子要求在满清统治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主张“不分满汉”的建构民族国家;而另一部分激进的汉族知识分子则走到了清王朝的反面,主张“种族革命” ,彻底的推翻清王朝。本文试图对这种转变的原因、改良派和革命派各自的转变情况以及对民族国家构建带来的影响做出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汉族知识分子;“反满”思潮;民族主义;民族认同 一、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认同发生转变的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对汉族知识分子的触动极大,促成了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认同转变。主要有以下原
2、因促成了汉族知识分子民族认同转变: (一)传统认同模式的困境 传统的中国认同模式即华夷秩序,它从周代开始是一个依靠华夏文明而维系的认同体系,虽然在血统上以汉民族为主流,但对国家的认同却是超越民族的文化中心主义。古代一直存续的华夷秩序在近代西方逐步确立主权观念和民族国家观念的情况下,自然会遇到颇多的挫折。 “王朝国家缺乏现代的主权,没有现代的疆域及国民意识,但有所谓的正朔和非正朔之说之分:区分是否正朔、是否非正朔的核心标准并不是法律和政治的标准,而是天下主义的儒家理想。 ”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失去2了最稳定的朝贡国朝鲜,华夷秩序宣告崩溃,传统认同模式需要重新整合。 (二)清政权的固有矛盾对现代民
3、族国家建立的阻力 要梳理清末的民族主义,对于汉族人来说包括对满汉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外来列强侵略的认识两个方面。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经过一二百年的相对平稳统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满汉的民族矛盾得到了缓解。但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长期学习中华文明的日本击败了清朝,由统治阶级推动的洋务运动随之破产。这一切都对汉族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满清政权在中国的统治合法性受到了空前的质疑, “反满”思潮开始形成,这是汉族知识分子民族认同转变的主要原因。 (三)留日风潮及日本对汉族知识分子的示范效应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向日本学习”也在汉族知识分子中形成一股思潮,留日的学生猛增。 “1896 年,清政府才派
4、出第一批留日学生 13 人。到 1899 年留日学生不到百人。1901 年后,留日学生开始激增。到 1905年和 1906 年,达到 8000 多人。 ”甲午战争的失败带来的华夷秩序的崩溃,使得越来越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在体制上同日本的巨大差距,因而对清朝的体制产生了怀疑, “反满”在汉族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股思潮,这些都使得留日的汉族知识分子加以思考。当时的日本已经产生了近代“亚细亚主义” ,对这些中国留学生的思想冲击也是巨大的。日本构建民族国家的成功也对中国的知识分子形成了示范,对后来晚清的政治走向及中华民国的建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维新派和立宪派的民族意识转变 3汉族知识分子普遍
5、的觉醒对晚清政局构成了最为重要的影响,清末的改良、宪政改革都围绕此展开。对于甲午战争之后的时局,汉族知识分子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认识派别,大体有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及无政府主义者等。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温和的汉族知识分子,即虽然萌发了汉族意识,但仍然寄希望于清廷改革,构建新的国家共同体;另一类就是汉族民族主义较为浓厚,直接走到了清王朝的对立面开始筹划革命,举行推翻清王朝的活动。前者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最为典型,后者以孙中山、章炳麟的思想最为典型。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坚决反对“排满”的种族革命,他们主张满汉一体,建构共同的民族共同体。梁启超认为中国这个国家是由文化来维系的,因
6、此不存在亡国的问题,与革命派的“中国已经亡国”的观点截然对立。在甲午战争之后亡国灭种的危机下,梁启超认识到最重要是和平的把中国整合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不是狭隘的推翻一个已经融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此梁启超认为主张“排满” 、强力推翻清朝统治不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整合,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不利于国家竞争。 “梁启超面对的是竞争性的世界,他提倡的是政治民族主义,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天下转到国家?如何从奴隶转到国民?对他而言,中国的民族特性不言而喻,问题在于如何转向一个西方那样的普世化国家?晚期的梁启超不是要寻找民族的独特性和本原性,而是要使中国融入世界,让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成为一个普世性
7、的国家。 ” 梁启超认为“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国民者,人格也。据有机之国家以为其体,而能发表其意想,制定其权利者也。 ”因此,梁4启超主张“大民族主义”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侯是也”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 ”“大民族主义”也就是为了说明目前中国最紧迫的问题不是内部的满汉问题抑或民族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存亡问题,在甲午之后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形势下他认为救国与革命派的“种族革命”是不相容的,因为种族革命导致暴力四起,必然招致列强的干涉,使得列强“必像义和团善后
8、方法一样,拥护旧王统,实收机会均等之效果” 。因而为了求得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内部的各个民族必须团结。因此可以说“大民族主义”其实就是梁启超对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一个方案。 三、革命派的民族意识转变 革命派与改良派相对立,在甲午战争后已经对清廷彻底失望,开始走上了“反满”革命的道路。如邹容说“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为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孙中山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者,天下共击之” 。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9、、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来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反满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含有种族主义的色彩。在孙中山看来, “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土地几如及金瓯之固,从无分裂之虞。以其幅员之广,人口之多,5而闽粤两省言语与中原有别,其余各地虽乡音稍异,大致相若,而文字俗尚则举国同风。今则此风渐灭,同情关切之感,国人兄弟之亲,以日加深,是支那民族有统一之形,无分割之势。 ”说明中国是汉族所居的十八行省,因此需要做的是把满洲政权推翻,把满洲人赶走,革命的范围是限于十八行省的。 在后来由于革命形势新的发展,孙中山不断调整了自己的民族学说
10、和革命主张。他开始认识到只反对满洲政权而不反对满洲人才是正确的道路,反对的是满清政权在国内的民族压迫和对外的软弱无能,所以形成了既反对国内民族压迫,力图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而且反对一切外来民族压迫,恢复中国在世界各个民族国家中的国际地位这样的一个民族主义。孙中山在 1906 年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族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族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觉悟寻仇之理” 。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孙中山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这时的民族主义已经摒弃了传统封建时代的“贵中华而贱夷狄”的狭隘观念。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中始
11、终都有反满的意识,主张的都是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 四、结语 清末各个主要派别的民族主义观都是同其各自的政治目标相联系的。维新派的目标是清廷的改良,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摆脱亡国灭种的危机;而革命派则对清廷不再抱有希望,因此必须进行种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使中国成为一个共和国家。这种对国家目标的分殊必然会出现民族认同不同的情况。总的说来清末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认6同转变顺应了历史潮流,也对清末以后中国新的民族国家构建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一种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的形式完成了清向民国的和平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4. 2关海庭
12、.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1-72. 3“亚细亚主义(Asianism) ”发端于 19 世纪后期,是日本同其他亚洲各国的关系及对亚洲的应然状态的思想和运动的总称. 4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23. 5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二册).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1067. 6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二册).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1070.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60. 8邹容.革命军.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78:675. 9孙中山,等.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312. 10孙中山.孙中山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223. 11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81. 712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