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克服所有的困难之后,我们一定生活在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平安社会的理想境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构建,尤需公权执掌者和践行者的法治观念的根本更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有效转变,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中国共产党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机制保障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2、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2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
3、根本建设,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高度重视,领导全党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 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
4、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所提出的战略性任务,也必然由党领导人民完成。党的执政能力决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带领人民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创造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具有全方位的执政能力。 3首先,加强党的执政能
5、力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和实践能力。新的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增长量与质的提升相统一;要求生产力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相互统一;要求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相统一;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也是对自身执政能力认识的重要方面。因此,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其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民主法制的需要。党的执政能力的
6、提高是实现民主法制的前提,建立科学的民主法制的社会环境是党执政兴国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要求,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依法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利益群体,就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从这种意义上,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党的执政能力是依法治国的保障,两者的有机地结合,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再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希望,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是现实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构
7、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4社会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但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是具体的、历史的。这种主导作用是通过其执政能力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执政能力则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如果执政能力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那么主导作用也就不复存在了,至少会被大大地削弱。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是一个与时俱进、增强自身执政能力的过程。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这种主导作用,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具体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在构建社
8、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要“以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加强了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利益整合的重要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使利益矛盾得到有效的调整和合理的解决。利益整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整合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一时期是一个利益主体
9、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利益矛盾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延缓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效5整合社会各成员、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建立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有效协调的机制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能有效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的调节机制。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一能逐步建立适应市场
10、经济发展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制定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制。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机制保障。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进行社会整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两极分化,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只有通过科学的社会整合机制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
11、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使命,进而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由此可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反映了我们党对6执政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这在实质上就是要不断强化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协调沟通的形式增强党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同样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参考文献: 1李德,李艳辉:新时期加强党的最新执政建设 , 领导科学2013 年第 2 期. 2蔡军田: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 山东社会科学2013 年第 5 期. 注 释: 李德,李艳辉:新时期加强党的最新执政建设 , 领导科学2013 年第 2 期. 蔡军田: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 山东社会科学2013 年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