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245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构建道教农学思想体系 拓展道教科技研究领域道教与古代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道教科技研究是道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排斥科学技术的宗教。要研究中国传统科技思想,可以从道家道教的经典著作中找到许多有用的资料,道家道教的农学思想就散发在浩如烟海的道教经典中。在盖建民主编的“道教科技研究丛书(一) ”,袁名泽道教农学思想发凡一书问世前,可以说,对这个方面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正如盖建民教授称之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因此,这种现象造成学术研究认知的缺陷,也导致道教农学思想在实践应用层面的丧失。 道教农学思想发凡一书,则在拓展道教科技

2、研究领域,纵深道教农学思想体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一、匠心独运建体系,引经据典找线索 对农学、宗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但很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虽然也有人正在进行尝试,但毕竟还没有具体地研究某一宗教的农学思想。只有盖建民教授在其道教科学思想发凡中大胆地提出了“道教农学思想”的概念,开了研究道教农学的先河,至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道教农学思想发凡填补了国内道教农学思想体系的空白,无论从中国农学思想的角度,还是从道教文化尤其是道教科技研究的角度看,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部论著丰富和扩充了道教农学思想的内容,建立道教的农学思想体系,填补道教农学思想体系的2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

3、价值。其跨学科研究的性质,立足而又不囿于道教思想,从农学的角度去解读道教思想,重点突出其中的农学成分,扩展了道教思想研究的领域。 袁名泽教授“考镜源流,辨章学术” ,对道教农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力图展示道教与中国传统农学的历史关系脉络,构建道教农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客观评价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一方面,它在借鉴道教经典和宫观志、宫观碑刻等材料以及已有农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对道教农学思想的来源、传承作了简单明了的梳理,引经据典,对其所作的阐述一一提供了充足的典籍证据;另一方面,具体探讨了道教农学思想的内容、体系、特征和具体体现,以典型例子说明道教农学思想对道教宫观

4、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全书共分为五章,另有导论和结语。导论对道教农学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道教农学思想内涵的角度,将农业、农学、农学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厘清,为进一步把握道教农学思想这一概念的精髓奠定了基础。第一章道教农学思想的渊源,第二章道教农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道教农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第四章道教农学思想的实践农道双修,第五章道教农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结语部分主要揭示研究道教农学思想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示:道教农学思想中的重农意识和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探讨对现代重农意识构建有明显的启示;道家、道教中“无为”和“络马首”相结合的思想对生态农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其开发山区经

5、济的经验对现在的土地问题尤其是对遏制可耕地迅速减少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二、纵横发掘,史论结合,将道教农学思想的内涵引向深入 本书选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视角,突破了常人受道教“辟谷”修炼和成仙思想的局限性,以翔实的史料文献论证了道教农学思想的存在,并将道教农学思想的渊源、形成与发展清晰地梳理出来,又进一步地分析总结出道教农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将其内涵引向深入。作者览观道教史,追溯道教农学思想之渊源,从源头上把握思想资源;又以道教发展为线索,分阶段探索道教农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巫书中大量神话尤其是农业神话的收集、分析和对比,透视出最原始的农学思想,又从易经 、先秦诸子百

6、家、道家及其农学专著等古籍所包含的农学思想入手,考察道教农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并以道教经书中所蕴涵的农学思想和道门农书的出现与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对道教农学思想作纵向的历史研究,对道教农学思想发展阶段作初步划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的显现期,唐宋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的繁荣期,金元明清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的持续发展期。 专著以横向的独特性分析、发掘道教农学思想的内容和特征。就其内容来说,它总体上包含农道和耕道两大部分,具体有农业起源观、农业环境和农业科学技术观三大内容。就其体系特征来说,它包含宗教神学化本质、道家哲学化思辨、以山地种养技术为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含义。盖建民教授在其道教科学思

7、想发凡中首次提出了“道教农学思想”的概念,勾勒了“道教农学思想”粗略纲要,作者重新界定并拓展“道教农学思想”的内涵,认为“道教农学思想”不仅包括:农道,即讨论农业生产中诸如“道物关系、三才关系、时地关系”等哲学问题;4耕道,即农业耕作技术;修道与务农的关系;道门农书等几方面的内涵。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想研究,将道教农学思想研究在学术上做出了重要的突破,认为“道教农学思想”还应该包含:宗教仪式与农业的关系;农产品加工和消费技术观;利用物候、气候和生物链以进行灾害防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含水利机构、水利工程、水利工具) ;畜牧业(含护生政策、相畜术)以及宫观庙产经营管理的思想。具体来讲,

8、道教农学思想除了包括道教的旨意外,还应该包括今天的大农学思想,即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与消费,甚或是道观园林艺术等思想在内。 三、经典为据,金石为证,辨析“农道双修”的事实与意义 宫观中务农与修道的关系在宫观修行中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修道是成仙的途径和方式,务农是修道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修道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修道则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身心保证。但是, “农道双修”作为实践层面的事实存在,仍显模糊。作者以经典为据,金石为证,在个案考的形式下,翔实有序地将“农道双修”的事实梳理出来。如元朝混然子还真集中以诗词形式描写了一系列大农业生产活动,从垂钓渔业到砍伐放牧再到耕种,

9、具体说明了道士以农事为乐的修道生活;又有道士刘宏山院壁记 洪州道正倪君碣创建真常观记等道教宫观碑刻,与白云观志 崂山志 华岳志等道教宫观志为佐证资料,从微观层面论证“农道双修”的真实性。 作者还从逻辑上分析,道教“重生”必然导致“贵农” 。 “修道”虽说是道教神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农桑之业却事关道俗生计,对道士来说是5立身安命之本。于是, “农道双修”的意义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因为务农给道教宫观带来了丰富的财富,所以“农道双修”对于道教宫观来说具有经济意义,是道教宫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二,道教的宗教性质决定“农道双修”所重视的是更高层次的宗教意义,因为道教立足的根本点就在于修道成仙,

10、修道成仙的方式有内观和外观两种,务农则成为道士修道的外观方式之一。其三,道教“农道双修”对道教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对道教农学思想的产生和丰富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透析道教农学思想与传统农学思想的互动关系 我国传统农书的形成是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又是现实实践经验的总结,另有各农书形成时期的各种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书”和“术” 。不论是书还是术,在多元文化中,都离不开农家、墨家、道家、道教等“书、术”的影响。农道两家天生就有其可融通之处,墨家虽然消亡了,但其重“术”的思想最终也体现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正是由于道教能继

11、承墨家、道家思想,所以才使它们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延续下来,深入影响社会各个阶层,从而影响我国农书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如果在研究我国农学史的过程中,忽略了道家、道教农学思想的影响,那将是不完善的。 道教农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农学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融摄的双向互动关系。产生这种相互融摄互动关系的基础在于两者之间有着历史和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和“亲缘性” 。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6都以易学思想、阴阳五行说、神话传说、老庄学派的哲学思想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两者也都有原始宗教的巫术、方仙道的神仙方术等共同的技术渊源。基于这两个共同基础,道教农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农学在各自

12、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吸收对方精髓为己所用。道教出于宗教信仰和弘道、布道的目的,在其创始和发展过程始终奉行以农立教、以农传教、农道双修的思想,不断地以农显道、以农养道,不断丰富和发展道教的教理教义。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地通过经验积累以完善传统农学体系,但也不断通过“援道入农”的方式吸取、借鉴道教农学思想。而这种“以农显道、以农养道、以农立教、农道合修”和“援道入农”的行为正是道教农学思想和传统农学之间互动的体现。 道教农学思想研究对丰富中国传统农学思想、道家思想,尤其是道教科技思想具有明显的意义。农学思想是对农业技术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那么道教农学思想就具有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其中的农学精华对当代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帮助农业朝着有利于人人养生保真、健康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因而本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均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对全人类的思想均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责任编辑:颜 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