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除“潜规则”必须消除权力势能结构【摘要】 本文分析了潜规则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根除潜规则的措施。指出必须进行权力结构改革,根本任务是消除权力势能结构,建立新型权力运行机制。 【关键词】 潜规则;权力结构;权力势能;政治体制改革 一、导言 前不久,长期居住中国的英国商人 Mark Kitto 在前沿(Prospect)发表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热爱的中国?的文章,在国内学界引发很大的争议。Mark Kitto在莫干山经营咖啡馆和家庭旅馆,同时也办畅销杂志,最令他头疼的是“他们的潜规则” (their unwritten rule) ,每隔三年更新经营许可证的时候都要
2、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地方政府就会拒绝重新发证。1 Mark Kitto 不懂,令他头疼的“潜规则” ,中国人颇能心领神会。早在 2009 年 1 月 14 日,北京大学哲学系郭建宁教授就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所谓潜规则 ,是拿不上台面,只能悄悄做,不能公开说,彼此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和行为方式。 ”“对于这些潜规则,人们最初是坚决排斥的,但渐渐地随波逐流,再就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最后竟然是运用自如。精于此道的人,会被认为有人缘 会办事 识时务2能应变 。反之,坚持原则和道德底线,拒绝潜规则的人,则可能被视为另类 不合群 犯傻 认死理 。 ”郭教授呼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潜规则必在扫
3、除之列。22010 年 1 月 13 日, 人民日报刊发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高度重视“潜规则”对社会的危害一文指出,如果“明规则”难以发挥作用, “潜规则”却马到成功,一部分人就会通过各种“潜规则”操纵行政运作,进行权力寻租,腐败难以遏制。3 “潜规则”之害显而易见,人们无不深恶痛绝,关键是弄清它的产生土壤,有效地根除它。从当前研究来看,人们大多把“潜规则”滋生的原因归结为不完善的法治体制、软弱无力的监管系统、市场经济下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以及价值观扭曲等等。这些看法不无道理,但都没有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权力结构问题。实际上, “潜规则”归根结底是传统的权力运行模式导致的。 二、形成“潜规则”
4、的土壤环境 我国传统的政治体制以单向附属关系同权分割权力运行模式为基本的权力运行机制。这种权力运行模式有以下特征:一是权力运行的单通道性。权力的支配力或影响力由权力行使者发出,向权力对象单向运行,前者是权力运行的起点,后者是权力运行的终点,没有形成后者对前者的权力支配和影响的回路。二是权力关系的附属性。权力行使者绝对支配和影响权力对象,后者在权力关系上附属于前者。三是同权分割法则。所谓同权分割法则,是指两个社会元素之间权力分割的同时态性和同空间性。根据这一分割法则,上下级权力点之间没有各自独立的权力运行3时间和空间,通常的情况是,在下级的任何权力时间和空间内,上级都有同等的权力。四是势能权力结
5、构。势能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具有的能量。为加强权力运行的有效性,传统权力运行模式充分利用了由于权力地位而产生的权力势能,社会像一座由一级一级的势位差堆砌起来的“金字塔” ,每一级权力点相对于它的下一级权力点来说,由于占据高势位而拥有绝对权力(一个村支书也可以成为土皇帝) 。 权力运行的单通道性、附属关系、同权分割法则以及势能结构决定了处在权力通道上的每一个权力点都成为一个“守关者” 。一方面, “守关者” (权力行使者)对“过关者” (权力对象)拥有绝对权力;另一方面, “过关者”只有这一条“官道”可走,没有其他选择。这种情况导致如下局面:其一,千军万马过同一通道,必
6、然拥挤不堪,且效率不高;其二,对“守关者”来说,人人求我,助长了管理方式的衙门化以及官本位意识的滋长;其三, “过关者”想尽快过关,又没有别的法定通道可选择,只好为关口添加“润滑剂” , “潜规则”也就应运而生了。时间一久,出现了两种社会秩序,一种是法定秩序,一种是摆不上台面的隐秩序“潜规则” ,后者往往是实际秩序。于是,当面说“官话” 、 “套话”、 “打官腔” ,背后却搞“潜规则” 。 “潜规则”犹如看不见的密网,使正直人动弹不得, “两面人”却官运亨通、如鱼得水。正是这种秩序滋生了腐败的温床,破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凉了群众的心。 三、消除权力势能结构,建立新型权力运行机制 自秦汉以来
7、,我国以单向附属关系权力运行模式为基本的权力运行4模式,采用同权分割法则进行权力分配,呈现势能结构特征。解放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但由于缺乏对社会主义权力结构的真正理解,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而苏联模式同样是势能结构。可以说,势能权力结构是苏联解体的总病根,也是当前中国各种问题的总病根,这个总病根与中国历史上的封建专制主义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高度集权传统有关。邓小平曾指出,这种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就是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官僚主义、家长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是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4势能权力结构是与较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不那么发达的社会经
8、济情况下有其有效性的一面,但一旦生产力发展到某种临界值,它的破坏作用就显露出来了。当前社会上“潜规则”盛行,腐败难以遏制,是这种权力结构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正如著名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所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其核心就是改革权力结构!通过权力结构改革,可以实现权力分解与权力制衡,那些权钱、权色、权权交易的坏人,则无法任意横行;那些易发多发的腐败,就可以得到有效遏制!”5 许多人认为, “潜规则”等腐败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种观点极其错误,也很肤浅。其实,腐败与市场经济并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权力结构作为市场经济的支撑结构。如果把市场经济建立在
9、势能权力结构上,市场经济就会演变为“权力经济”或“权贵经济” ,就会成为官员的权力寻租场,权力异化为资本,腐败无法遏制。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市场经济中的腐败现象,非得在权力结构改革上下功夫不可。 5进行权力结构改革,根本任务是消除权力势能结构,建立新型权力运行机制。首先,要消除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建立双向相对独立关系权力运行机制。由于权力运行是双向的,不存在一方完全附属另一方的权力关系,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消失了,权力双方相对独立,从而构成相互约束的权力联合体。其次,实行异权分割。把同一种权力的行使权完整地分给权力相关元素,各元素具有各自不同的权力时间和权力空间。这样,不同元素之间的权限之比不
10、再构成同权系数,不存在哪一方权大权小的问题,只构成异权系数,形成不同的权力角色之比。例如,市长把某种权力完整地分配给副市长,市长只拥有监督这种权力行使的权力,不具有任何行使权,市长与副市长之间出现了异权系数。在有些联邦制国家中,处于各层次的政府机关就是通过异权分割法则来实现权力运行的。再次,建立平等的权力运行关系。只要实现了上述两点变革,平等的权力关系也就产生了。这样,所有的权力点在结构上都是平等,不仅直接相关的两个权力元素之间的势能彻底消除了,也彻底消除了整个社会的权力势能结构,从而彻底消除了绝对权力,消除了权力“金字塔” ,消除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现象。 由于取消了势能结构,不存在“过关
11、者”费尽心思琢磨“守关者”好恶的情况,也没有这个必要。不仅基层权力点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而且同级权力点之间也出现了竞争,即掌权者努力争取更多的权力对象进入其服务范围(权力服务对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掌权者的形象和利益) ,有效地避免了“吃拿卡要”的衙门作风,官本位意识失去了权力土壤,“潜规则”自然烟消云散。 6【参考文献】 1Mark Kitto, “youll never be Chinese: Why I m leaving the country I loved”,Prospect,August 2012,Issue 197. 2郭建宁.建设文化大国 必先扫除潜规则.人民日报,2009.1.14. 3孙怀山.高度重视“潜规则”对社会的危害.人民日报,2010.1.13.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327. 5李永忠.十八大后制度反腐展望.人民论坛,2012.33. 【作者简介】 范畅(1971-)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社会发展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