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6279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略论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摘 要】我国科技崛起的背后,是有着 90 年历史的我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奋斗历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为加快我国的科技发展进行了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强调科技发展的文化品质,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文化思想,既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科技文化思想;社会发展;文化背景 一、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我国自 1949 年建国后,在毛泽东超英赶美的心态下,急于推动经济工业化发展

2、。然而由于当时东、西方意识型态上的对立,而且当时的我国仍然属于一个相对西方落后的农业国家,严重缺乏资金与技术。这种情况使毛泽东采取了斯大林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扩大压缩其它产业部门的投入,同时解体了传统社会结构,准备在社会主义性质上从集体所有制转变到全民所有制。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严重扭曲,除了工业部门外,其它的产业非常的落后。所以到了 1979 年我国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仅达 177亿美元,人民平均所得则为 183 美元,其中有超过一半来自于农业的生产,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2上述的数字显示出我国在毛

3、泽东的治理下,虽历经了四次的计划经济及多次的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如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 、三面红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生产大跃进、人民公社,我国并没有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质量上获得明显的改善。相较同一时期同属于高度威权政治下的亚洲四小龙国家快速发展状况,凸显了当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停滞与退步。 我国于 1978 年底在邓小平重新复出的主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经济改革开放的措施,发展的重心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面。这个发展方向上的改变,目前虽历经我国三代领导人的更迭,但当前仍然主导着

4、我国的政治重心;同时也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展现了不同于毛泽东时期的社会变迁面貌,我国崛起(Chinas Rise )也成为了近年国际间重要的焦点。2003 年 3 月接任我国国家主席后,强调“以人为本、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政治口号及强调的作为显然与我国的社会问题有所牵连,值得更进一步的关注及剖析。 二、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我国于 1978 年改革开放后,国内政经情势不变。从一个闭关自守内向型导向(inward

5、-orinted)锁国的治国管理,到进行四个现代化并与经济全球化接轨的外向型导向(outward-oriented)的开放政策,其政3治、经济与社会可谓历经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迁。这个变迁虽以经济制度改革为开端,但影响的层面绝不止经济而已,其它层面包括了政治、社会与军事等制度上均出现程度不一或方向不一致的改变。邓小平先富论的假设:一部份人、一部份地区先富起来后,就会自动帮助和带动全体人口和全社会富裕起来,现在看来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正是因为各层面这种不一致的变迁,促使我国内部社经结构,产生了各种矛盾及混乱的现象。包括了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均、贫富差距的扩大,三农问题、上亿农村民工四处流动打工、

6、社会治安败坏与官员贪腐情形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及我国民众开始对我国统治正当性的产生怀疑与挑战。 我国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上表明要以科技文化思想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相较于邓小平的先富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论述,无论在提出的时间与内容上,均显得更为迅速和完整。而综观科技文化思想的论述所关注的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已,同时也将重点置于我国社会发展问题上面,其意图显然是要解决我国内部因为经济发展所产生社会结构的矛盾问题。所以这个论述对于未来几年间的我国社会变迁与未来发展,也将形成重大的改变。诚如列维特所言:“技术不是一个神,可以不依靠我们有预见地使用它的能力而拯救我们。技术也不是一个

7、恶魔,如果我们要生存的话,必须要对之加以驱除。它是一个仆人,我们离不开的仆人,但却是多变的并且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 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自然与人的异化问题实际上是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辨证法,而导致出现经济至上的功利主义,4这将会忽略如何用人文文化来引导人的独立判断能力和保持自我个性,忽略如何设计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机制来引导科技运作方式和实践路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今后经济增长是要保证“既好又快”地进行,并具体规划了实现“好”的前提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管理创新、节能减排等,这就是说“好”是与人的科技文化素质、社会建制设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上紧密相关的。 “好”所要建设的社会是

8、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目的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三、胡锦涛科技文化思想的特点 胡锦涛科技思想以求真务实、自主创新为立足点和归宿点。中国科技发展之路、自主创新之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始终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只有坚持这一立足点才能把中国的科技发展起来。 (一)时代性特点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正处在一个难得的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代的潮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孕育重大科技突破。温家宝呼吁“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

9、、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 ”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5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业的周期和更新换代越来越短。胡锦涛同志立足全局,把握机遇,洞察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及各国采取的策略,明确指出:人类的社会已经步入了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知识创造、传播、扩

10、散、应用的规模和速度正在不断提高,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二)实践性特点 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对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迫切需求。胡锦涛同志着重强调了科技如何“支撑发展” 。科技发展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支撑,为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强大支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研究,继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

11、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科学技术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还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环境生态化。胡锦涛同志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提出要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6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中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12、。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为解决“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民生科技保障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广领域、高水平的良好局面,科技为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和富有成效的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等。科技发展还要通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信息网络等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引领未来” ,创造新的产业、新的市场、新的生活、新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美诺曼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M.戴剑平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7. 2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36. 3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 2009-11-24. 作者简介:陈瑞(1986.08- ) ,女,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