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456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论述摘要:我国的地质灾害一直都是环境问题中比较严重的一部分,而且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给我国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不同阶层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已经越来越完善,地质灾害的防治不仅仅是政府或者几个部门的个别责任,是需要所有人一起群测群防的重要工作。政府可以发挥自己的引导性,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防治工作当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给百姓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政策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1 地质灾害与地震

2、地震常触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一般比自然滑坡、泥石流规模大,形成时间短。一般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育过程经历较长的时间,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地震崩塌、滑坡常常在刹那间完成崩落或下滑的全过程,地震泥石流也常在震时迅速爆发。一次强地震之后发生大量的滑坡和崩塌,为形成大型的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泥石流流动过程中下切河床,冲刷两岸,使边坡又失去平衡,产生新的滑坡。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可能延续到数年之多。 1.2 地质灾害与水系 由于天气的多变性和地表物质组成的复杂性,输入流域各个部分的泥沙不可能总是正好与其输出量相等。因此,流域地貌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中。另一方

3、面,地貌又在侵蚀与堆积之自动调整作用下发展,最后形成一种较稳定的形态结构。崩塌、泥石流是地貌发育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是流域进行物质和能量调整的一种方式,与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1.3 地质灾害与降水强度 众所周知,强降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诱发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绝大多数崩滑流都是由降雨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大部分为局地暴雨诱发而成。暴雨型降水持续时间短,一般为 1 天,甚至几个小时;降雨强度大。 1.4 人类活动促使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地质灾害越来越严重 在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动的地位。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对自然改造能力的迅速提高,人类在利用地质环境

4、的同时,其活动作为一种日益强大的动力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也越演越烈。使地质环境质量日趋下降,自然资源损失严重,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整个地质环境向紊乱、衰退的演替趋势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综合对策 (1)地质环境是地球表部提供给人类 (及其他生命) 存在的空间,也就是自然环境有关于地质范畴的子系统。地质环境在地球内外力约束的条件下处在稳态平衡的运动过程。 为了适应存在和发展的自我调节,不断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便产生了地质灾害(如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地震、崩陷等) ,这是地质环境的自稳性和自组织性因素决定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2)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了工程系统,工程的开发是

5、一种人为行为,工程系统有益于人 类。但其一切活动都是干扰和破坏地质环境稳态平衡的行为,破坏轻微有序,则不防碍地质环境的平衡。如果不顾客观因素的制约无序过度的工程活动,势必要变成另一新的稳态平衡结构,必然会导致地质环境的破坏性灾害。如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等。 (3)提高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加强人类、地质环境、工程系统各自的内涵及其间关系的研究,才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很好地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工程环境达到有序稳态平衡。 (4)地质灾害具有必然性与可防御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突发性和渐变性、群发性和区域性等属性,按其特征揭示掌握其发展的内部和外部规律,借以避免或减轻对人类的危害。

6、3 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地球岩石圈的一切物质和作用的总和。它包括各种岩土及所含矿产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和由内、外动力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及所造成的地质灾害。 4 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1) 、政府要充分发挥好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做好地质工作的防治工作。因为政府不是环境的直接使用者,所以政府应该在环境保护中担任中介的作用,担任环境保护的管理与监督者,与各个环境资源的使用者一起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工作。(2) 、健全地质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具体的环境保护法 、 矿产资源保护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

7、规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地质环境保护制度,为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要对地质环境保护目标进行明确,将保护环境的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规定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破坏浪费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3) 、加强对环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这是一件非常有必要进行的工作,无论是当地的百姓群众还是矿山产业中的工人管理者,都一定要有良好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要充分地认识到地质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政府领导要发挥指挥的作用,调动所有矿业产业和平民百姓共同参与,把地质环境保护的

8、工作做好。 (4) 、加强对采矿业的管理,严禁违法开采。 1995 年宜宾维兴镇在采煤过程中,未留足保安等原因致使坡顶发生地表开裂、形成一定面积的塌陷带,前缘发生大规模崩塌,致使 10 余户民宅被迫搬迁;70 年代,西昌沪沽铁矿区由于管理不善,在连日大雨冲击下发生泥石流,严重危害到成昆铁路孙水关大桥与下游环境的安全。 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必要前提就是要有严格的监督制度。矿山的建设一定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采矿工作进行时也要开展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要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设施、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对各地的矿产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一旦发现有违

9、规施工的情况,要处以严厉的处罚。 5 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除了地质环境的保护,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是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得不到位,当地质灾害来临的时候会给人民百姓造成不可以估量的财产生命损失,所以各个城市各个基层一定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为广大人民百姓的生命财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1、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建设,人民政府可以以政府招聘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防治队伍人员的招聘,与在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进行合同的签订,挑选的人员应该着重在政府干部间进行挑选,确保队伍的文化素质和纪律性。还应该就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建设进行专项的拨款,用于人员的培训和专门设

10、备的购买,还需要对队伍内部人员进行年度的考核,按照合同要求对年度的工作变现进行奖惩,确保地质灾害防治队伍能够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起到作用和效果。 2、加大对地质环境的检查,对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要认真抓好农村山区等地质灾害频繁地区的检查工作,把确实存在灾害威胁和影响人群众多的地区划入灾害隐患点,将其纳入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群测群防的体系之中;对部分还不能确定灾害性,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地区也不要掉以轻心,也应该进行重点的排查。 3、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上应该要采用刚柔并济的工作手段,才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质在灾害的发生概率。国土资源部应该要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充分调动起各个基层乡

11、镇政府等各方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宣传画的宣传和面对面对广大农民进行防治知识的宣传,应该通过前期迹象识别到地质灾害的来临,做到在灾害发生之前有足够的预防措施;在城市应该通过多媒体或者互联网的宣传,将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达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宣传教育效果。 结语: 所以说,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 ,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扩大了人类合理利用地质资源的空间,所以,地质灾害防治是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保护主要是改善、消除不良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影响,其本质就是地质灾害防治。 参考文献: 1陈静生 环境地学.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6 2刘连刚,韦京莲等北京地质灾害M】第 l 版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3孙石磊等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4彭满华等综合指数法和 AHP 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岩土工程技术,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