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问题的探讨摘要:保障房的建设源自对生活的追求,在设计施工中我们应竭力克服现实条件的阻碍,在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居民居住条件的满足。只有人性化的良好规划布局,完善的人车交通系统,生活化、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景观,以及亲切、合理的建筑设计,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居住的满意度,使得不同背景身份的居民在良好的公共环境中互相交流交往,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居住社群的安定感。 关键词:保障房;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做好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重大,在
2、民生改善、分配调节、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方面,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作为前期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要点 2.1 住区规划要点 纵观保障性住房的设计研究,它是一类特殊的住宅,不管是从选址、空间尺寸还是到套型配置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这是保障性住房设计理念具体化的要求,也是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有利于保障住户居住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水平。 选址是保障性住房规划前提。保障性住房由于其居住人口更为密集,加上居住者收入相对较低,决定了需要更为完善的社区和城市配套,这就要求总体规划时要配备完善的小区配套,要充分考虑、设置小区的幼儿
3、园、小学、垃圾站等;同时还要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是否齐全,公交、燃气、供热、供电、供水等市政是否完善,不能在地址偏僻、市政条件差的地方建设,否则保障性住房仅仅解决了居所的问题,却造成了购物、交通、教育、医疗等生活方面的不便,不足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甚至给生活带来负担。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建设或提供优惠政策,限定面积、限定价格或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提供的住房,由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构成。 而在住区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大型的中央绿地和大围合的形式,实现居住区开放宽敞而又宜居的整体氛围。通过大围合模式,使均衡共享的开放型空间取代传统的层级性
4、空间,在满足日照容积与绿化率的同时又使得不同的地块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高人口密度下的高容积率与高日照标准。在保障房的整体设计中既要注意成本,又要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当面临噪音干扰的时候,设计上可以让承噪面一侧的建筑适当退让,让出的土地可以改造为区内景观或是用作集中停车场等,减少干扰的同时分散用地和其他公用应用的压力。在保障房的整体规划中,还要考虑到居住区的整体景观设计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如通过外向型广场喷泉等景观设置,通过合理规划,使城市公共绿地与小区的景观绿地连成一体,以实现绿化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2.2 套型设计要点 2.2.1 居室 保障性住房一般情况下
5、都以一房一厅或者两房一厅的户型为主,所以在 12 人居住的 40-60m2 小户型中,扣去公用部分面积和厨卫面积,通常使用面积应该在 30-45m2 左右,因此,如果既要考虑采光通风的问题,又要强调空间独立性的问题,就会显得房间非常拥挤。所以,一般情况下,一房一厅的房子在设计“厅”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将常用的电器简单化。如液晶电视机兴起后,起居室兼餐厅的开间就可以缩小:按32 英寸液晶电视的适宜观看距离为 2m 计算,这一空间的宽度可在 2.5m左右,不一定要摆放沙发,设计者可以综合起居厅和餐厅的家具配置互用,这样既能节省空间,又能满足住户的日常需求。对卧室的设计要求,可按住宅设计规范中双人不小
6、于 9m2、单人不小于 6m2 的规定。墙面尺寸的设定要考虑床的多种布置方式,尽量保证多种布床和家具的可能性;卧室门和窗布置要有利于卧室的通风。 2.2.2 厨房 厨房的净面积不小于 4m2。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在平面组合中应将厨房靠外墙布置。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地面应比一般房间地面低 20mm30mm;厨房的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尽量缩短往返路线,以方便使用。建议将厨房中的管井、排气道及各类表具尽量设置于洗涤池和炉灶的周边要留有一定放置物品的台面,以便于操作。 2.2.3 卫生间 卫生间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体工学的基本要求,注意洗脸池、淋浴器、坐便器等的合适
7、布置,同时还应满足舒适性、私密性要求。设计中尽量将淋浴空间靠角落设置,使湿区在内侧,同时需考虑设置浴帘的位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洗手池台面,注意留出可钉挂毛巾架、手纸盒、五金架的墙面和储藏空间。注重卫生间空间的立体复合利用,如浴盆与晾衣空间的合并使用,提倡整体卫生间设计。适当考虑老年人使用需求,设置报警器和预埋扶手连接件,门扇推荐用外开门。卫生间设计需考虑设施设备的布置,管道和排气道尽量靠承重墙设置,方便以后对非承重墙的改造。 2.3 建筑物理性能 日照是表示能够直接见到太阳照射时间的量。太阳的辐射强度和日照率随着纬度的不同而不同。我国采用的日照标准日是冬至日和大寒日,设置日照标准日
8、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 。 住宅间距应该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等要求确定,保障每户居民有合理的日照和采光,每套住宅至少应该有一个居住空间能够获得日照,日照标准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多层住宅之间、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之间的适当间距,保证阳光能够射入室内而且避免住户之间的视线干扰,保护住户的私密性,并且使得住户在室内能够直接欣赏到外面的景色。 另外住宅建筑布局应该充分考虑通风的问题,特别是在南方。住宅南北之间的间距和住宅单体的排列组合方式对通风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住宅之
9、间的间距越大通风效果越好,但是距离加大过多地占用了土地,也相应地增加了建设成本。所以可以采取下列四种方式:1.采用合适的住宅间距,一般情况下在满足了日照间距的前提下,通风间距也 基本上能够满足,日照间距可以根据国家规范和不同地区的规定选用; 2.前后两排住宅的布局方式局部错位或者倾斜一定的角度,由于很多地区的风 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偏东南或者西北,根据不同地区、季节的风向确定住宅形 体的偏转角度; 3.把高度大的住宅设置在北面,高度小的住宅设置在南面,这种情况下不用加 大住宅的间距绝对值,从而节约土地和造价; 4.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形的高差,将住宅布置在迎风坡面上,住宅根据地形高差 错落布置既可
10、以有效地减少住宅间距,又可以使整个住宅区的形态丰富、突出。北方住宅考虑保温,南方住宅应该考虑隔热的要求,通过屋面、外墙、门窗等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处理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住宅的屋顶保温隔热构造与屋顶绿化相结合的方式也能有效地降低能耗,又达到经济美观的效果。 三、结语 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切实提高保障性住房方案的设计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是政府部门和设计单位共同努力的目标。希望本文所总结的一些保障房设计的做法与标准能为以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雷雷.小议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完善J.管理学家,2012,(15):24. 2 赵民,鹿斌佐,袁锦富等.保障性住房城市J.城市规划,2012,36(1):56-63. 3 焦怡雪.促进居住融和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