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聚落.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767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州传统聚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徽州传统聚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徽州传统聚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徽州传统聚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徽州传统聚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徽州传统聚落摘要:徽州传统聚落的建筑空间与外部空间是一个完整的空间体验整体。内部空间概指祠堂、书院、宅第、园林等所围合的部分;外部空间主要有街巷、广场、水口、池塘等形式。徽州传统聚落的选址与营建往往是随地形而成就,因而其中的公共空间形态丰富、尺度多样,既包括部分建筑空间,又包括外部空间,体现着徽州人存在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公共空间 空间类型 行为特征 徽州传统聚落的公共空间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点状空间,如古树、公用水井等;线状空间,如街巷等;面状空间,如池塘、广场等;点线面混合状空间,如水口;公共建筑,如祠堂、戏台、书院等。 中图分类号:O186.14 文献标识码:A 水口 水口属点线面混合

2、状空间。水口原为风水术中的术语,概指水流的出入处,是徽州民居聚落的重要构成要素。水口通常结合地形地貌,种植风水林,架桥、筑亭台、楼阁等,实际上形成一个水口园林区。从整个空间形态上来看,水口区可以看成是聚落内部与外部的柔性边界,同时又是聚落领域的标志。 水口区是聚落景观建设的重点表现区域。水口区的建成是风水理论用于村落规划的直接产物。大多数徽州传统聚落的基本格局是依山靠水,因而大多数徽州村落中的水口指的是出水口,如歙县许村、唐模,黟县南屏等;仅有少数村落同时考虑溪流同时出入村口,如姿源桃溪等。 水口区的景观往往具有一定的引导功能。这个节点依靠亭、阁、牌坊以及苍郁的古树组合的景观单元给予行人很强的

3、引导作用,使道路产生“方向性” 。其中,牌坊群沿道路的纵向组群对行人的吸引力更加强烈。水井 徽州传统村落中的水井存在着多种形式,有公用水井,有三眼井,有室内井等等。 徽州水系发达,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凿水井对满足了居民生活用水需求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公用水井、古树以及建于道路、河流交汇点的亭、阁等建筑都是节点状空间。此类空间给人的印象是:经过一段狭窄绵长的街巷空间后,得到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与亭、阁、楼等构筑物较宽裕的空间不同,公用水井通常属于尺度较小的公共空间,不但非常适合于邻里交往,而且是邻里交往活动发生最频繁的空间。 水井尽管形式、尺度不一,但水井为公共交往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水井是农村妇

4、女经常活动的节点空间,不仅提供邻里交往,也为各种交往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池塘 池塘属于面状空间,通常都位于社屋、戏台前。在徽州传统村落,开凿池塘十分普遍,其直接原因来自于风水。在中国风水观念中,最佳的聚落选址就是要背山面水或依山靠水;此外,池塘的开凿与否还关系到整个村落“风气”的聚散。如在宏村的规划中,村落形态就是经风水师“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后,认定地理形势为“卧牛形” ,因而决定引水进村才形成的。明永乐年间,又将村中的一眼泉水扩成半月形的“月沼”;明万历年间,又”开凿池蓄外阳水“,即为南湖。这一规划的成功,就是直接缘自于风水的勘查。 池塘不仅是空间组合中的中心或局部中心,而且也往往是街

5、巷、道路的汇聚点,起着结点的作用。形态尺度不一的街巷与较开阔的池塘空间相连,容易产生多层次的空间意象,因而池塘也往往容易成为徽州传统聚落的趣味中心。 巷弄 巷弄是一种线性空间形态,的占有率最高的一种空间形态,也是徽州传统聚落外部空间中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它与村落中的主要街道一起,组成了曲径通幽、变化多样的交通网络,并分布于整个聚落,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巷弄一方面连通着村落中的主要街道,另一方面又与住宅室内空间相连,因而成为住宅室内空间与其它各类外部空间的过渡地带。与西方主张“一览无余”的审美观念不同,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强调的是“步移景异”的情趣变化。这种观念在徽州传统聚落中的巷弄空间形式上得到了很充

6、分的体现。徽州村落中巷弄的高宽比,远远超过了通常规定的舒适的临界值,但仍不显得单调,反而让人印象强烈。 祠堂 祠堂是宗族制度的物质化体现,在徽州传统聚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宗祠的内部空间是体现着宗族伦理的沿轴线展开的系列空间。整齐、对称的布局表现出一种秩序感,一种融贯在建筑中的“理趣” ,如款县呈坎宝纶阁的规矩、井然,黔县南屏叶氏支祠的浑厚充实等等。宗祠的建筑形制、体量等体现出它是整个聚落的最大公共场所,同时也是徽州聚落居民眼中的中心。 宗祠是举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如祭祀、决策宗族内部大事等;作为徽州聚落公共建筑的类型,宗祠并不是唯一的,它与戏台、书院等建筑一起,充实了乡民生活的文化、

7、娱乐空间。如果从整个聚落的空间形态的角度来分析,也可将宗祠看作是节点类型的一种,它常与池塘、广场类公共空间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公共景观与公共生活的区域中心。街道 作为徽州传统聚落道路系统中重要部分的街道,形式有水街、主街等。当然,有的村落的主街道除了交通功能之外,还有商业的性质,如款县渔梁的主街等。由于徽州村落一般都背山面水或依山靠水,因而常沿溪流两侧或一侧设水街。作为村落道路网的骨架,水街是徽州传统聚落典型的景观。 街道不仅是主要交通线,用以分散和引导人流,同时也是容纳许多人进行各种交往活动的重要的公共空间。如歇县的渔梁街,不仅长期服务于村落的日常生活以及繁忙的交通运输,而且沿街大小近百家的

8、商号、店铺与传统住宅封闭式立面形成的街巷有着迥异的风貌,俨然是不多见的徽州古代商业街。 对徽州民居的公共空间中行为的总结 发生于徽州聚落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行为,主要是受徽州文化中宗族及伦理制度的影响。宗族除祠堂之外,还拥有强大的宗族组织管理家族事务。例如,徽人在祭祖活动中结合山越故地喜好巫术的习俗,演绎出摊舞、摊戏等民间活动,并逐步泛化、世俗化,于是有了每年都举行的迎神赛会、节时演戏等宗教或文娱活动,以期驱邪扶正、祈福攘灾、祝祷丰收。宗族及封建礼制主导了大多数公共空间中的活动。 当然,徽州民居的公共空间中行为的规律,还受到当地习俗、公共空间的特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又由于历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9、,全面深入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只能大致做出以下概括: 首先,徽州聚落中最主要的公共生活是与宗法、礼制有关的各种活动。 其次,按照人的交往活动的类型来看,由于徽州聚落空间的有机性与合理性,聚落内部成员情感联络较为牢固,因而居民的必要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的界限并不明显,且自发性活动的发生频率较高。 其三,受宗族制度的影响,聚落成员虽与外界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但聚落内部成员之间的熟识性使得发生于公共空间的交往活动仍基本局限于日常性交往。 其四,由于聚落居民的宗族意识较强,同时由于传统社会的伦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其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参考文献: 1朱永春著徽州建筑安徽人民出社版 2005 年 2于雷著空间公共性研究 城市建筑系列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杨怡郑先友“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环境意象” 安徽建筑2/2003 4连蓓“论徽州传统聚落的隐环境景观设计” 安徽建筑5/2001 5朱永春“徽州建筑单体形态构成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3/2001 6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 小城镇建设9/2001 7程远“徽派建筑文化” 徽州社会科学3/2001 8陈廓“徽派建筑风水之美与传统文化的交迭” 中国建设信息11/2003 9张燕余洋“婆源老屋考察记” 建筑与文化3/2004 10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华中建筑3/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