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高考真题课时演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6803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专题一高考真题课时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一专题一高考真题课时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一专题一高考真题课时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一专题一高考真题课时演练 专题一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 2015 江苏高考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 ( 2015 浙江高考 14) 下列选项 不能 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 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 2014 全国新课标卷 高考 24)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

2、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4( 2013 浙江高考 14)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 禅 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 A B C D 5 ( 2013 海南高考 2)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6 ( 2012 浙江高考卷 13)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 姻为“喜结秦

3、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B C D 7( 2017.4 浙江 高考 31) (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 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 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

4、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6 分) (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 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 分) 专题一 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8( 2017.4 浙江 高考 2)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9 ( 2017 北京高考 12) 2016 年 ,

5、在 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 800 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 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 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 B C D 10 ( 2015 江苏高考 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

6、历史 11( 2014 四川高考 4) 读表 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 表 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 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12( 2013 浙江高考 15) 公元前 221 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 A B C D

7、1【答案】 A2【答案】 D 3【答案】 C4【 答案 】 D 5【答案】 B6【答案】 C 7【答案】 ( 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4 分) 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 分) (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2 分)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 与王权相结合。( 2 分) 8【答案】 A9【答案】 A10【答案】 C11【答案】 C12【答案】 A 专题一 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 ( 2017 海南高考 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

8、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2 ( 2017 江苏高考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 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3 ( 2016 海南高考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9、 )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 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4 ( 2016 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5 ( 2016浙江高考 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 ) 秦汉始置州 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 B C D 6 ( 2015 四川高考 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

10、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7 ( 2015 广东高考 13) 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 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 A 反对中央集权 B 主张建立内阁 C 主张加强相权 D 反对三省六部制 8 ( 2015 浙江高考 17)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11、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 B C D 9 ( 2014 海南高考 5)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10 ( 2013 福建高考 17)清 末传教士明恩 溥 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 怎么样?唯一

12、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 A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 出 科举制 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1( 2012 广东高考 13)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的现象发映了 (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12( 2012 上海高考 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 宣政院,他的儿子也 为宣政院使。元史 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 “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 “贵显 ”在于 (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 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13、 13 ( 2014 福建高考 38) ( 36 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 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 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 嗣禹中国考试

14、制度史 (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6 分) (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0 分) 14( 2013 天津高考 12) (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5 分)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 并跨州连邑 ,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

15、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 4 分)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2 分) 1【答案】 B2【答案】 C3【答案】 C4【答案】 D5【答案】 D6【答案】 C7【答案】 C8【答案】 B9【答案】 C10【答案】 C11【答案】 C12【答案】 C 13【答案】 ( 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

16、可) 14【答案】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答案】 措施:分封诸侯王国 。 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 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专题一 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 ( 2017 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 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 ( 2017上海高考 7 ) “我朝罢相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其中 “我 朝 ”是指 (

17、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3 ( 2016 新课标全国 卷高考 27)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4( 2014 全国新课标卷 高考 27)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5 ( 2014 海南高考

18、8)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6( 2013 重庆高考 5) 明史记载,太祖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7 ( 2013 江苏高考 5)

19、 光绪大清会典载: “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8 ( 2015 天津高考 13) (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 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 编 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 6 分) 1【答案】 A2【答案】 D3【答案】 D4【答案】 B5【答案】 D6【答案】 B7【答案】 B 8【答案】 ( 1)内容: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2 分) 心态:以天朝上国自居。( 2 分)背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信息网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