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954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商业街区与文化的关联摘要:建筑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旧城改造中“上海新天地”项目为例,认识它的外在特征,追究其深层根源,破译他的文化内涵,探讨建筑的文化性,最终评论商业街区与社会文化的关联性,从而对建筑如何塑造“城市文脉”作出解答。 关键词:商业 文化 石库门 上海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 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以进步着的自然科学知识建构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容器,它包含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宗教和哲学的所有内涵,有着物质性和精神性。而建筑评论是以价值观念为依据,价值判断为基础的,存在于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要在长期的理性思考上作出综合的整体的判断,用联系的

2、眼光和整体的意识对现今问题作出回应与解答。 建筑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现象,上海建筑也有自己独有的风格。在都市文化的背景下,政治上,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昭示了新文化运动以及共产党诞生带来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在这里生根发芽并且相对自由地发展;上海同时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现如今的创意园区M50、19 叁老场坊,前身都是工业建筑;文学上,张爱玲的半生缘倾城之恋 留情都以石库门的旧房子或是腐败的西式洋房作着对比,施蛰存的幻想、邵洵美的忧伤以及左联、鸳鸯蝴蝶派的嬗变发源地;戏曲上,海派京剧和以周信芳为代表的南派京剧,都在唱和着大上海的浮沉起落;电影更不用说,袁牧之马路天使 、沈西苓十字街头那电影里的蒙

3、太奇以及长镜头无一不在叙述着时空的绵延性,观赏万象同时,上海的文化并不是本地文化,而是一种复合文化,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带来的一种边缘文化,受儒家的影响而又不受其控制,充分吸纳着本土的和世界的精髓。上海有着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大环境下的上海建筑,同样能像它的文学、电影、诗歌和绘画一样反应生活的模糊性,追求超越物质的环境气氛与意味,也自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性和社会性。 作为上海文化标志之一的“石库门民居” ,江南庭院的布局,西方建筑的排列与装饰,两者的融合构成了主宰了上海近一个世纪的民居形式。在外观上,它仿照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外墙有着西方的雕花,但内部空间则沿袭了中国传统构成模式,如同顾恺之所说“

4、博采所长,取我所需;抽象继承,迁想妙得” 。 新天地现今被改造成了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面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集合点,是新的“城市名片” 。它以石库门为基础,改变了原有的居住功能,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太平桥地块改造成了具有旅游、娱乐、餐饮、演艺为主的文化娱乐交流中心。新天地分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分界线是中共一大旧址所在的兴业路,南里以新建建筑为主,石库门建筑为辅,充满着现代主义的气息,主体建筑是一座总建筑面积 25000 平方米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北里则以传统石库门建筑为主,并对设备、装潢加以现代化地改造,穿插新式建筑,新旧交融。空间被有机的组合和巧妙安排,使

5、人仿佛游走在上海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交织中。 对于新天地“创新”一说,我不置可否。其实石库门就是西方建筑装饰与本土空间模式的结合,围合的庭院,高高的门面,现在来把这两种文化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后作出再一次结合,建筑环境更面向公众,共享空间扩大,这是一次势在必行的探索。而作为新天地中“老建筑”成分持续的减少,那其中原汁原味的老上海气息才更加提升了大众对于石库门这一传统民居的兴趣,它的复兴不能被贴上“时代标签” ,而是社会文化发展使然。新天地使用的现代改造方法都已经是西方已有的建筑词汇,真正创新的是作出商业改造的这一步探索。 新天地只租不卖,其管理和经营相分离的商业模式完全符合了国际上通行的购物中心

6、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招租的对象均是世界各地知名品牌,且有 85%的租户为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它的目标客户亦非本地的消费群体,它本身也是外来文化植入的间接结果。纽约的街道有一种相同的建筑规模,这些建筑形式不一,但却共同作为一种街道元素而相互连接,指引人们的方向,它们本身并非是主要物体,属于一个更加庞大的集体。这种共同的语言反应了对环境的尊重,是对建筑物能够创造一种城区结构这一观点的尊重,一种文明环境发端于此。我们总是习惯将一只脚留在过去,就像是建筑是通过对传统进行采纳和继续传承而非打破传统需求前进一样。 上海的里弄生活在如今是否仍有意义?像极了京兆地区的四合院,石库门的居所没有现代的卫生

7、设备,通风不良,它没有光照或少有光照,整个空间是阴暗的。原有的石库门里弄年久失修,基底下沉,底层潮湿,木结构不同程度腐朽,许多房屋接近于危房,且缺乏市政设施和绿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不禁让人想起了解放前的“亭子间” ,但这样的房子在今天,恐怕除了有着猎奇心理的“后现代玩家” ,没有人会欣然入住,这样看来,假如没有新天地的改造,在现代文明的普世之光下,石库门建筑理应寿终正寝,被其他的建筑所取代。七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狂潮下,上海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以豫园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文化,走上了和国际接轨的国际主义道路,在这种形势下,太平桥地区的石库门作为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必然要加以保护和继承。新天地

8、是“文化保存”和“怀旧”的崭新模式,重走了都市文化,开辟了建筑文化上的“新天地” 。黑川纪章曾说过, “将同质的内核构成的外缘向外延伸,将异质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所以,保留旧建筑外表,对其内部做结构和功能的改造,既保留了旧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满足了城市的发展。 上海如今正在“怀旧” ,怀旧在 1966 年革命后丧失的城市文化和都市感性,试图通过回到辉煌的过去,创造一种文化气氛,从而克服幻想中虚幻世界的失落,追寻和重现上海曾有的崇高。对于批评新天地的人们来说,新天地“怀旧”的方式被人诟病,被人质疑它的“伪古典主义” ,仿佛和试图营造一种物质文化气氛和消费行为的资本主义消费经

9、济并无二样,其初始以“痕迹”为诱饵刺激游客对于“老上海”兴趣的意图也消失殆尽,似乎新天地也在慢慢变成一个令人再熟悉不过的消费场所,不再有新意,不再有文化的触动。 上海自“老上海”开始,它对于世界主义或者全球化的渴望都是发自内心的,所以现在的上海,正在朝着复兴而去、朝着世界而去,追赶着物质狂潮中的文化失落。 “都市之盛衰,视建筑物之多寡;建筑之良否,全赖建筑师之计画。 ”蔡元培的这番话,用在今天,让建筑师承担起塑造“城市文脉”的责任,让有形的建筑和蕴藏于建筑内部的“文脉”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塑造城市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 参考文献: 1 李欧梵.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

10、0-1945)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2郑时龄. 建筑批评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支文军, 徐千里. 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M. 1.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4(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5马勇. 中国最美的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与经营 1M. 1.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6包亚明. 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15-229. 7罗小未. 上海新天地广场-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 时代建筑, 2001(4). 8李颖.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中国实践-访 BenWoodStudio 创办人本杰明伍德J. 设计家, 2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