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本文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并且论述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功能。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目标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涵 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蕴涵丰富的育人内涵,开展和实施的重要意义总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的主渠道,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潜能的开发和体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在中学生素质培
2、养的过程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超越了体育本身,有其无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三)开辟现代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应用的广阔前景。使心理学的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又形成体育课堂心理教育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心理学理论的内涵、底蕴。 (四)为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的同时促使体育教师更加注重学习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原理和实质,掌控其理论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及教学实践能力。 二、中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学校体育中开展和实施以青少年学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培养目标具
3、体化、内容明确化、方法手段多元化,同时把握作为生活经验型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基本特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谐结合,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的实施操作与检验,使体育的“心灵”与“生理”两大本质功能的发展相辅相成,统合有序。 (一)自我概念的树立 基本途径有: 1、学校要计划并创造一个全校性整体的集体环境氛围与支持保障措施。 2、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关的内容,并结合现实社会体育明星的事实对学生进行个人与集体关系观、利益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3、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学校性、班际、班级以及专门性运动团队、兴趣中组等集体性体育活动、团队建设、协会活动诸如此类的实证性机会。 4、结合中学生的健康目标
4、、体育学习目标或课堂学练主题,围绕一定的情景、情节、背景,采用自我陈述、班级讨论、中组交流、个别辅导、合作学习、教师总结等多元化的途径手段,所包涵的一般方法有:环境建设法、讲授法、自我陈述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总结法、服务体验法、自我反省法、合作学习法、奖赏法等。 毕业论文 (二)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旨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交往沟通、归属需要、生态体育这样的一些意识和观念,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对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校要设立包括以体育为首的促使学生
5、良性社会化的活动课程,利用和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运动优化人社会化的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堂社会”的作用和效应,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见习服务、教学竞赛,体育节、课间体育、综合性运动会、集体性课余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体育协会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外的社区活动、生态体育、野外体育、校际体育交流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讲授渗透、陈述讨论、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纪律教育、启发引导、活动体验、总结归因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公正竞争、群体意识、法规意识、生态意识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社会化的意识和观念。 (三)自信心
6、的培养 基本途径有: 毕业 1、通过合理、科学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布局、严密的组织教学、保护帮助的制度化、加强场地器械的维护与保养等为体育教学、锻炼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2、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协助学生根据自身体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实际树立体育学习的目标,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所赋有的使命感。 4、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能让中学生张扬个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台
7、。基本方法有:目标设置法、环境优化法、表象训练法、心理激励法、心理调控法、自我暗示法、个人特长展示法、提供舞台法、合作学习法、成功体验法等。 (四)进取精神的培养 主要的途径、方法有: 1、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 2、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调学生达成学习与运动目标时要尽力而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战法、竞赛法、心理激励法、榜样法、反馈表扬法等。 3、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转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4、挖掘和开发效
8、率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独立意识注入课堂的学练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坚持努力的行为习惯。方法有:目标竞赛法、极限运动体验法、耐挫力训练法、擂台挑战法、独立学练法等。 (五)意志力的培养 基本的教育途径有: 1、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融入具体化品质类型的陶冶。 2、教师要结合体育文化、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学习目标的解释、示范的讲解、说明练习要求、练习的提示与刺激言语等的同时内化意志的教育。 3、在日常的课余体育活动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说服解释法、活动锻炼法、日常教育法、生态体育适应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 总之,体育活动对改善人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状态有积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中度抑郁和焦虑。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