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探讨【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目前的几种模式,提出了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采访馆员学科馆员学科带头人模式的思路,并对该模式下三种类型人员的要求和职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采访馆员;学科馆员;学科带头人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源头,图书馆的资源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馆藏结构、馆藏质量对图书馆的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校的学科化建设,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等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出版物的迅猛增长,各种媒体资源的发展,图书经费的增加也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调整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模
2、式以适应新的形势,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体现学科化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现有模式分析 1.1 采访馆员模式 这是图书馆沿用了几十年的采访模式;采访馆员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教学计划,馆藏结构和特点,并结合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增学科,合理分配图书经费,制定每年的资源建设的计划;根据书商提供的书目或现书,按照馆藏结构、专业范围、采访原则进行选购。 这种模式要求采访馆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广泛的学科知识; 其优点是由采访馆员统一掌握整个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能够做到一致性,熟悉馆里的资源发展政策,熟悉各个采访环节,订购及时、有效;缺点是采访馆员的知识结构毕竟有
3、限,不可能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必然造成对有些学科资源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只适用于文献资源单一的形势下,在目前多种媒体、多种资源类型、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的情况下采访馆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 1.2 采访馆员教师(图情教授)模式 由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特别是聘请与图书馆联系密切的,熟悉图书馆资源与馆藏的教师作为图情教授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有约 10 年的时间了;教师(图情教授)参与形式主要有:a、外文图书的圈选;一般外文图书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受经费的限制,选的比例也比较小,每年外文图书的出版量大约在 140 万左右,而国内高校图书馆最多的选择在 1万种左右,大多数只有几千种;因此选
4、择的难度比较大;外文图书的订单一般由采访馆员按学科进行划分,交给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圈选,然后由采访馆员根据各学科老师的选好的书目进行汇总,报订;b、荐购图书;教师(图情教授)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或图书馆提供的图书出版信息,直接向图书馆荐购图书,这种情况也是外文图书所占比例比较大;c、推荐电子资源;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增多,电子出版物的适用的方便性、快捷性受到老师的认可,会向图书馆主动推荐数据库、电子期刊等,而图书馆采购电子资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来自教师的推荐; 教师(图情教授)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势是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造诣,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向,了解师生的需求,选择资源更有针对性;对本专业
5、领域的专家学者比较熟悉,选择资源更有权威性;同时也弥补了采访馆员专业知识的缺陷;但教师(图情教授)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们对图书馆整体资源的把握程度不够,对馆藏建设、馆藏结构不甚了解,而且仅熟悉本专业,对相关学科的发展不了解,会造成各学科资源发展的不平衡;只关注自己目前的在研课题,对学科的核心资源,基础资源不关注;其次,教师(图情教授)对资源建设的关注程度有限,时间长了,很多人认为是一种负担,不能持久下去,教学、科研忙的时候,就会将这项工作放到一边,甚至交给自己的研究生去做。 1.3 采访馆员学科联系人教师模式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为了加强学科服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在进行学科服务的同
6、时,也希望学科馆员能够参与学科化的资源建设工作,由于教师模式近年来开展的不顺利,很多图书馆希望能够在教师与采访馆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搭建一座桥梁,使教师参与的模式能更加顺畅;这种模式下,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科馆员,只能称作学科联系人;由于学科联系人只负责一个院系甚至一个学科,同教师的联系较之采访馆员就更为密切,沟通也更加顺畅;但定位于只负责联系院系与教师的学科联系人,还不能完全融入学科化资源建设之中,很多情况下还是被动的; 我们馆在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之前就采取了一段时间的学科联系人的方式,做了大量的工作,与院校、教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教师提供书目供选择,向院系教师推荐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学科
7、馆员制度的建立起了铺垫作用。 2.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资源建设呈现多种载体并重的局面 随着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发展,资源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载体资源大量涌现,纸本、电子、多媒体、缩微等;使得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地拓展,呈现出载体全面化、品种数量全面化发展等的特点。 2.2 以服务引导资源建设 随着图书馆服务的深化,以服务引导资源建设的理念在图书馆中逐渐形成;在学科服务逐渐深入的同时,学科化资源建设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以特色学科为核心的特色馆藏建设是各馆追求的目标。 2.3 资源建设的群体化趋势 随着各种载体、各种类型资源的大量涌现,购置经费的大量增长,资源数
8、量的不断增加,资源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选购几本书、多少种报刊,而是呈立体化发展,按资源载体划分经费和人员分工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资源建设也不能仅仅依靠两、三位采访馆员就能完成,需要集体参与,集体决策。 3.新的资源建设模式及其可行性 总结以往的经验和问题,以及学科馆员制度实行以来的工作情况,笔者认为在资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学科馆员的作用,形成采访馆员学科馆员学科带头人组合团队模式;即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学科化资源建设模式; 该模式下的资源建设不再按资源类型划分,而是按学校的专业进行分工、划分经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化资源建设。 学科馆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同时兼备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熟悉院
9、系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了解相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师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资源结构。 我馆学科馆员制度是在学科联系人的基础上在 2010 年正式建立起来的,我馆按我校学科群设置及学科特点,设置人文学科、经济学科、社会学科、法政学科、理工学科和机关等 6 个学科服务组,涉及学校的所有重点学科,学科馆员按照各学科组开展工作,也进行了参与资源建设方面的尝试,作为一个团队和采访馆员配合,在专业资源的选择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4.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新模式的机制与职责 4.1 新模式下采访馆员的职责与要求 采访馆员要负责组织制定馆藏发展政策,根据馆藏发展政策和馆
10、藏结构,确定各类文献的收藏级别,购置各种载体、各种类型、各语种资源的经费比例,制定出资源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采访馆员要根据整体的资源情况,制定出每年的馆藏建设计划,并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情况,各类资源每年的出版情况,和学科馆员共同讨论各学科的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采访馆员负责对具体资源的选择、订购;负责对学科馆员提出的各学科资源的建设方案进行具体的落实;负责对供应商的评价; 采访馆员每年要负责组织进行馆藏评价,制定出评价标准; 作为采访馆员在自身的学科知识和图书馆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几个方面的内容和信息:(1)了解馆藏资源的结构、基础和特色;(2)了解资源的出版信息;(3)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
11、的要求和发展方向;(4)了解读者利用馆藏的情况; 4.2 新模式下学科馆员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4.2.1 学科馆员机制的建立 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强化学科理念,提供(下转第 148 页) (上接第 146 页)学科服务是图书馆近几年提出的;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者,在做好学科服务的同时,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资源建设中体现学科化的服务理念; 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最早建立至今已经有十年了,但作为核心和主体参与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目前还不多。 在新的模式下,学科馆员应作为一个资源建设的团体,融入整个资源建设的全过程。 4.2.2 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 学科馆员的优势在于他们的专业知识,但与国
12、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相比,缺乏图书馆学知识,特别是资源建设与组织是图书馆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学科馆员参与资源建设首先要了解采访工作的基本知识;熟悉馆藏发展政策,各类型资源的收藏级别;了解国内外各类型资源的出版情况,资源选择的原则、方法等等。 学科馆员要经常与院系的教师、学生沟通,因此,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 学科馆员的工作很多是隐性的,短时间看不到效益、成果,因此,学科馆员应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4.2.3 学科馆员在学科资源建设中的职责 学科馆员要根据馆藏发展政策、发展规划、馆藏结构,制定出本学科的馆藏发展规划,包括各类型资
13、源的比例、数量以及原则;和采访馆员一起制定年度的学科资源建设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学科馆员应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态势,学校对本学科的定位,专业设置,确定该学科核心资源、教学资源等提供给采访馆员。 应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情况,向他们推荐并辅导使用图书馆的各类型资源;并将他们资源的使用情况,荐购的资源反馈给采访馆员。对一些重要的资源,如数据库、外文核心图书提出具体的购置意见和建议。 每年度负责对本学科资源进行评估,资源保障率、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使用情况等等,在评估的基础上对下一年的资源建设规划做出调整。 4.3 院系学科带头人在资源建设中的职责 本文前面已经分析了教师(图情教授)直接参与资
14、源建设的利与弊,新模式下,我们把教师的职责放到指导的角度上,主要在学科资源建设中把握方向,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去进行资源的选择;我们将教师定位在学科带头人层面上,就是希望能站到一个更高的专业角度,对资源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包括: 提出本学科的核心资源,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所需的资源,本学科领域的专家、核心作者等等; 对购买大型数据库等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对馆藏本学科的资源结构提出指导性意见; 总之,以学科馆员为核心进行学科化的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学科化服务的深化,带动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发展,满足教师、学生的资源需求。 参考文献: 1韩立栋.基于学科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J.情报资料工作,2010(3). 2熊鹰,王江.高校图书馆采访决策模式研究及选书团队的建立J.图书馆,2008(3). 3刘学燕,姜宝良.近十年来教师(专家)选书制研究述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 4阎亚矢.学科馆员与文献资源建设J.现代情报,2008(5).